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虹 《海峡科学》2006,(7):8-1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它主要表现在要简练、再利用、制约化,以这个作为原则,要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作为一种基本特征,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实际上就是对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变革。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技术市场的新商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粗放生产、高消费和大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所谓循环型社会要求实现生产文明化、  相似文献   

4.
滕丽敏 《科技信息》2006,(4):212-21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现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项制的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鼍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04年10月.鼓浪屿被确定为福建省级循环经济实验区.其目标是把鼓浪屿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循环型”岛屿。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的生态系统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基于工业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利用反馈式非线性经济过程。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物资和能量的转化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循环经济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地显示出生态系统理念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为原则(简称“3R”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一直以来,广东经济增长方式是依赖大量物质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产值效益低、劳动力素质低。  相似文献   

9.
夏明 《科技潮》2004,(11):37-37
近日,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目前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四低”现象:资源产出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马凯主任强调我国未来要在五个环节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资源开采环节,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提倡绿色消费。力争使重点行业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资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建立在线形基础上的,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政府担负着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保证循环经济制度供给的责任。应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主要是通过建立从“资源一产品一再生产资源”和从“生产一消费一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将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一种全新的替代机制,农业循环经济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四位一体"集成化循环模式、立体农业高效型循环模式、结构优化产业链循环模式是目前比较典型的四种农业循环经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以最小的代价和最高的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化,做到物尽其用。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往复循环流动过程。所有的资源和能量在这个动态的经济循环链中都会得到合理、科学、持久及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技术市场的新商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粗放生产、高消费和大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所谓循环型社会要求实现生产文明化、合理(绿色)消费和废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凸现,土地、饮用水、电力、环境容量、基础性生产资料等诸多生产要素捉襟见肘,资源短缺已成为余杭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健康的“瓶颈”。所以理性地思考发展模式问题已是余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  相似文献   

17.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倡导的却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华东科技》2010,(9):9-9
“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 城市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人们生活的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目前中国城市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黄建文 《广东科技》2014,(10):229-230
循环经济体系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就是要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的使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介绍了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该公司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产业链,完善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区域循环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原料、废弃物的互相交换建立生态产业链,把经济活动组成若干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