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竺君斐 《奇闻怪事》2006,(6):16-16,13
一、探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案例:有位老师在教学《年月日》时,让每位学生买了一本《万年历》。教师说:“面对1993年——2004年的年历,你最想研究的是什么?”教师的本意是要让学生探究这12年中每月“天数”的变化规律。可是学生并不这么想,既然你问我“最想研究什么”,那么就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2.
熊艳丽 《科技资讯》2009,(10):206-206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读者意识”是小学生写作训练中教师应该把握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多一点说写训练意识;语文老师要有情有意;语文教师要做“语言医生”等。通过这些研究,对小学作文教学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师面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情形进行分析,提出:体育教师应以正面思考来面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开发适于体育课程的学生评价教师教学量表;提升专业能力、适度的改变教学策略;评价资料不应随意公开。望能为大学体育课程实施“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遗忘也是美     
那天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看到一篇短文,题目是《盖于遗忘》,觉得颇有道理。 这里的遗忘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遗忘,是结合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来分析的。例子就是我们日常教学常见的现象。在面对一个多次不完成作业,经常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时,很多老师往往会习惯性地使用这样的语言:你这已经是第N次没做作业了,你已经连续N天没有认真听讲了,你明天是不是还要这样啊?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总不失时机地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并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  相似文献   

6.
谢平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107-108
有人幽默地说:“初中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成为三怕之首,可见学生“畏文如虎”,从而令作文教学让初中语文老师异常头痛,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逐渐对作文产生兴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采用了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代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曾说:“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一定是孩子们语言表达得较多的课,也一定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那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并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去领会。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有兴趣昵?多年的小学毕业班的教学让我感到并非易事,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作为教师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妙战能过关。”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坚持把寓教于乐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 教学是以学为主,教是关键,所以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对于提高教学实效至关重要。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上好课,提高教学实效呢? 一、运用“心理换位”法备好课 “心理换位”用之于备课中,要求教师有学生意识,时时用“假如我是学生,我能否理解和接受”这样的话来提醒自己,琢磨自己将通过语言、讲解、表情、姿势、板书、教具等手段向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学校教师要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教育感染学生,正确传授知识,促进智力发展,都必须通过语言。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手段是语言。同样的教材,由于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完成任务的好坏往往不一样。因此,提高语言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研究教学语言,犹如演员练习台词、歌唱家讲究字正腔圆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事实正是这样。凡是优秀教师,没有一位的教学语言是不清楚、不规范、甚至不优美的。他们做到了“正确、熟练地掌握教材内容和尽可能纯洁、优美的语言的统一”。 鲁迅先生一生中曾任教多年,许广平同志在回忆鲁迅讲课时的情景时说,他是“那么吸  相似文献   

11.
朱美娟 《科技信息》2009,(36):149-150
在职教系统只要你说你是单招教师,立刻会有人说:"单招老师好啊,学生的素质高,只要抓学习就好了,不像中专老师一天到晚要抓纪律啊,要注意师生关系啊……"等等。其实单招教学中,在高考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为"分"疲于奔命,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或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使  相似文献   

12.
李春娥 《科技信息》2008,(34):283-283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绩。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带动学生轻松、愉悦、主动和有效地学习。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教学过程“五要素说”分析而论,包括“政治教师”----“学生”----“政治教材”---- ----“教学手段”----“师生的道德心理氛围”五大要素。教学过程的“五要素说”虽然不是最为科学的教学论观点,但它所揭示的教学同师生的道德心理相关理论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语文是“老师教着辛苦、学生学着叫苦”。在应试教育的笼罩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束缚下,语文教学仍局限于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语文教师顾老师说:“我们语文课的一大弊端就是每篇课文都从头分析到尾,每本书也从头分析到尾,没有时间去感受文字的魅力”。我经常会觉得很痛苦,痛苦于感受不到职业本身带给自己的尊严,痛苦于不能把自己认为最美好的、最应该给学生的东西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牛静 《科技信息》2011,(33):I0147-I0147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得出:只有学生喜欢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很愉快的事情.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而好的学习环境来源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局限于课本的教学已脱离了时代的步伐.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倦怠心理.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甚至是厌学。在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兴趣教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凌萍 《奇闻怪事》2007,(5):26-28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喜欢写作的学生并不多。每次作文学生总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文章内容空洞苍白、干瘪无味。谈作色变、讨厌写作。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教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主体性语文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评价取向:坚持“生本”,就是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观,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评价内容:坚持“全面”,包括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注重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方式:讲求“多样”,要求注重形成性和定性评价;评价主体:坚持“多元”,注重学生主体的评价,积极发挥教师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校园幽默     
差别有一日,教师正在课堂上讲课,看到两个学生躺在书上睡觉,而其中一个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一个是差生。教师把那个差生拉起来骂道:“你这个不思上进的,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人家连睡觉也在看书。”课堂问答物理老师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便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说:“来,15号同学,你上黑板给大家讲一下这道题的做法。”15号乃一滑头,只见他从容不迫走上讲台,问:“老师,你的意思是让我像老师一样在这儿讲么?”老师回答:“是这样的。”15号同学马上接过话头说:“来,16号同学,请你上黑板给大家讲一下这道题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外语语言教学方法。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准备”阶段是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学生语言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语言运用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等方面。了解“准备”阶段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有助于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重视“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乐学情绪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大脑兴奋,学而忘倦,从而产生出无穷无尽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