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城市韧性,从经济、生活、基础设施和生态4个方面构建城市韧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6—2019年我国中部地区六省的8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韧性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分析各省及城市间的韧性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中部地区综合韧性水平稳中有升,各城市韧性得分均逐年增长,但速度存在差异.(2)中部六省平均韧性水平呈上升趋势,但省内差异逐年扩大,省会城市远高于其他城市.(3)产业结构、消费水平等因素对城市韧性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城镇化水平及产业结构对城市韧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30个省会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后的CRITIC模型测算1998-2017年省会城市韧性的变化,并结合面板数据VAR模型探究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对于城市韧性的影响.结果 显示:在时间上,过去20年30个省会城市韧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韧性水平较高的城市为北京、广州、上海和南京;在空间上,省会城市韧性水平从相对...  相似文献   

3.
结合山西省当前COVID-19疫情,以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稳定性、敏感性、适应性和政府效率四个方面构建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山西地级市的城市韧性,运用数理统计和ARCGIS方法揭示城市韧性的时空分异,以及城市韧性对疫情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山西城市韧性整体水平较低,从时间上,城市韧性由差距较大的低城市韧性向日趋均衡的较低城市韧性格局演变;从空间上,各地级市城市韧性存在“高值离散,低值连片”的趋势,空间格局基本固化,呈现俱乐部趋同;(2)城市韧性和疫情风险存在着三种对应状态:高城市韧性高疫情、低城市韧性高疫情、低城市韧性低疫情;(3)迁移为高等城市韧性,则疫情减缓;在中等、较低和低等之间迁移,则疫情风险升高大于风险降低.城市韧性对疫情风险可能存在阈值,城市韧性达到该阈值,则对疫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全韧性已成为城市安全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文基于韧性曲线定义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提出包含城市结构模型、城市安全韧性模型、突发事件模型、城市恢复模型的城市安全韧性定量分析框架,并以地震灾害为例,建立包含建筑、交通、能源、通信、供水等子系统的虚拟城市模型,通过Monte Carlo方法开展城市安全韧性定量分析研究。该分析框架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可为安全韧性城市构建与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城市经济影响区与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北地区城市等级结构与经济影响区范围进行界定,并研究城市经济影响区的空间联系通道,为西北地区城市建设与区域合作联系提供基础研究。方法运用城市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方法,依托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西北五省城市的等级结构以及中心城市与腹地形成的经济影响的界限,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联系通道以及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因子。结果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可分为四级等级结构,西北五省中,城市与省区间城市发展水平与规模差距大,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差异显著;城市发展水平、交通通达率、人文社会因素以及自然禀赋等因子是影响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的主要因子;西兰新、西兰青、西兰银、"门户"通道构成了西北地区城市区际协调与空间组织的联系纽带。结论西北地区城市间存在显著等级结构,各城市经济影响区之间有较为明确区间及区际通道。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维模型,构建了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在分析运算各子系统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区域可持续发展度、协调度及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西北地区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与实际发展状况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防灾减灾理念下,内涝风险评估通常只考虑基础设施的抵御能力和气象、地形等自然条件.随着系统韧性理论的发展,政府和市民的防控意识、应急处理和灾后恢复等方面均需要纳入到风险评估和对策之中.该文提出了一套用于评估城市应对内涝灾害的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包含13个方面共41个基础指标,并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韧性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8.
9.
基于气候灾害影响的国际韧性城市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灾害已经严重威胁到世界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命题。梳理了韧性概念渊源和分类特征,利用Cityspace软件对国内外城市韧性研发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各个典型国家在面对气候灾害时韧性城市体系构建的相关策略和具体实践,分析得出了韧性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和相关策略路径;提出了适应中国韧性城市研究与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实地调研和对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因素等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城市发展面临着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不利的发展区位,发展成本和发展难度均高于其他省区;西北地区城市发展,是政治、经济、自然条件、资源、民族与文化等诸多因素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注重多种因素的交叉协调,寻求其共同作用的平衡点,以保证城市发展的合理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最后以新疆城市、黄河上游城市群带为例,指出新疆应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体,带动周围小城市、镇的发展;黄河上游地区以兰州、西宁为中心,确立共同的城市与经济发展目标,建设成为高科技为主导,以资源精细加工为支柱的现代化城市群带。  相似文献   

11.
