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端粒在维持基因组稳定、癌症和衰老相关的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鸟嘌呤通过形成G-四分体平面堆积成G-四链体结构,DNA二级结构参与一些重要的生物调控过程。人们已经在生物体内发现G-四分体结构的存在,它们大量存在于基因的启动区域表明G-四链体可能参与调节基因表达。以G-四链体为新靶标设计能与G-四链体DNA相互作用的小分子,为开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途径。最近的许多研究证明金属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具有有效的相互作用,有望开发成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2.
3.
以4-氟苯甲醛为起始原料,通过安息香缩合反应、氧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以及Debus-Radziszewski咪唑合成反应等步骤,合成得到了多芳基咪唑CPD.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其结构.紫外光谱实验和荧光光谱实验研究表明CPD对部分G-四链体具有一定的荧光识别作用,特别是可以识别c-myc G-四链体.单链DNA、双链DNA均不能使CPD的荧光产生增强,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CPD能堆积在G-四分体上,两条胺基侧链深入到G-四链体的负电性沟槽中,发生静电吸引作用,导致原有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因而发射出荧光.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切割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为抑制端粒酶活性,设计合成了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核酶基因htert RZ及htert-5'RZ,构建了核酶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将核酶转染至肿瘤细胞中,均能抑制端酶活性,核酶heterRZ稳定转染细胞后,使细胞倍增时间长,但无明显细胞凋亡,因而,二种核酶可望成为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用于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Nature 2015,519,334-338碳-氢键是有机分子当中最常见的化学键,其键能极高,一般很难被直接活化用于反应当中.快速有效而又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官能团化分子中碳-氢键能够极大地简化材料或是药物分子的合成,从而能迅速地从简单分子起步构建复杂分子,合成具有大量结构的化学分子库.美国加州Scripps研究所的YU Jinquan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碳-氢键活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邻羟基苯甲酸和间苯三酚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1,3-二羟基咕吨酮,再经醚化、取代、季铵化反应得到化合物d,用IR、NMR、MS、元素分析等进行结构测定和表征,利用圆二色(CD)光谱和变温紫外-可见(UV-Vis)光谱研究了化合物d与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CD光谱表明化合物d能诱导端粒DNA片段d[G3(T2AG3)3]形成反平行型的G-四链体结构;变温UV-Vis光谱显示化合物d使相应G-四链体DNA的Tm们值增加约6℃,表明化合物d同时起到稳定G-四链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G-四链体DNA是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靶点,选择性识别并稳定G-四链体DNA的化合物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文章利用紫外可见吸收滴定,荧光滴定,CD光谱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熔点实验(FRET-melring)研究了三个基于邻菲罗啉的新型衍生物(A,B和C)与人端粒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个化合物通过末端堆积方式与G四链体DN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K)约为106 mol-1·L.当浓度为3 μmol·L-1时,化合物A,B和C分别使G四链体DNA熔点温度增加(△Tm)16.2,10.5和10.9℃.而且在10倍过量双螺旋DNA存在下均能选择性识别并稳定G-四链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滴定,荧光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停止分析(PCR stop assay)方法研究了3个邻菲罗啉衍生物1-3与人端粒G-四链体DNA在包含100mmol·L-1 KCl的磷酸缓冲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并用MTT法研究了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个化合物都能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并显著稳定其结构,结合常数约为1×106 mol-1·L;同时这些化合物能在微摩尔浓度抑制HepG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有效地切割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以降低端粒酶活性 ,从而使肿瘤细胞生长变慢 ,凋亡增加 .方法 设计并合成了 2个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锤头状核酶基因htertRZ及htert 5’RZ ,构建了核酶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 ;并将核酶转染致肿瘤细胞中 ,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结果  2种核酶在细胞内均能明显地抑制端粒酶活性 ;核酶htertRZ稳定转染细胞后 ,使细胞生长变慢 ,倍增时间延长 ,但无明显促细胞凋亡作用 .结论  2种核酶可望成为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 ,在抑制肿瘤生长中发挥作用 .  相似文献   

10.
抗癌药物与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对阐明药物抗癌活性的机制以及以DNA为靶分子的药物筛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2].  相似文献   

