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其作用是维持染色体末端的遗传稳定性,它的存在避免了染色体被酶降解。端粒酶负责延长端粒的长度,是一种逆转录酶。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中具有高活性。端粒与端粒酶的存在在细胞的永生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细胞衰老与癌变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综述了端粒与端粒酶目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日后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复制,DNA聚合酶并不能完成,需要端粒酶来进行,在缺少端粒酶活性的情况下,细胞将发生衰老并直至死亡。在肿瘤细胞中,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构建具有端粒酶活性的反转录酶区表达载体,转化体细胞可获得永生细胞系,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和遗传学应用。 相似文献
4.
Epithalon对人胎肝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果体分泌物,"Epithalamin"缩氨酸为基础,人工合成多肽"Epithalon"。通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用药后细胞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Epithalon多肽对人肝细胞株L-02增殖与活力的影响,以及运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焦磷酸根酶联发光技术检测人肝细胞株L-02端粒酶活性,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端粒长度。研究了多肽作用于人肝细胞L-02后对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端粒长度以及细胞端粒酶活性所产生的影响。研究显示Epithalon多肽具有提高端粒酶活性,延缓端粒缩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端粒、端粒酶的研究与人类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1):60-63
近年来 ,有关端粒、端粒酶及其与人类肿瘤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学科研究较为关注的热点 ,认为人类端粒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人的衰老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介绍了一些研究成果、进展情况 ,探讨端粒、端粒酶活性同肿瘤诊断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6.
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形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的异质化结构,在稳定染色体及防止染色体在复制时缩短方面有重要作用。其行为的异常被认为同细胞衰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端粒酶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反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近来的研究表明,端粒酶已不仅仅能维持端粒的长度,它更有助于肿瘤的形成。笔者综述了端粒的缩短所扮演的双重角色,以及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DNA与抗癌药物道诺霉素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采用荧光光谱法并用溴化乙锭(EB)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道诺霉素(DRN)与DNA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果表明:DRN的生色团能够嵌入dsDNA双螺旋结构的碱基对之间,DRN与DNA的主要作用位点是碱基G、C;DRN插入dsDNA碱其对中,不会破坏碱基对中氢键,不会影响DNA的复性;DNA与ssDNA仅仅存在弱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 .目前认为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存在端粒酶活性 ,肿瘤的无限增殖与端粒酶的活化密切相关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理论上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10.
11.
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8-AG)与DNA在pH=3.6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DNA的存在能导致8-AG氧化峰电流降低,通过测定DNA加入前后的一些电化学参数,推测8-AG与DNA在该条件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生成了一种1∶2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其结合常数是1.38×1010.同时,根据加入DNA前后8-AG峰电流的降低,测定了模拟样品中的DNA,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铂金属类、钌络合物、有机锗络合物、有机锡络合物、金属茂类络合物、钯配合物等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当前金属抗癌药物的理论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14.
抗癌新药CPA-7的水解活性的密度泛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DFT方法,在B3LYP/6—31G(d,p)(除SDD用于Pt原子)理论水平上对抗癌药物CPA-7的两步水解反应机理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三个水分子被引入到反应体系以提高反应体系的溶剂化能,我们的计算结果显示:构型A和B发生第一次水合过程的活化自由能分别为101.5和102.8kJ/mol^-1,紧接着发生第二次水合过程的活化自由能分别为113.7和104.6kJ/mol^-1,明显高于第一个过程,而且溶剂化效应使得活化势垒有所降低,该机理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药物靶点预测中类别不平衡的问题,归纳总结相关学者提出的各种处理方法,力求改善药物靶点预测中类别不平衡状况,为药物靶点预测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利的参考和借鉴。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和PubMed作为主要文献检索平台,查询整理相关文献,对药物靶点预测中类别不平衡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共检索到相关有效文献81篇,结果显示类别不平衡问题主要从数据层面、学习算法层面和构造负样本层面着手处理。其中,数据层面的方法主要通过减少或增加一定的数据来平衡数据集;学习算法层面的方法主要利用半监督学习和集成学习思想来使分类算法适用于不平衡数据或构造出平衡数据集;构造负样本层面的方法则是采用一些策略从大量未标记样本中筛选出高可靠的负样本。药物靶点预测中类别不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较多,不同的方法均有特色,但各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都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靶点预测水平,从而为药物靶点预测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SDS-PAGE和活性电泳技术定性分析了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新型抗癌药的蛋白质和蛋白酶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1)文中方法能有效地浸提所用各材料中的有效成份;(2)不同材料所含蛋白质和蛋白酶种类有较大差异;(3)在连续浸提新型抗癌药有效成份过程中,第二次从各材料中浸提的蛋白酶活性高于第一次.综合分析表明,第二次浸提效果好于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近年来从陆地植物中分离出来的39个有较好抗癌作用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微球、乳剂等新型药物载体在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研究中已广泛应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生产和临床上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应遵循传统中药理论,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天然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Mn(Ⅱ)/Co(Ⅱ)/PhP(O)HOR/O2新催化体系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脱碳木脂素类化合物(2a~2g),并采用MTT比色实验法,研究了所合成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抑制活性.分别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肺癌(A549)和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2a~2g对4种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效果明显,其中化合物2b显示出比相同条件下紫杉醇更好地抗癌抑制活性(IC50:18.9μg/mL),说明所合成的芳基烯二聚化合物2b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