 城市韧性理念以城市本体为研究对象,以增强城市在承受扰动时保持自身功能不被破坏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成为保障城市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城市韧性概念和属性进行梳理与辨析;文献调研表明,学界对城市韧性的概念定义、属性特征等基本问题逐渐达成共识,研究重点已由基本问题转入韧性框架、评价体系、提升策略等内容;结合中国城市的现状,提出城市韧性研究应在理论、方法和实践层面进一步拓展,并从系统性、实效性、制度性3个层面提出中国城市韧性研究的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城市韧性;防灾减灾;韧性框架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转型背景下中西部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户籍、单位性质等变量显著影响住房选择.体现市场与制度(灰箱)因素对住房资源分配的双重影响.并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单、双因素分析分别研究城市GDP与中心区人口密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里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并进行政策影响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GDP的初始要求为5000亿元左右,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初始要求约为4000人/km2;轨道交通发展不同阶段受城市GDP和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不同;轨道交通投资比越高,政策影响系数越高,且轨道交通投资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中国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受到政策的促进作用(如武汉),但是沈阳等少数城市也存在受到政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提出了本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所需采取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7个东南沿海省市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量化评价了城市化品质、城市韧性和“台风-暴雨”灾害风险,分析了城市化品质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城市韧性在城市化品质对“台风-暴雨”灾害风险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做出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7个东南沿海省市的城市化品质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总体上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高品质城市化和高城市韧性水平对“台风-暴雨”灾害风险起到显著减弱作用,城市韧性在城市化品质与“台风-暴雨”灾害风险间发挥中介作用。但受目前城市韧性各组成部分发展不均衡的影响,经济韧性、社会韧性与生态韧性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基础设施韧性发挥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雨洪灾害,严重地制约了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空间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面对雨洪灾害的抵抗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对城市韧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将雨洪韧性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关键点;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水系统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提出具有雨洪韧性的韧性城市建设应在进行水体间布局规划的同时,考虑如何在既有的城市格局、城市空间中进行增设与市政给排水结合的雨洪韧性基础设施;通过对荷兰城市、乡村空间格局、景观系统及基础设施实际案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雨洪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污水再生回用是对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水资源短缺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开发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影响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加快西北地区污水再生回用进程的战略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从侧面说明了西北地区发展城市污水资源化是必要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塑造良好城市旅游意象,突出城市旅游特色,增强其旅游吸引力。方法 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结果 旅游者的旅游意象建立在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感知的基础上。结论 通过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的空间组织和设计,可加强旅游意象要素的可意象性,使游客产生强烈的感知。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人工林空气负离子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空气负离子存在瞬时性,1 h或2 h的间断性监测很难准确反映其变化趋势。为获得空气负离子的实时变化趋势并准确分析其影响因子,以上海崇明岛5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单层结构人工林空气负离子实时监测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曲线,但峰值出现的具体时间和大小因优势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人工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存在季节性差异,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均值大小次序为夏季((1 476±17.1)ions/cm3)>冬季((1 310±25.2)ions/cm3)>春季((1 197±12.6)ions/cm3)>秋季((1 089±12.7)ions/cm3); 5种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年均值大小次序为池杉林((1 405±16.5)ions/cm3)>混交林((1 269±18.1)ions/cm3)>臭椿林((1 259±23.2)ions/cm3)>水杉林((1 257±21.0)ions/cm3)>香樟林((1 093±16.6)ions/cm3); 在一定范围内,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优势树种树高和环境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温度和风速呈负相关; 当光照度小于20 000 lx时,林分负离子浓度与光照度呈显著正相关; 主成分分析表明,相对湿度和光照度是影响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比较优势种光合作用日变化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相似的“M”形双峰曲线,认为植物光合作用也是影响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