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言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时代特点通过新词新语的方式展示出来。文章针对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透视与英译原则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感知语言发展的现状,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从新词新语的新用法、新词新语的部分增生方式探讨新词新语对普通话语法产生的一些影响。新词新语对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种影响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现实的日常交际生活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变,科学文化的突飞猛进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现代英语中新词新语不断地涌现.本文从语域角度,根据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和话语的风格分别阐述现代英语新词语的语体色彩.  相似文献   

4.
李艳 《太原科技》2002,(3):18-19
力图在翻译理论和实务基础上,从汉语与英语两种不同文化的角度出发,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所产生的新词新语为例,分析如何把原创文字为汉语的,并具有流语独特表达方式的新词新语,译得既信且雅,旨在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并取得尽可能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词新语的规范化应随社会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在一个日趋活跃的社会里,应该摒弃匡谬正俗式的规范观,而代之以动态的规范观,也即考察新词语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在新词新语的动态的交际中,对其进行描写与解释。新词新语的规范的程度只是对新词新语使用情况的总结和鉴定,而不是人们使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吴凡十 《科技信息》2010,(31):220-221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新词不断涌现。英语是世界所有语言中最为活跃的语言之一,英语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一样,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本文将就英语新词产生的原因、构词方式以及翻译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主要讨论了汉语新词新语荚译的现状(2001-2010),并指出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新词新语翻译策略,以期对新词新语的有效使用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一部优秀剧作的语言是生动有力的,每个角色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性格,都能帮助剧作家突出自己的主题。而根据语域理论,由于交际情景不同,语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变体,即语域。戏剧人物的性格通过台词在语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戏剧翻译中译者能否实现功能对等,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在译文中重塑同样个性化的戏剧人物。本文试图通过对《雷雨》及其英译进行对比语域分析来探讨戏剧翻译中功能对等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年度新词新语层见叠出。《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9-2010)所收录的700余条年度新词新语,通过观察语料发现:其发展面貌在保持语汇固有特点的基础上,呈现出新时期发展的新特征;运用合成构词、派生构词和缩略构词手法创造新词语是该年度新词新语构成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新时期也有一些新特点;这些新词新语的造词理据主要体现在语音、形态、语义、词源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汉语词汇中英源音译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改改 《山西科技》2009,(4):43-44,4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汉语从英语中借用的词语数量也不断增加,大量新词新语也应运而生。音译词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语言现象,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新词新语的存在既是一个文化现象,又是一个语言现象。新词新语虽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进而可以应用于语言研究的一种新理论。本文以框填式流行语为例,在新词新语的教学中尝试运用模因的"复制—传播—变异"的内在进化机制,以期为学生认识和掌握新词新语的发展规律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璇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8):59-60,66
语言是社会的窗口,词汇是语言系统中反应最灵敏也最活跃的部分,而新词的不断产生则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新浪网通过征集和筛选,公布了423个2007年的汉语新词语。对这一时期出现的新词语,从内部构造和外部规律两个方面进行探析,能够发现2007年新词的总体概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掌握和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语,而大部分新词语难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此相对应的词语翻译。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打破逐词翻译和单纯语言的对等束缚,通过运用相对零翻译理论不断探寻英语新词翻译的新路径。基于此点,该文对相对零翻译在当前英语新出现词语中的翻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变革,人们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新事物的大量涌现,促进了英语新词新语的迅速发展。新词语作为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融合体,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具有内在的社会原因,而且蕴含着特定的思想文化意义。文章分析了英语新词产生的社会背景、形成方式,并通过英语词语结构形态的差异对英语语言的异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神经元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单位,它的生长和链接构成了神经网络。新词翻译也是语言的一种生长方式,一个语言的词汇网络其实就像是一个神经系统,对外来新词进行翻译就是扩大延伸本土词汇网络。新词的引入给译入语带来新的词汇,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语言词汇的相互渗透或相互联系也变得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张平 《科技信息》2008,(1):152-153
神经元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单位,它的生长和链接构成了神经网络。新词翻译也是语言的一种生长方式,一个语言的词汇网络其实就像是一个神经系统,对外来新词进行翻译就是扩大延伸本土词汇网络。新词的引入给译入语带来新的词汇,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语言词汇的相互渗透或相互联系也变得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薛淑芳 《创新科技》2013,(8):100-101
在语言系统的组成部分中,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是最敏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X+族"类新词产生。本文试图运用语言模因论,从模因复制的原因、形式以及"X+族"类新词的语法特征对此类新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社会的变动往往引起语言与社会的矛盾,这一矛盾表现为名与实的矛盾。名与实的矛盾是新词新语得以产生的基础。”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观念、新发明、新事物不断涌现。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最为敏感,它要不断创造新词语去反映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也要不断淘汰旧词旧义或变更词义使用范围、褒贬色彩等。随着我国跨文化交际在国际上日渐频繁,以迎合国际交往之必需,外来词语不断地渗入到我们的社会用语之中,给本民族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现今修辞学研究赋予了新的任务。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就改革开放20年来出现的部分新词新语从三个方面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新词的产生反映了人们对政治、生活和文化等方面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新词翻译有助于向外国译介中国。近年来,新词的翻译因没有固有的翻译模式和现成的翻译方法而成为译界讨论的热点。尝试用动态顺应理论作为新词的汉英翻译理据,提出译者在汉语新词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与时间、语境和语言结构三个方面的动态顺应,使译文能完整地诠释出汉语新词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20.
对语域与语境的研究,是社会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许多学科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之一。本文就语域与语境及其相互关系谈几点看法。一、——许多社会语言学家力图制定出一个模式来描述社会变作与语言变体之间的联系,最著名的这种模式之一是韩扎德(Hailida对提出的语域理论(re乡Ste…。有些语言学家将语域用于比较狭义的概念“语域指某一社会集团在特定社会场合(如本行业专题讨论会)所用的词汇,句子结构等等”门D自王佐良《英语文体学引论则。韩孔德却将语域理论用于更广义的概念,他认为:语域指“语言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