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义词在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仅是语言经济原则的结果,更是人类隐喻认知的产物。文章在分析隐喻认知与多义词形成规律的关系及多义词的构成特征与隐喻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类别的隐喻对多义词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语义理论认为多义结构中的各种意义是不符合客观真值条件的,索绪尔的符号理论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是任意的,没有必然、本质的联系.因此,用传统的语义理论无法完整地解释语言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中多义词的各种意义之间存在着理据性,认为一词多义现象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曾楚芝 《科技信息》2012,(22):183-183
本文以多义词in为例,通过分析in的语义结构,阐述隐喻的语义扩展功能,提出在外语词汇的教学中,借助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解释多义词的语义结构;并提出在二语教学中普及隐喻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隐喻和转喻在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研究内容向现代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转变后,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机制,是人类社会对世界事物进行整合概念化的过程。以隐喻和转喻不同的认知依据为基础,分析各自的特点,同时揭示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指出多义化过程是借助隐喻和转喻两个认知手段来实现的,并通过Anderson的语义网络理论和Stein等的准确添加理论探讨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进而得出对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并指出运用隐喻思维是多义词习得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多义词隐喻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难点之一,而认知隐喻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多义词的各义项之间重要的认知理据之一,这为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崭新的途经。这一新的英语多义词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何还有待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本研究以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对这一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历时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统计结果显示,采用隐喻教学法的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采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法的控制组的成绩。这一结果表明,英语多义词隐喻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多义词的习得,因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王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171-171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两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研究者经常从语义,语用和认知途径来研究隐喻,但是,和隐喻相比,转喻是语言和认知中最根本的东西.因此,本文因此本为拟从认知方向对隐喻和转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一种固定搭配或固定短语.认知语言学认为习语是概念系统的产物,其本质具有概念性和系统性.习语的语义不是任意性的,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通过概念隐喻、概念转喻、概念的隐喻一转喻对情感习语进行解读,目的在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索英语情感习语的认知机制.情感习语的隐喻、转喻和隐喻一转喻的认知机制为人们理解习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  相似文献   

9.
汉语的“鬼”具有十分丰富的意义,可以表示鬼魂,可以指称喜爱的对象,可以指称讨厌的人,可以传递讨厌、咒骂的感情色彩,甚至可以构成强调的、否定的语法意义。“鬼”的意义从最初“从人,像鬼头”发展出如此丰富的语义和指称,经历了从人到鬼、从具体到抽象、从实在到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以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张羽  刘孟兰 《科技信息》2008,(1):186-186
根据认知语义学的理论,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定义,运行机制的探讨,将该理论具体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当中,分析了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学习英语多义词,探索培养隐喻意识与英语词义扩展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金龙 《科技资讯》2013,(17):177-177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关乎学生其它英语技能的提高和英语知识的习得。然而,许多学生面临很大的问题,在记忆英语单词的方面,许多高职高专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概念隐喻对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将其引入高职高专英语多义词教学具有现实意义,笔者经过一个学期教学实践,并利用spss软件数据分析的方式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委婉语研究将委婉语看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研究视域局限于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难以揭示委婉语的实质。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为研究委婉语提供了新的视角。从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以及认知语境等方面阐释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可以促进人们对委婉语的进一步认知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多义词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原型理论则对多义词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原型理论解释了词汇的多义化过程,而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原型意义有利于多义词的学习。在多义词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多义词原型意义的讲解和意义演变过程的分析,还要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和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多义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多义现象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汉对应多义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认知共性与个性同样也存在于多义想象之中.这些异同可以分别从认知、文化及语言角度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隐喻和转喻作为两种不同的认知机制,不仅有明显的差异,同时相互影响,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以Deignan提出的“从转喻到隐喻的五个渐变”的观点为基础,以汉英习语为例,分析习语形成和理解的认知理据。揭示了转喻和隐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渐变性的过程,也为习语的认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有很多关于心的隐喻性论述。心隐喻的体验性有中医学的理据,以本体隐喻的拟人和容器隐喻为特点。拟人隐喻突出心是主宰,会把捉、收敛,以道心控制人欲,以敬心控制散漫;容器隐喻突出心之虚,可以容万事、纳万理,说明精神空间的无限性。虚心属于容器隐喻,与之伴随的是其虚明的特点,与虚明隐喻伴随的是心的湛然隐喻。明和正是隐喻之心的本质属性,其对立面是昏和偏。心之正由具体的直立和位置的正中转变为抽象的正义和公平等意义,是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语义演变背后的认知机制。喻体的特征是多层次、多侧面、系统的,喻体潜在特征随着人们的认知深化得以显现,引发跨域意义转移。概念转喻机制及其突显原则对大部分词义的发展做出合理解释。大多数词义变化是由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结果。隐喻和转喻是基本的认知方式,在概念结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是互补分布的。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看习语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的构成及含义一直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形成的动因和认知机制,旨在加深对英语习语的理解,服务于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多义词的隐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还是种思维模式,它被认为是从喻体到本体的映射.隐喻在词义的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导致英语词汇的多义性,大量的词义演变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进行的.本文尝试从认知的角度用隐喻理论揭示多义词的产生和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始于对颜色词的研究。原型范畴理论亦可用于解释包括颜色词在内的一词多义现象。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依据,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构建的认知机制,并阐释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