1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是生物体内唯一的催化4种核糖核苷酸还原、生成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酶。该酶是DNA合成和修复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对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着调控作用。不同生物中的RR根据其结合的金属辅助因子不同而分类。虽然不同类型RR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很低,但它们有十分相似的三级结构的活性中心和相同的催化功能。RR分子中包含2个变构位点,即酶活性中心和底物特异结合位点。活性中心通过生物有机自由基的作用催化核糖核苷酸还原;底物特异结合位点通过变构作用调控4种dNTPs在细胞内的平衡。因此,该酶不仅是研究DNA合成与修复、细胞增殖与分化及癌症的治疗与抗癌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同时也是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的催化机理等的重要工具。本文总结了该酶的种类与分布、结构特征、催化机理及作为抗癌药物开发靶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技术研究龙血竭抗癌活性成分. 以HER2为靶蛋白受体,对龙血竭149种已知化合物进行了虚拟筛选,对其中具有潜在活性的成分进行了体外HER2影响测定以及SK-Br-3抗癌活性检测验证. 结果表明, HER2靶蛋白分子对接模型具有较强的活性分子富集能力,与HER2受体有效对接、具有抗癌潜力的活性分子主要为二氢查耳酮、黄烷、甾体以及芪类成分,与HER2胞外域和胞内域结合的4种成分及能与HER2胞内域结合的3种成分均能显著的抑制体外HER2活性,其中反式3-甲氧基-4′,5-二羟基二苯乙烯、反式3,4′,5-三羟基二苯乙烯能够抑制SK-Br-3癌细胞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引发SK-Br-3极显著凋亡,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癌活性,可为龙血竭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E琥珀酸酯是维生素E的衍生物。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凋亡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主要有线粒体途径、脂肪酸合成酶信号系统、MAPK途径、蛋白激酶C等途径。这些机制的研究发现可以为开发出新型与VES抗肿瘤作用同一靶分子的抗肿瘤药物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个基于身份的动态门限盲签名方案,签名者不知道他所签的消息的内容,签名信息不可追踪。 方案能够防止私钥生成器(PKG)伪造签名。 同时具有动态安全的特性,将签名的整个周期分成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要更新份额,且利用更新后的份额重构的密钥保持不变。 最后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不可伪造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个分层的基于身份的动态门限签名方案.方案具有分层的PKG结构,低层PKG可以分担高层PKG的秘密信息产生和身份认证的任务;同时具有动态安全的特性,将签名的整个生命周期分成若干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对密钥份额进行更新,更新后的份额重构的密钥保持不变.使用了离散对数相等的知识证明协议,以保证部分签名的正确性,并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不可伪造性和鲁棒性.给出了方案的一些扩展.  相似文献   

16.
The use of RT-competitive-PCR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detection to quantify the absolute number of mRNA copies in mammalian cells is reported. As an example, the glutathione transferase (GST)-α mRNA in human hepatoma Hep G2 cells has been estimated. A PCR-generated internal standard was used as a competitor, co-amplified with the GST-α target sequence. The RT-competitive-PCR method was improved by designing target and competitor molecules which differed in only 30 base pairs. This allowed the two sequences to be co-amplified with the same efficiency. This improvement also facilitated a wider ratio to be used than previous methods (target:competitor ratio between 0.2 and 5). Products were baseline separated by HPLC using an ion-exchange column readily quantified at 260 nm. To validate the improved methodology, the effect of a known GST-α inducer, the anticancer drug oltipraz, was shown to induce GST-α mRNA up to 3-fold in Hep G2 cells. The RT-competitive PCR-HPLC method provides a reliable and sensitive way to quantify the amount of specific mRNA with 0.1 ng of total RNA.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对于进一步探究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起着重要作用.使用MELD精密从头计算中的CISD方法,采用6-31+G(d,p)基组,结合自编的程序,计算并研究金属氢化物(MH)n(M=Li,Na;n=1~4)团簇分子中的1个电子所受到的作用势(PAEM)及特征,探讨了化学键的单电子作用势的势垒Dpb与化学键的键长,团簇分子的单电子作用势的势垒tDpb与团簇分子的结合能的关系.结果表明,Dpb可以用来表征化学键的强度,tDpb可以用来表征团簇的稳定性.此外,还描绘出金属氢化物团簇的分子形貌,探讨了它们各自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和认识较大的锂和钠氢化物团簇(MH)n(n≥5)结构和性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相关滤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标跟踪系统中,获得目标的良好表征是确定目标跟踪性能的关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滤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各视频场景内预先选定可清晰区分目标外观的参考区域块用以构造训练样本,并构建了两路不完全对称但权值共享的卷积神经网络;该卷积神经网络使得参考区域外目标的输出特征尽可能与参考区域内目标的输出特征相似,以便于获得参考区域内目标的良好表征,并在其中一路加入了相关滤波模块,实现了卷积网络与相关滤波的结合;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介质阻挡流光放电中的螺旋波与靶波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采用双水电极实验装置,对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的靶波与螺旋波斑图进行了观察测量.实验发现靶波与螺旋波可以互相转变,且有2种不同的转变路径:靶波→单臂螺旋波→靶波→单臂螺旋波;靶波→单臂螺旋波→双臂螺旋波→靶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