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研究DNA序列信息熵的变化规律,引入等熵方程,并且用直观的等熵图讨论分子进化[1]。为研究DNA序列的对称性,引入了12阶DNA群(简称D群)[2],并把D群拓展为24阶全DNA对称群(简称Dd群),分析了多义码子的对称性等[3]。本文证明了等熵方程具有Dd群对称性。1 等熵方程由信息熵出发,得到了描述DNA序列熵变规律的等熵方程,如下,[1], (1)其中C是一个常数,它与熵的关系为, (2)当C或S一定时,(1)描述的曲面为等熵面,用等熵面可直观地讨论分子进化过程中DNA的熵变情况。2 Dd群Dd群是一个24阶群,各元素的矩阵表述如下[3] (…  相似文献   

2.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及其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分子流行病学是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中一个崭新、活跃的领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理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疫病在畜群中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广泛应用于病原体的起源和进化,病原体的分型,强毒与弱毒株、疫苗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的鉴别,耐药性传播扩散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概述,以展示动物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定义了动物知识、动物文化等概念。又通过分析当某种生态位因素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动物种群的反应过程,指出动物文化、动物行为.动物躯体因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多条正反馈促进环路,因此动物文化-动物行为-动物躯体因素的同步进化是可能的。文中据此提出了有脑动物的同步进化(CBASE)假说及多态进化观。与达尔文式进化相比较,CBASE是一种在效率上要高得多的定向进化,它很可能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4.
后生动物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一直是动物学、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上,对其系统发生和亲缘关系的探讨主要是基于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胚胎学的证据,然而,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发育生物学的不断进展及其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普遍运用,从遗传基础和发育机理上追踪动物各分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后生动物高级分类群(主要为“门”一级)的分子系统发生研究及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同时就后生动物系统发生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须腕动物     
须腕动物的发现,是20世纪动物科学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为动物学的研究对象增加了一个新门;而且,为探索无脊椎动物如保进化到脊椎动物,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我国在1937年,首先由陈义教授著文介绍了这类动物,近年来,南京师范学院、山东海洋学院所编的无脊椎动物教材中,也都将这类动物列入。这里发表的这份资料,是作者根据20世纪以来外国先后发表的一些文献资料编译而成的。以此,供给生物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捕食者(狼)-食饵(鹿)生态系统模型,并对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羚牛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扩增了羚牛、绵羊、山羊、黄牛细胞色素b基因,并对其全序列(1140bp)进行了测定。其中羚牛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属首次报道。通过对8种偶蹄类动物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差异分析和基于序列差异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发现羚牛与羊亚科的动物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动物亲缘关系较远。表明将羚牛放入羊亚科较为合理,序列差异分析还表明羚羊约在距今500万年前(上新世)从牛类动物中分化出来,牛类分化时间约在600万年前的中新世(Miocene)。  相似文献   

