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 P物质在蓝斑复合核对呼吸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在 45只麻醉、制动、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进行。结果 :将 P物质 (SP)微量注入蓝斑复合核区 (L c— Sc) ,使膈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加 ,吸气时程延长 ,呼气时程缩短 ,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SP在 L c— Sc区使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加的效应可被延髓孤束核 (NTS)分别预注射 α或 β受体阻断剂拮抗。结论 :L c— Sc是 SP在中枢呼吸兴奋效应的有效作用部位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NTS的 α和 β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
实验在35只鸟拉坦静脉麻醉.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制动.人工呼吸家兔上进行.采用脑内核团微量注射方法,观察到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注入蓝斑复合核(Lc—Sc)可引起明显的升压效应,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在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内分别预注射α_1、α_2和β受体阻断剂,均能拮抗TRH在家兔蓝斑复合核的升压效应.结果提示:TRH在家兔蓝斑复合核具有升压效应.其机制可能通过RVLM区的α和β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蓝斑复合核在呼吸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在42只鸟拉坦麻醉、制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进行.结果:用5V恒压电流刺激一侧蓝斑复合核(Lc—Sc),引起呼吸频率明显增加,平均增加值为17.89±4.20次/min((?)±s(?)).与刺激前及刺激Lc-Sc邻区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刺激时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加,血压稍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双侧蓝斑复合核注射胞体兴奋剂L一谷氨酸钠(100μg/0.5μ/L),使呼吸频率和膈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吸气时程、呼气时程均缩短.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Lc一Sc具有呼吸兴奋作用,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P物质及其mRNA在家兔圆小囊组织内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物质(substanee P,S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脑肠肽类物质。大量研究表明SP在激发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和诱发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家兔的圆小囊是兔特有的肠道粘膜免疫器官,在家兔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显示了家兔圆小囊中的SP和其mRNA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家兔的圆小囊粘膜层和黏膜下淋巴组织中存在有大量SP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信号;原位杂交实验结果观察到的圆小囊淋巴组织的各个部位均有SP mRNA阳性反应信号出现,表明兔圆小囊淋巴组织中确实存在着产SP的细胞。  相似文献   

5.
刺激家兔小脑顶核对动脉血压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家兔37只,戊巴比妥钠麻醉,自然呼吸,其中27只采用电刺激小脑项核,10只为顶核内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观察到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引起动脉血压显著升高,但心电图记录无明显变化;呼吸运动明显加深加快,肺通气量显著增加.而项核内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则出现动脉血压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呼吸也无显著性变化.提示顶核神经元兴奋产全降压作用,而电刺激所致的升压和呼吸反应可能与顶核周围的神经纤维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6.
P物质对大鼠星状神经节细胞的除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宁 《广西科学》1999,6(1):44-46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神经肽P物质(SP)对大鼠星状神经节细胞的影响.SP在1 μmol~10 μmol或更高的浓度范围内,供试35个细胞, 有28个细胞发生膜除极反应.用低钙(0.25 mm)或用含河豚毒素(TTX,1 μmol)克氏液灌流神经节,不影响SP引起的除极反应的幅度和时程.SP引起除极反应的同时常伴有膜电阻增大.当膜电位增大时,除极化反应幅度变小,反转电位为-80 mV至-100 mV.研究表明,SP对部分星状神经节细胞具有兴奋作用,使通过这些细胞的信息传递增强;SP对细胞膜的除极作用是由于其引起细胞膜钾导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7.
实验用乌拉坦麻醉、人工呼吸的家免37只,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微量注入蓝斑复合核(Lc—Sc),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此效应可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内分别注射育亨宾和心得安衰减,而RVLM内注射哌唑嗪对TRH作用蓝斑复合核区使呼吸增频的效应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TRH在Lc—Sc参与呼吸调节,此效应主要通过RVLM神经元的α2和β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8.
收集死亡人胚胎40例,妊娠龄5—40周。取脊髓胸段,恒冷箱切片,厚25—35μm,分别以Kamovsky—Roots法和PAP法显示脊髓中间灰质带含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胆碱能神经元和P物质样(SP—L)、脑啡肽样(ENK—L)纤维的定位分布。结果发现AchE阳性神经元,最早见于第5周中间带外侧核本部(ILP)。6~8周,阳性神经元则明显见于侧索核(ILF)、中介核(IC)和中介核室管旁部(ICPE)等各核群。AchE阳性神经元的活性反应强度随胎龄增长而增强。SP—L和ENK—L阳性纤维最早见于第8周中间带的外侧份,位于套层与缘层之间,相当于ILP的原基部。9~13周,阳性纤维亦向内延伸。至14周,阳性纤维在ILP、ILF和IC等部位已有明显的增加。26周,上述核群和ICPE均见阳性纤维网织成丛状分布。实验证明,人胎脊髓中间带的AchE阳性神经元和SP—L、ENK—L肽能纤维,均出现于胚胎早期,且AchE神经元的出现要比SP—L、ENK—L肽能纤维大概早1/10孕期。  相似文献   

