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鸟类     
《科学之友》2005,(11):56-56
大约1.5亿年前,一种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翼龙曾翱翔于空中。其中最大的一种是翼齿龙,其翼展超过8m,相当于一部房车那么大。也许这些庞大的空中食肉动物不怎么瞧得起另一种更小巧的会飞的爬行动物——始祖鸟。始祖鸟拥有与许多爬行类相同的牙齿和尾巴,但它的翅膀上附有一层新型的覆盖物,就是羽毛。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都一一灭绝了,始祖鸟却进化成了一种完全新型的脊椎动物——鸟类。除了有羽毛以外,鸟类与爬行动物还有另外一些不同之处。跟它们的爬行类祖先不一样,鸟类没有牙齿。另外,它们都还是温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能够调节身体内部的温度。不过鸟类与它们的爬行类祖先还是有一个关联之处:它们都有鳞片,但鸟类只有腿部长有鳞片。现在,世界上大约有9000种鸟类,你可以看到从优美的红嘴巨鸥,到不会飞行的非洲鸵鸟,各种各样。很显然,鸟类是具有惊人适应能力的高度进化的动物群体。  相似文献   

2.
鸟类的S.O.S.     
鸟类在自然界中是最富于魅力的生物类群。它们形形色色,姿态万千。鸟类是地球上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动物,它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相互依存并且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世界现存鸟类有27个目,164科,9021种。 回顾一下鸟类的自然历史,从一亿五千万年前始祖鸟出现以后,经过漫长的进化,地球上曾经有过16万种鸟类。在第三纪时,是鸟类的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等在我国辽西地区约1.6亿年前的沉积地层中发现一件小型恐龙化石,取名“郑氏晓廷龙”。研究发现.郑氏晓廷龙代表着一类与生存于德国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并由此得出一个更加意外的分析结果:始祖鸟不属于鸟类.位于一个不同于鸟类的演化支系上。  相似文献   

4.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产生?得到很多人认同的一种观点是含氧量变异说。该理论认为,距今大约20亿年前,由于行光合作用的水生原核生物出现,导致水圈和大气圈中的自由氧积累和紫外线辐射作用减弱。距今  相似文献   

5.
自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仑霍芬地区发现第一枚始祖鸟化石标本以来,国际科学界围绕鸟类起源问题的争论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众所周知,始祖鸟是一种十分奇妙的生物,不仅具有明显的爬行类的(近祖的)性状特征,而且也具有显著的鸟类的(近裔的)性状特征。譬如,始祖鸟嘴里长有锐利的牙齿,尾较长且由20余节尾椎组成,  相似文献   

6.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9,31(1):20-26
自19世纪60年代年发现了首件始祖鸟化石标本后,有关鸟类的起源的研究已经历时150多年了。在过去的100多年中这个问题一直是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难点。自从鸟类和兽脚类恐龙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在1868年得到赫胥黎和其他的古生物学家的首次公认以来,鸟类的恐龙起源便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带羽毛恐龙的发现,对鸟类的恐龙起源假说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证据。这里叙述了始祖鸟发现的历史,同时根据这一领域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争议,讨论了始祖鸟的归属问题,并且分析了始祖鸟的行为功能。最后,就鸟类的起源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古鸟类栖息行为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4,26(6):367-368
自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发现了侏罗纪晚期第一块始祖鸟化石以来,对于古鸟类及鸟类起源的研究便成为古生物学关注的课题[1,2].其后至今,在同一地域又陆续发现了7件始祖鸟化石标本.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8,(1):20-21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寒武纪大爆发"事件的产生? 得到很多人认同的一种观点是"含氧量变异说".该理论认为,距今大约20亿年前,由于行光合作用的水生原核生物的出现,导致水圈和大气圈中的自由氧积累和紫外线辐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9.
<正>古生物学家近日在中国辽宁发现了一种长有古怪牙齿的鸟类骨架化石,距今已有1.25亿年。化石保存得极好,能清楚看到残留的胃容物。研究者称,奇怪的尖牙使这种古老鸟类能够咬开昆虫或蜗牛的坚硬外壳。这一新发现的鸟类体型只有知更鸟大小,生活在距今1.21至1.25亿年前,属于已  相似文献   

10.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3,(4):18-19
古生物学家近日在中国辽宁发现了一种长有古怪牙齿的鸟类骨架化石,距今已有1.25亿年。化石保存得极好,能清楚看到残留的胃容物。研究者称,奇怪的尖牙使这种古老鸟类能够咬开昆虫或蜗牛的坚硬外壳。这一新发现的鸟类体型只有知更乌大小,生活在距今1.21至1.25亿年前,属于已经灭绝的反鸟亚纲。反鸟亚纲是中生代数量与种类最多的鸟类,几乎都具有牙齿和爪状的肢体。  相似文献   