8.
时相特征处理是动物重要的听觉功能.介绍了关于无尾两栖类动物的听中脑(半环隆枕)神经元在声时相特征处理中的选择性反应的研究结果,阐明了这些选择性反应对动物个体进行声辨别进而维持物种的生存、繁衍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半环隆枕处理时相特征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行为生态学在中国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行为生态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发生或发展、适应功能、进化历史的一门科学。行为生态学是在行为学与生态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生态学中的行为机制与动物行为的存活值、适合度和进化意义,是生态学科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在我国这一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以来,2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迅速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跳蚤是一种最有趣和迷人的类群体外寄生虫。在这个相对较小的范围中,所有物种属无脊椎寄生动物,是名副其实的(吸血)寄生虫。本书探讨其机能、社会生态学、进化模式以及与宿主寄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深入的案例研究宿主寄生虫系统,揭示跳蚤是如何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检测生态分类和进化的假说。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某些广义逆类的有效表征;并由此得到A(1,2,3),A(1,2,4)和A(1,3,4)的分块表示,前二者应分别归功于Meyer和Painter[1]以及Ben-Isael和Creville[2],后者为一新结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二苯并18-冠-6、KSCN与ZnCl2在1,2-二氯乙烷中的反应,得到标题配合物:[K(18-C-6)(CH3CN)]2[Zn(NCS)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由两个[K(DB18-C-6)(CH3CN)]^+配阳离子,一个[Zn(Ncs)4]^2-配阴离子组成。处于冠醚中心的K^+除了与[Zn(NCS)4]^2-中NCS基团的S原子成键外,还与另一个[K(18-C-6)(CH3CN)]2[Zn(NCS)4]离子对的硫原子存在弱相互作用。相邻配合物离子对通过K…S和S…S弱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李晶晶 《科技信息》2012,(35):15-16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稳定性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确定性系统情况下,传统的做法是配置系统极点到复平面的LMI区域中去。在参考文献[1,2,3]中,关于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已经得到较多的研究,得到一系列很好的结果。但是对于非线性时滞系统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参见[6],并且大部分的结果是基于矩阵范数或矩阵运算,这样使得这些结果比较保守不适用于实际运用。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这个强大的工具[1],来研究非线性随机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并得到了一些充分条件,这些结果不仅使[3]中的结果更为一般,而且更易于计算。  相似文献   

14.
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正处于改革浪潮中。随着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现各地都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的要求,纷纷挂牌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于是成为县农牧局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按照要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主要职能是: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实际上乡镇畜牧兽医站既要承担畜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将修正的Kleene逻辑系统中的语义MP规则推广后应用于Ha逻辑系统中,讨论了H1逻辑系统中广义重言式理论的语义([a]-MP)规则、语义([a+]-MP)规则,使得对Ha系统中的广义重言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另外,逻辑系统刀中的广义语义MP规则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6.
用P(t,d)(或者C(t,d))表示从长为d的路(或者圈)通过添加t条边后得到的图的最小直径,Tp(p,d)(或者Tc(p,d))表示为了得到直径最多为p的图需要向长为d的路(或者圈)中添加的最少边数,f(t,d)表示从直径为d的图中删去t条边后得到的连通图的最大直径.我们给出了这些参数新的上下界.特别地,证明了Grigorescu[J.Graph Theory,2003,43(2):299—303]猜想:Tc(3,d)=d-8,其中d≥12;并且部分地解决了Schoone等人[J.Graph Theory,1987,11(13):409—427]的猜想:f(t,d)≤(t+1)d-t+1.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的乙酸盐([bmim][Ac])、乳酸盐([bmim][La])、乙醇酸盐([bmim][Ga])以及二氰胺盐([bmim][Dca])4种离子液体.测定了70℃时纤维素在这些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并利用。HNMR核磁研究了其溶解规律.借助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对从[bmim][Ac]/纤维素溶液中再生纤维素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离子液体中,乙酸根的氢键形成能力最强,离子液体[bmim][Ac]对纤维素的溶解效果最佳,而且在纤维素的溶解以及再生过程中,纤维素与[bmim][Ac]溶剂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与原料纤维素相比,再生纤维素大分子结构没有被破坏,热稳定性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含氮杂环配合物[5,7,12,14-Me4-2,3:9,10-二苯并[14]已烯基(2-)N4]含镍(II)测定了它在一系列配位溶剂中的配合反应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常数ΔH,ΔS,ΔG.  相似文献   

19.
对非线性系统(1)用文献[1]的思路和方法,给出了一个极限环存在的唯一性定理,去掉了文献[1]定理1的条件1),使该定理的条件更容易验证;然后将该定理应用于以生化反应为背景的一类平面四次微分系统,得到了该系统有唯一单重稳定的极限环的充分条件;应用于文献[3]的三次系统,所得结论与文献[3]相同。  相似文献   

20.
迭代MUD技术在SCDMA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同步码分多址(SCDMA)系统中的迭代多用户检测(MUD)接收机,它是Turbo译码算法迭代思想的推广,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用Turbo码的译码的多用户检测的研究相结合,成为目前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多次迭代后,系统性能将得到很大提高,接近单用户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