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印度医学的“脉”与“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印度传统医学中有关人体“脉”与“穴”之论说的介绍。其主要依据是根据印度古代医学经典《妙闻集》中的若干章。全文选译包括第3卷第9章《dhamani的详说》;第3卷第7章《sira的记述与分类》;第3卷第6章《有关各marman的叙述》;第3卷第8章《刺络法》。并就中印两种传统医学体系在这些方面的区别,给出了扼要提示。  相似文献   

2.
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任务中,我一直期望做两件事,一是开展对中国民族医药的系统研究,二是开展对世界传统医学的系统研究。要研究首先得积累资料,一切学问部从积累开始。有积累而后有识见,有识见而后有比较,有比较而后有创新。关于世界传统医学的介绍,见于东汉以后。唐《开元释教录》载:“东汉之末,安世高医术有名,译经传人印度之医药。”陈邦贤先生撰的《中国医学史》,就记述了印度、波斯、亚拉比亚(阿拉伯)、大秦(罗马)等古代医学,输人中国的历史。以后的医史著作,对中外医学的交流,均有所记述,但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1日~2007年7月6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廖育群研究员专程来南宁检查第11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筹备情况。工作期间,他还给广西民族大学的师生作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第一场:“茶文化”—关于荣西的《吃茶养生记》,从日本佛教临济宗开创者荣西眼中的茶与桑为引子,介绍了日本医学史、中日医学交流史、茶与茶文化等问题。第二场:“秦汉医学史的重构”,既探讨医学史,也示范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第三场:围绕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与现状谈论了《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廖所长学识渊博,…  相似文献   

4.
对东方各国主要医学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日本医学、印度传统医学、斯里兰卡传统医学、泰国民间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的特点及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阐明了蒙医药学的渊源及其突出特点,并提出发展蒙医药学的较系统的思路与建议,对蒙医药学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蒙药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土,在佛教逐步由印度佛教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大背景下,大量佛源外来词被译借到汉语中以后,从词形到意义都受到汉语词汇规律的制约,逐步成为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佛源外来词的汉化,一般有“双音化”、“意译化”、“定型化”、“多义化”、“世俗化”、“词素化”等步骤,具体一个佛源外来词可以经历多种步骤,但不一定要经历以上每一种步骤。  相似文献   

6.
医学史著作在论说佛教医学对于日本的影响时,大多是顾名思义地从现代有关茶之保健作用的认识角度,评价镰仓时代(1192—1333年)僧人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的医学价值。另一方面,在诸多有关“茶文化”的著作中,也同样可以看到对于荣西及该书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的论说——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日本“茶道”的先驱。但实际上,该书的上卷是在佛教思想的指导下,将所有疾病的原因都解释为源于“心”,同时借助中国医学理论言说苦味对于“心”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佛教教义与世俗医学理论、脏器之“心”与精神之“心”一体化的理论解释和治疗方法;下卷又从鬼魅作祟的角度解释一些疑难病症的原因,提倡使用具有“灵气”的桑作为治疗药物。上下两卷构成了一个包含外治(苦味)与内治(神灵)两面的完整宗教医学体系。其后逐渐形成的茶道,也同样不是着眼于茶的保健作用。“茶”在“茶道”中,仅仅是一个道具。  相似文献   

7.
 提及医学,人们通常知道中医、西医有别。但对中医,大多人可能认为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其实,中国传统医学不仅仅指中医,它是以中医药学为主体、包括少数民族医学在内的民族医学。少数民族医药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但并非都有完整的文字记录。1984年4月,在内蒙古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正式列出了“五大民族医”,即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傣医。民族医药学与中医药学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医学。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7,(9):37-37
蒙医药学是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藏医、汉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  相似文献   

9.
从西方医学史学术视角对藏医学特有的印度佛教特征及其与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的渊源关系,与古代欧洲医学四体液学说的演绎关系以及对藏医学萌芽、病因、病种分类、诊断、治疗等进行了概述。西方学者在不同时代从不同学术视野对藏医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其中玛莉安娜·温德尔博士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研究她的论著,不仅对藏医学学科全貌有一个概要了解,而且对蒙医学与藏医学异同性比较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元3-4世纪印度著名智者龙树是印度乃至世界佛教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龙树创立了大乘空宗,对佛教的理论和实际修行由小乘转入大乘起了决定作用。龙树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八不缘起”、“实相涅架”等)都被后世佛教的显密各宗当作自己的理论渊源,被推为“释迦第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治未病”理论在传统医学模式向现在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价值,阐述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兴起和发展对“治未病”理论的积极促进作用,阐明了其在新的医学模式环境下能够适应医学的发展同时更能深刻地改变医学本身。  相似文献   