9.
多种中枢神经递质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有升高血压、中快心率和降低血压、减馒心率两种机制.本文讨论了几种中枢递质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及其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循环研究技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微循环障碍组(NE)、微循环障碍改善组(生理盐水组、葛根素组),观察各组给药前,给药后1、5、10、20、30、60min对微动脉、微静脉的管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变化及动脉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葛根素各组给药后均表现出家兔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加(P〈0.05或P〈0.01),葛根素对家兔动脉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葛根素能使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加快、血流量增加,但对家兔的动脉血压、心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家兔为研究对象,探讨两色金鸡菊和芳香新塔花两种提取物对家兔颈总动脉血压、心率的影响,并比较其异同.试验将两色金鸡菊和芳香新塔花提取物各设低、中、高3个浓度组,采用生物信号系统采集、记录家兔颈总动脉血压,比较加药后各组家兔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色金鸡菊和芳香新塔花提取物3个浓度组均能使家兔颈总动脉收缩...  相似文献   

12.
采用MedLab系统,观察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3种麻醉剂对家兔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影响。结果: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能使家兔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而戊巴比妥钠却使其稍有升高;3种麻醉剂均能使家兔心率降低、呼吸的平均峰值增高,其中水合氯醛对呼吸平均峰值影响最大,氨基甲酸乙酯和戊巴比妥钠影响相当;3种麻醉剂均可使家兔呼吸频率降低,且按照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的顺序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选用雌性Wistar大鼠,体重214.07±4.85 g,于双侧卵巢切除后分别皮下注射白藜芦醇RES(0.4 mg/kg)和17β-雌二醇EST(1 mg/kg)或等量溶媒芝麻油,以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处理21天后,观察去势鼠及RES或EST替代治疗大鼠对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以及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发现去势大鼠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但皮下分别注射RES或EST后,SP,DP和MAP明显降低.去势鼠对AngⅡ,NA和Adr升压反应明显减弱,MAP的升高值明显减小.皮下注射RES或EST后,去势鼠对AngⅡ和NA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皮下注射RES后,去势鼠对Adr的反应无明显改善.去势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明显减弱,表现为其升压反射中MAP的升高明显低于假手术大鼠.结果表明去势鼠静息动脉血压升高,对升压剂AngⅡ,NA,Adr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升压反应明显减弱.皮下分别注射EST结构类似物,即植物雌激素RES后,去势鼠对AngⅡ,NA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升压反应与EST相似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莫宁  王鲁  陈家欢  陈美芳 《广西科学》1997,4(4):306-308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方法,观察神经肽P物质(SP)对大鼠星状神经节能细胞的影响,用灌流或用加压向细胞周围施加SP可使部分细胞发生膜除极反应,用低钙或用含河豚毒素克氏液灌流神经节,并不影响SP引起的除极反应的幅度和时程。SP引起除极反应的同时常伴有膜电阻增大,当膜电位增大时,除极化反应幅度变小,反转电位为-80mV至-100mV,研究表明,SP对部分星状神经节细胞具有直接兴奋作用,并且SP对细胞膜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检测趾叶炎小鼠趾部组织中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和P物质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炎症组小鼠趾部P物质在真皮网状层及血管和腺体周围随着二磷酸组织胺免疫时间的推移,表达逐渐增强,多呈网状走行,且与肥大细胞串联及相邻排列;炎症组小鼠趾部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和炎性细胞随二磷酸组织胺免疫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在给药后14 h三者达到峰值,而后减少,给药后72 h又出现上升趋势;同时,在真皮出现了许多增生的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由此推断,P物质参与小鼠趾叶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对家兔注射FMD疫苗前后,服用中草药制剂,观察其对部分生理指标影响。试验选取健康家兔16只,随机分为4组;A组:阴性对照组;B组:每只家兔肌注苗0.5mL,不口服中药制剂;C组:每兔注苗0.5mL,30min后口服中药剂量5mL;D组:每只家兔注苗0.5mL,注射前1h口服10mL中药制剂,观察不同时间段家兔血液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注射FMD疫苗能引起家兔的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心率、血压下降。使用僵蚕、蚕蜕等中药,可抑制试验组家兔的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心率、血压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