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音乐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一心,这是人所共知的。从当前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培养他们强烈的审美要求,让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这是人所共知的.从当前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培养他们强烈的审美要求,让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袁峰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6):146-148
在对当今中学生音乐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及中学音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由此提出中学老师应该慎重地、有选择性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领略到音乐艺术所带给他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落实青少年素质教育为目的,着重阐述中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方法:以审美欣赏和器乐演奏为着手点。拓宽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范围,启发性地教授审美欣赏的方法和学习钢琴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体验是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三个过程:一,音乐审美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二,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情感的作用尤其重要;三,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的共鸣现象。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理解是整个音乐欣赏活动的最高阶段。音乐审美理解过程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在十五、六岁花季年龄,他们思想活跃,活泼好动,通俗音乐展示生活激情的独特形式。他们产生共鸣,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教会学生鉴别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音乐审美情感的产生需要音乐审美主、客体具备“共振”的结构,需要审美主体有相应的心理结构。同时,音乐审美主体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应具有较好的音乐认知、较强的综合音乐能力和较高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中学生探究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大都来自于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音乐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成长及性格特征,以音乐欣赏为前提,以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及审美能力为目标,以情境交融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发挥音乐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音乐具有反映生活的审美特征,音乐审美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声乐教学必须重视音乐审美,有效克服当今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音乐新课程标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理念要求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在不断发展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11.
刘晓蕊 《科技信息》2011,(11):194-194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12.
施栋梁 《科技信息》2011,(4):299-299
中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他们从各种媒介中获得自己喜爱的音乐形式、音乐作品、创作者及演唱者的相关信息。因此,单一的音乐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求知欲望。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不仅是适应当今的社会现象,而且能让学生对另一种音乐形式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欣赏中审美,在审美中陶冶,这种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化力。音乐是欣赏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从感受入手,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育人,以乐育人”的目的。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从纯知识性、技术性的音乐教育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使他们走进音乐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音乐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同步,音乐始终观照着人类生命的目的、生命的奥秘。音乐审美漫长的历程也是人类文明不断演变发展的历程。不同时代的音乐有着不同的基本面貌,平同时代的人们对音乐也有着相应的审美崇尚,这两方面构成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类型。审美类型不是自在自为的,也不是主体心灵的任意创造,而是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特定时代审美关系的产物。社会的经济关系、人群或阶级之间的关系以及正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观念、意识都会反映到音乐创造物中,影响甚至决定着音乐的审美类型的特征。史前期(原始社会)人类的…  相似文献   

15.
音乐具有教育、审美、娱乐三大基本功能,比较教育和娱乐功能,音乐的审美功能被过于漠视。无论主体的音乐条件如何,一个人欣赏音乐的能力总是高于他从事音乐制作和演奏的能力,所以音乐审美首先是属于大众的。正确的音乐美育的实施,主体审美条件的提高,将会有益于音乐审美功能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师小郧 《科技信息》2009,(25):221-221,237
《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课定位在人文学科的领域中,因此实现音乐学科的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这一综合目标的关键所在是音乐教师文化修养,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艺术审美素质,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新型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杨蓉 《科技信息》2009,(21):215-215,216
随着中国教育领域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体现出了它的审美特性.这种特性与心灵,感情形象思维相沟通,使音乐教育的核心成为了音乐审美教育。赋予它的特殊价值。由于教育观中音乐审美教育认识未得到根本解决,因而也干扰着音乐教改实践不能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体验是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三个过程:一,音乐审美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二,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情感的作用尤其重要;三,音乐审美体验过程中的共鸣现象。在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理解是整个音乐欣赏活动的最高阶段。音乐审美理解过程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与思维、感知与理解融为一体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的性质特征为审美教育,遵循音乐审美教育性质特点来实现的音乐教学目标才是受学生欢迎的。音乐的审美教学可统筹为认知性审美、情感性审美、思想性审美、创造性审美四项目标内容。按这四项教学目标性质标准来实施音乐教学质量的评估、监营、督导,音乐教学将取得教育目标价值实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音乐审美情感的产生需要音乐审美主、客体具备“共振”的结构,需要审美主体有相应的心理结构。同时,音乐审美主体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应具有较好的音乐认知、较强的综合音乐能力和较高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