11.
从远古起飞     
极少有这么一种动物,能带给科学家如此大的震荡,它甚至拯救了进化论;极少有这么一种动物,它能引领出如此多的假说,鸟类起源、飞行起源,等等;极少有这么一种动物,它能让这么多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学者为了一根羽毛和十块石板,像一群小男孩一样争论不休:"它是鸟!""它是恐龙!""它很能飞!""它飞得很笨!""它是树栖的!""它是地栖的!"……它,就是始祖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鸟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侯连海  周忠和 《科学通报》1999,44(13):1378-1383
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大量中生代鸟类及研究成果填补了鸟类进化研究的许多空白,孔子鸟类群的出现,将鸟类起源的历史向前大大推移,辽宁鸟的研究证明鸟类从爬行动物分出不久即分为两大支系向前演化,中国中生代鸟类的形态特征支持鸟类飞行树栖起源理论,中华龙鸟系小型兽脚类恐龙,尾羽鸟与原始祖鸟,如确为带羽毛的恐龙,将为鸟类的恐在起源假说提供最直接、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虽然始祖鸟已被公认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鸟,但是新近发现一块动物化石——一只鸟的股骨,据认为年代在一亿三千万年以上,可能现在已经绝灭了。新化石是布里格姆.扬大学的詹姆斯。詹森发现的,它和始祖鸟出现在同一个地质年代—晚侏罗纪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8,(6):72-77
南极冰脊龙(Crylolphosaurus) 这种习惯在冰天雪地生活的恐龙身长仅6米左右,大约生活在距今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它是在南极地区最早被发掘出的食肉恐龙,样子长得十分奇特.  相似文献   

15.
施征 《科学24小时》2002,(10):24-25
大约距今3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在这场改朝换代的战争中,最让人不解的是,商朝拥有的数十万精锐之师,自始至终没有与周武王的军队进行过一次战斗,甚至没有出现过便仿佛从人间蒸发了。  相似文献   

16.
许梅 《科学》2004,56(6):8-8
据英国Nature.2004。431:838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和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诺雷尔(M.A.Norell)研究了发现于辽宁省北票市的一具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它生活在距今大约1.4亿年前。这是一种新的恐龙化石,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恐龙的睡眠姿势。  相似文献   

17.
据考古工作者和生物学家考证, 亿年前,北方一支 2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1.5 亿年前,它们进化成身上长满羽毛、前肢变为翅膀的“始祖鸟”,在树上筑巢栖息。再经过若干万年后,“始祖鸟”分化为多种生态类群,有的善于飞翔,有的已不那么善飞而善走了。其中一部善走的森林鸟类逐渐演化为野鸡(原鸡)。这些野鸡(原鸡)多在山区的密林中生活,在地面稍凹处营造窝巢。原鸡的体型细瘦,比家鸡略小。雄的体长约 60 cm,肉冠曲而不大,头和颈长着尖细的羽毛。身上的羽毛多数是黑色且带有金属光泽,尾部羽毛较长;雌的形体较小,尾羽较短,身体上部的羽毛大都…  相似文献   

18.
《自然杂志》1998,20(6):360-361
鸟类的飞翔是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然而,早期演化的证据却不多,1861年科学家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地区中生化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距今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前的一种大小、形状如鸦,身覆羽毛的脊椎动物化石,这就是著名的始  相似文献   

19.
正请看人类在非洲起源、最终走向世界的最新故事。19世纪中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后来,一系列化石发现证实了达尔文的这一理论。距今大约40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从猿到人的过渡物种——南方古猿(发现于非洲最南部,已灭绝),它们开始学会用双足行走。距今210万年前,第一个名字中带"人"字的动物——能人首次出现在非洲大陆上。成年能人的平均身高仅为1米。相比祖先南方古猿,能人的脑容量更大一些,牙从猿到人  相似文献   

20.
意歌 《科学》2005,57(4):10-10
据英国New Scientist.2005.185(2487):14报道,一头腿上覆有巨大羽毛的中国小恐龙的化石震惊了古生物学界。这枚在内蒙古的道虎沟化石床发现的足羽龙化石显示出足羽龙和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始祖鸟一样酷似鸟类。然而,足羽龙的发现者却认为它可能比始祖鸟更古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