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健康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从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出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链格孢霉属、镰刀菌属、无孢类群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2.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的蛇足石杉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从蛇足石杉的不同部位所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的数目有所不同,茎部最多,有100株;其次叶部73株;根部最少,仅7株.经初步鉴定,这180株菌分属于13属,即交链孢属(Alternaria)、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球座菌属(Guignardia)、青霉属(Penicillium)、间座壳属(Diaporthe)、木霉属(Trichoderma)、茎点霉属(Phoma)、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轮枝孢属(Verticilliun)、组丝核菌属(Phacodium)、瓶梗青霉属(Paecilomyce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采用抑制率法对所分离到的菌株稀释十倍的发酵液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实验,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对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100%的有37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抑制率达100%的有27株.  相似文献   

3.
蛇足石杉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蛇足石杉的培养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利用传统方法,观察菌落的外观形态,对照《真菌鉴定手册》对其进行鉴定.通过马铃薯培养基(PDA)培养菌体,通过三点接种、分区划线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显微摄影的技术进行形态观察和鉴定.从蛇足石杉的茎尖培养组织中分离出7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盘菌属、镶孢霉属、瓶梗青霉属、青霉属、沙卡氏属、曲霉属.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分离自蛇足石杉的一株盘菌目内生真菌菌株LYS02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菌株LYS02进行了形态学、r DNA ITS的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结果菌株LYS02与Pezizales sp. CL309 (KJ407058. 1)有着更近的发育关系.结论菌株LYS02为盘菌目(Pezizales)中的一未知种,该种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菌种资源,可为研究和分析真菌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新的支持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块法对玉兰不同组织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共纯化得到69株内生真菌.结果发现,玉兰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可以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根组织中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茎和叶,占到分离总菌株数量的52%.其中分离于玉兰植物根部的No.37菌株对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形态鉴定该菌株为层出镰刀菌.在100...  相似文献   

6.
从蛇足石杉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通过马铃薯培养基(PDA)培养菌株,利用三点接种法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株优势菌株TL作为供试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和培养特性观察以及显微摄影技术进行形态观察,对照《真菌鉴定手册》,经鉴定为半知菌亚门( Amon imperfect fungi )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科(Moniliaceae)单端孢属(Trichothecium Link ex Fries)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最终发现对供试菌株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药物浓度组合  相似文献   

7.
一株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Streptomycescavourensi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发现该菌发酵产物对除1株木霉外的7株茶树内生真菌及6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氯仿萃取物对供试的5种病原细菌、1种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BF-01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蛇足石杉为材料,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分离纯化得到1株内生真菌JSM 10.对JSM 10进行培养特征、显微形态观察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JSM 10和Fusarium属的 Fusarium oxysporum菌株系统发育关系最为密切,聚在同一个小枝上,相似程度为99%.因此,从系统发育分析来看,JSM 10应为Fusarium oxysporum菌株.  相似文献   

9.
对青海省茶卡盐湖中分离纯化得到的200余株菌株,在室内测定其对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从中获得了12株能产生抗生素的菌株,并对这12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块法从栽培新疆远志(Polygala hybrida DC)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32株.利用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验,对部分菌株发酵液中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远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是皂苷、内脂、香豆素、生物碱、蛋白质及糖类物质.采用薄层层析(TLC)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分析,最终发现真菌YZ-31可代谢产生皂苷等成分.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该菌株为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 Nees)真菌.  相似文献   

