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沉鱼”,讲的是西施。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把越王勾践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暂栖于吴王膝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言之有理也。 传说,大禹治水,在外奔波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率众制服当时的洪灾,传为佳话,流传至今。越王勾践立志欲报仇雪恨,为了使自己不因贪图安乐而忘记耻辱,激励斗志,他夜间唾在柴草上,并在住处悬挂着苦胆,经常尝尝那胆的苦味。经过长期的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左丘明立志著书立说,发奋多年,《左传》终传世间;  相似文献   

3.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形象从先秦至两汉是不断变化的。在先秦有代表性的文献中,《左传》并没有提到勾践的"忍辱负重",《国语》反映了勾践能忍辱负重,但表现不够具体。经过《史记》和《吴越春秋》的描绘,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的形象更为鲜明,也更真实可感。勾践"忍辱负重"的形象变化与上述著作的成书有关。  相似文献   

4.
范蠢,字少伯.春秋末越国宛人也.他“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告稽之耻……称上将军”①,是文武兼备,功益当世的千古风流人物。他不仅在政治上满腹经纶,军事上有雄韬伟略,而且还勇于急流知退,隐居山林,泛舟于五里湖上,务实业搞商贸.成为古代商海中劈风斩浪“擒友捉鳖”的豪商巨贾。这就更增添了其人的神秘色彩了。计然,字文子.晋国亡公子也。他大志博学,善经商渔利,常往返于吴越楚之间,能见微知著不肯自显。与范农交往甚密,并以他为师,将其推荐给越王勾践.范员曾感叹地说;“计然之策七,…  相似文献   

5.
一、小引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纪年世系,以《绍兴县志资料》所载《绍兴大禹后裔姒氏(世系)谱》考之,“越王勾践世家”的世代数字有差误,前在有关绍氏姒氏世系考中,对《史》笔之失,已经作过订正了。而绍兴姒氏世系谱,经与山东曲阜孔氏家族世系的印证,可称信谱,也不须多说了。现在再以《春秋左传》记载的杞桓公嗣位称“子”又称“伯”,最后称“公”之辈次考及在位年代数据考,以证《史记·陈杞世家》之两误。  相似文献   

6.
互动沙龙     
危机让我们学会了什么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中国的许多行业受到冲击,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非典”危机在给许多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让我们在危机中学到了许多。单从如何应对危机来说,就给大多数企业上了一课。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处理危机的主角仍然是强有力的政府。战役在即,最先考验的是中国政府的危机意识。中国政府前两年成功应对“非典”、“禽流感”之后,处理大型公共卫生危机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相关应急体系也逐步建立完善起来。政府的危机意识有两大长进:一是意识到天灾人祸突如其来,需制定综合性预案,防患于未然;二是兵来将挡,化危机为转机,举全国之力消之,化之,解之,转之。禽流感卷土重来,我们一方面对政府危机处理的能力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政府还应继续加强危机意识。首先,不能迷信已经取得的成果。因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紧急事态处理体系是仓促…  相似文献   

8.
太湖银鱼     
太湖银鱼被誉为“太湖三宝”之首,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国际友人誉它为“水中人参”,是全国淡水鱼类中传统的外贸出口产品。虽然,近年来太湖银鱼发展状态不佳,但从总的趋势看依然充满光明和希望。源远流长相传太湖银鱼是西施的化身,西施原为越国大夫范蠡的妻子,范为帮助越王勾践灭吴,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为宠妃,越王灭吴复国后,范辞去官职,带  相似文献   

9.
有“危”才有“机”,这是很多香港商人的信条,他们善于把握世界上各种事的“危”与“机”的转机,以获得最好的财富商机。这种危机与商机的转换,或许就是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最好诠释。本文分别通过对B2B业务和B2C业务危机与商机的恰当处理,探寻跨国公司“转机”之道。  相似文献   

10.
春秋末期,群雄争霸,皆存“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刀光剑影,逐鹿中原,“伏尸百万,流血漂卤”(贾谊《过秦论》)。吴越虽处中原之边,据东南一隅,也加入此长期、频繁的战乱中。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大军北上,在黄池大会诸侯,欲争盟主;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北进至徐,尊周天子以号令中原诸国,“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史记·越世家》),遂成霸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的海上活动范围是相当辽阔,中国商船的桨声帆影,乘风破浪,遍于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各地。仅就历代沿海海军于海道用兵一事,上自春秋战国,下迄唐宋,屡见于各代史籍记载者,依其航行区域和航线来说,可分为以下各处: 一、吴、徐承率舟师自海入齐,为苏州下海至山东之路; 二、越王勾践令范蠡、舌庸率兵沿海、沂、淮以绝吴国退路,为浙东下海至淮上之路;  相似文献   

