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第一次高峰,数量达800万之巨。考察了该次人口流动高峰的动因,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并对当时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典型描述。  相似文献   

2.
对211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当地儿童进行了人格特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人格在诸多因子上与当地儿童有极其显著差异;在人口统计学资料的性别和是否来自灾区因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年级和是否来自灾区人口统计学资料可以有效预测相关人格因素.不良的人格特质对儿童自身的人格完善和学业成就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帮助,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智力和心理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进城务工女性是在三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城乡差别造成的乡村贫困,城市与工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农村女性对农村生活家庭父权制的不满及其现代性渴望,都促使她们从农村家庭中的女儿、妻子或母亲,变成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独立谋生的工人;当代文学对进城务工女性的表现,在丰富了当代文学的题材和主题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农民市民化既是城市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城市扩张的动力。作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从不同角度阐释农民市民化问题的文献很多。为理顺研究思路,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本文评述了什么是农民市民化,市民化有何意义,如何实现市民化等问题,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2003年,中国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好势头。投资活跃,消费升级,出口猛增,尽管遭受非典疫情的影响,经济列车仍然开足马力,乘势前行。然而,在良好形势的背后,拖欠建设工程款和民工工资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国累计拖欠工程款达2787亿元,比1996年翻了一番多。2002年底又急剧攀升至3365亿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农民市民化在认识、政策、制度、信息、素质等方面的五大障碍,并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将自己的子女随迁城市,这些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在新环境下的身心健康、学业状况、适应行为等受到极大关注.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对长沙市岳麓区中小学124名进城务工家庭随迁子女进行调查,发现16.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人际关系及学习不适应、情绪不稳定;男生的问题行为更多地与学习有关,女生则主要受自身的情绪困扰.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改善学生们的家庭生活与学习环境,更加切实地关爱女生,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朱耀华 《科技信息》2007,(28):298-29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形成了一股热潮。农民外出务工在增加农民家庭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创造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外部环境,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解决农村外出务工引发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以西华县大王庄乡为例对农民外出务工的现状进行了剖析,进而分析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及其引发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收入的增加及观念的转变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同时,农民外出务工又带来了留守生和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要解决农民外出务工对义务教育的负面影响,国家、政府及学校都要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场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17.9%迅速上升到目前的40%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逐渐转变为市民。农民市民化是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要求,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农民市民化是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考察农民与市民的内涵与外延,并辨析几对相关概念。对农民市民化定义综评的基础上,指出:农民市民化是指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逐渐转化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其间不仅仅表现为地域、职业、身份、权利等的转变,而且伴随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冲突与交融。农民市民化是人口城市化、人口现代化与人口社会化进程的有机统一。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农民市民化可分为农民城市居民化与生活方式城市化两大阶段。  相似文献   

12.
城市农民工与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农民工正在中国历史上实践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进程,这是中国加速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过程。为此,各地应通过各种措施为城市农民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城市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46.6%低14%,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而且甘肃省经济欠发达、民族众多、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建立外出务工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对甘肃省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甘肃省外出务工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了甘肃省外出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应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做出努力,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应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辛觊 《科技咨询导报》2007,(26):203-203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为实施此规划,各地方政府为农民朋友提供了不同职业(工种)的培训,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并为农民进城就业遇到的困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农民市民化的成本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巨大障碍,因此,研究农民市民化成本对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市民化成本,采取因子分析法提出公共因子,即基础设施成本指标、社会保障成本指标和子女教育成本指标。针对因子分析提出公共因子的结果,并提出解决农民市民化成本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教育的目标具有层次性,第一个层面在于现实政策层面,要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第二个层面在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第三个层面在于促进农民群体的现代化和市民化,这也是农民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农民现代化和农民群体转型视角下,三个层面呈递进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多体现在经济政策要求方面,新型农民培育在于农民的素质提升,农民市民化则是身份的转换和角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有效促进农民市民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是改善农村现状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孝感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民市民化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推进孝感农民市民化进程,必须从合理引导农民就近城镇化,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解决进城农民户籍、子女教育及老人赡养问题,以及建立公益性农民工维权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张学春 《皖西学院学报》2013,29(3):65-67,109
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安徽农民外出务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外出务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农民外出务工也带来不利影响,如导致人才流失,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留守问题",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大城市病"的困扰。因此,应协调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城乡差别的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出来。从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力、普遍提高农民素质、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3方面论述了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