11.
对分离自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部的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株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FRo1、FRo2和FRo3分别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娄彻氏链霉菌和肉质链霉菌.采用管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菌株拮抗病原细菌与病原真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菌株FRo1发酵液对所有测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显示较广谱抑细菌活性; 菌株FRo2显示出较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种病原真菌的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直径为22.33 mm,对小麦赤霉、水稻纹枯病菌、车前草核盘菌及胶胞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45;、58;和65;; 而菌株FRo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伤寒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除车前草核盘菌外对所测试的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但抑制率均低于50;,这些菌株抑菌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从马齿苋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提取其代谢产物,以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和紫外光谱特征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初步鉴定,筛选得到产黄酮内生真菌AG-10,使用ITS1、ITS4通用引物,扩增菌株AG-10的18S rDNA序列,结合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对菌株AG-10进行分类鉴定,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AG-10的代谢产物抑菌效果;菌株AG-10鉴定结果为镰刀菌(Fusarium sp.),其代谢产物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0 mg/mL和2.0 mg/mL。研究结果证实了马齿苋中存在有可能产黄酮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为利用微生物产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组织研磨涂布法对中国红豆杉中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得到45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一株产紫杉醇的菌株Tax-4进行鉴定,其结果为黑团壳属(Massaria)。表明从中国红豆杉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产紫杉醇的黑团壳属内生真菌,丰富了产紫杉醇内生真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桃儿七内生菌及产鬼臼类物质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扩大获得鬼臼类物质资源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常规无菌方法 从桃儿七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茵;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常规鉴定方法 对所分离的茵进行鉴定;用薄层层析(TLC)法检测发酵产物.结果 分离得到6株细菌,20株真茵,其中4株真菌(Tc,Td,Te,Mi)可产鬼臼毒素类物质,2株真菌(Mh,Id)可产鬼臼毒素单糖甙.结论 桃儿七部分内生真菌具有产生与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生理活性成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健康博落回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结果纯化得到19株内生真菌,用琼脂块法对获取的菌株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其中有2株博落回内生真菌对指示菌株有抑菌作用,占总分离菌株的10.53%,其中有一株内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健康棉花根部土壤中分离得到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分离物1723个。通过室内平板筛选获得25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温室盆栽防治黄萎病实验结果表明:3株拮抗细菌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表现较好的防病效果,其中868菌株的防治效果为67.3%,3个拮抗细菌对病原真菌棉花枯萎菌、立枯丝核菌、番茄叶霉病菌、大豆黑斑病菌、大麦条纹病菌、大豆疫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17.
从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植株的各组织中共分离得到462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鉴定、排重、按比例缩取从中选取出64株内生真菌.采用ITS排序、系统树构建的方法对64株真菌的种属地位及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抑制能力进行了测定.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酿酒葡萄内生真菌分布于20个属,其中交链孢霉(Alternaria)17.24%,青霉(Penicillium)15.52%,镰刀菌(Fusarium)10.34%,曲霉(Aspergillus)、Discostroma、赤霉菌(Gibberella)、Passalora、Pestalotiopsis各5.17%,交链孢霉、青霉、镰刀菌是其中的优势种群.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抗性的菌株分布于15个属,其中镰刀菌属的6株菌对3种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镰刀菌是酿酒葡萄植株主要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一株产抗菌物质链霉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较强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HCCB10124,研究其拮抗性表明,对10种常见的病原真菌和部分细菌有拮抗作用,但对植物病原性真菌的抑制效果高于细菌.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分与链霉菌属中的白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reticuli)相同,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根据多项分类原则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分析,将该菌株初步归属于白网链霉菌.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产乌头碱的内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白喉乌头根中分离内生真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内生真菌对4种指示菌的抑菌作用,通过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乌头碱,最后基于真菌形态特征和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白喉乌头根部共分离得到20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其中菌株YLAC-3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其发酵液中发现类似于乌头碱的化合物.说明菌株YLAC-3发酵液有较为广泛的抑菌活性,它可能产生乌头碱.菌株YLAC-3菌落、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类似于曲霉菌属,与已报道的塔宾曲霉菌ITS序列(KP196359)的相似度为99%.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曲霉菌属有效发表种Aspergillus tubingensis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20.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用植物杜仲中分离到41株内生真菌,综合运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其分类地位,分别属于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曲霉属(Aspergillus)、小菌核属(Sclerotium)、盾壳霉属(Coniothyrium)、离蠕孢属(Bipolaris)、白僵菌属(Beauveria)6个属,并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48.8%的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菌有生长抑制作用,除1株白僵菌属菌株外对G+、G-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