12.
“非典”疫情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积极抗击“非典”的同时,也从各种角度思考“非典”危机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国内外经济学家包括专业经济工作者,结合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非典”对经济以及社会各层面影响的专业分析。⒈多数经济学家和专业机构认为“非典”对我国GDP的影响将控制在0.5%-1%之内。虽然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今年中国经济不大可能保持第1季度的旺盛势头,但“非典”的影响不会减弱本年经济的整体发展势头: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胡祖六认为,如果疫情危机能在两个季度内被迅速抑制,服务行业直接…  相似文献   

13.
“陶”就是定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位同志著文《‘陶’不是‘定陶’》,文述“《史记》中《越王勾践世家》和《货殖列传》中的‘陶’与《项羽本纪》中的‘定陶’不是一地,在《史记·项羽本纪》9—12自然段中,曾五次出现‘定陶’两字,都写全称,无一处省略‘定’字,……这样一对照,把‘陶’理解为‘定陶’实在没有道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陶与定陶是一地。春秋战国时,陶地叫作“陶丘”、“陶邑”、“陶”。“陶”后改称“定陶”,是范蠡居陶  相似文献   

14.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是人们对南京的赞誉。南京历史悠久,自古就有人类居住。1993年3月,曾在江宁县汤山镇的葫芦洞里发现了距今50多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公元前474年,越王勾践于此筑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以后,楚置金陵邑,秦设秣陵县,三国称建邺,晋称建康,明初始称南京,  相似文献   

15.
苗晓娜 《科技信息》2006,(3):366-367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遭遇挫折或危机的可能性,危机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损失,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启示和机遇。危机处理得当与否,对于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现代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和重视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应采取六个阶段对危机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从而化危机为转机。  相似文献   

16.
范蠡徙陶考     
范蠡,春秋末楚国宛人,字少白,为越国大夫。在吴越争霸中,他帮助越王勾践向吴王求和,后又赴吴为质三年。返越后又辅佐勾践发愤图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越国国势昌盛,最终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使吴王夫差自杀。后又助勾践在徐州(山东滕县)大会诸侯,称霸中原。他功成名就之后,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于处安。”就断然出走齐国,后来又迁徙到“陶”。对于范蠡徒陶的解释,《辞海》和现行的高校教科书中大多认为是山东定陶县。 通过对史料的重新研究,结合肥城的历史遗迹,我认为范蠡的最后归宿是肥城陶山,而不是常说的定陶。现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天有不测风云”,“非典”这个根本无法预测的突发事件打乱了众多企业的计划。几乎所有企业的第一反应是:“非典”会持续多久,严重性有多大,对经济大势和各行各业会有多大的影响?许多国内外的权威机构和专家都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自己的预测和判断,尽管现在做出准确的预测还为时尚早,但重要的是企业家要从这些预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非典”不过是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中的一种,只是较为极端,这就考验企业实施危机应对的能力,对内要保证员工的心态稳定、组织系统有效运行;对外要保证业务正常运行、公关和市场推广以新的方式呈现,当然,所有的工…  相似文献   

18.
疖子长得快,意味着挤脓治愈的日子就要到了;“台独”跳得凶,必然加快自我失败的到来。这就是危机与转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渊源 对于古今中外的传统道德和文化遗产,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去鉴别。区分哪些是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是糟粕,应该抛弃。 从古到今,外国的且不说。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有很多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如:原始时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古代寓言中的愚公移山。春秋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的精神;儒家孔孟之道,剔除其封建糟粕,也有可取的部分。如:“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苏秦头悬梁、锥刺骨的刻苦读书精神。汉代大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20.
东亚的长治久安之道:创造新地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东亚出现了形成一个“地区”的三个历史机会。这些机会不是别的,恰是人们熟悉的三大东亚危机:金融危机、健康危机和安全危机。若经过转化,这些危机都可以成为塑造东亚地区结构的重要转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