12.
梁武帝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以佞佛著称、提倡素食的“皇帝菩萨”;阿育王是印度佛教史上弘扬佛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转轮圣王”。同为信受佛教、盛弘佛教且产生深远影响的帝王,梁武帝与阿育王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之处。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正确评价梁武帝和阿育王在佛教史上的历史地位,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双色式象征符号“黑白/红白”为切入点,对其两极性成对式出现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在苯教、佛教、艺术、民俗等不同文化背景中象征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探讨出无论是根植于原始苯教文化中的“黑白”对立统一关系,还是被古印度佛教文化所影响的“黑白”与“红白”对立统一关系,这两组二元对立构成的象征寓意分别与苯教教义和佛教教义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4.
出广东韶关市东南郊二十公里,便是南方有名的佛教胜地——南华寺,它是中国重要佛教流派——禅宗六祖惠能创立的禅宗的发源地,也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起点。素有中国佛教的“祖庭”之称。惠能之前,禅宗没有形成宗派,传播仅限于嵩洛湖北一带,惠能之后,禅学蔚为显学,逐渐遍及全国,远播海外。从唐代后期起,禅宗几乎代替了其它宗派,垄断了佛教,禅学和佛学甚至成了同义词。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1世纪左右,佛教及佛教艺术经丝绸之路传播至古称西域的新疆,古于阗因是新疆境内距印度较近,也是最早信奉佛教的区域,沿袭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同时也结合本土文化艺术的特色,从佛像、菩萨及天人等各式佛教造像的体貌特征到佛衣样式,在漫长的流转、演变中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于阗佛教造像艺术,并伴随着佛教及佛教艺术的传播,对中国中原地域的佛教及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陈明所著《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一书,是近年出版的有关印度阿输吠陀研究中具有相当深度和独特视角的一部优秀作品。《医理精华》是印度吠陀医学的临床医方集粹,该书的多种语言译本证实了其在医学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陈明的研究包括了文献本身的特征以及相关其他医学文献之间的比较,同时澄清了吠陀医学和佛教医学的关系,非常可贵的是作者翻译了《医理精华》,这个文本的价值和意义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17.
婆罗门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的两个主要宗教。两教关于“神”的观念有重要不同。婆罗门教的主流思想认为存在着一个作为世间一切事物根本凶的神,而佛教则通常认为事物是缘起的,不存在实在的作为本体的最高神。两教的神观念与其各自理论体系的基本倾向一致,也与印度古代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冲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都将催吐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但适用的范围却有明显的不同。在中国古代医学中虽然始终是汗、吐、下三法并称,但实际上吐法的使用极为有限。与此不同的是,在与中国传统医学同源异流的近世日本汉方医学中,却出现了若干致力于吐法研究的。医家。其研究动机,主要是为了追求“完备的驱邪之法”;并在研究的过程中,贯彻了“亲试实验”之法。永富独啸庵及所著《吐方考》可谓这些医家中的代表,借助这一个案研究,可以了解日本汉方医学中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月亍的起源 三月街,座落在点苍山中和峰的下面,大理名城的西边。街期一般从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到二十五日结束,是我省最大的一个民族物资交流市场。 三月街物资交流盛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属于佛教的庙会。 远在相当于唐、宋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由于受到印度和唐朝佛教的影响,佛教曾是当时的主要宗教,连国王也崇奉佛教,当时曾大造佛殿,建筑佛塔,俗称“仙都”的中和寺和“佛都”的崇圣寺和大理三塔都是紧靠着三月街兴建的。当时的大理既是南诏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也是佛教活动的中心,在这种佛教的活动中心地带,必然有盛大的庙会举行。  相似文献   

20.
"味"(rasa)是印度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代表饮食物中的精微物质,是决定一切营养功能与治疗作用的基础.围绕着这一概念,古代哲人展开了对其本质的热烈讨论,其中所提出的"潜在之味"、"消化后味"等子概念,皆属思辩性极强,但却不见于同样重视饮食与药物之"味"的中国医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印度传统医学中"味"的理论给予介绍和解说,并附有印度古代医学经典<妙闻集>(Susruta-samhita)与<闍罗迦集>(Caraka-samhita)中若干有关章节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