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翻译要传达三种信息:主题信息,艺术信息和文化信息。《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与霍克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其翻译中分别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和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本文以对《红楼梦》诗词的英译,进行两种译本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取向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不同的译者,由于文化取向的不同对同一作品往往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与霍克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其翻译中分别采用了以异化为主和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异化策略在保存源语文化特色和传播源语文化遗产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为视角,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译本中的语言的“杂合”,探讨了后殖民视野下“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没有完全的归化,也没有完全的异化。所有的译文都是杂合的,是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及文化信息的传播。《红楼梦》杨译本中对习语的翻译主要采取了五种策略:保留形象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直译加释义,借用同义习语。从对各种译法所占比例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来看,杨宪益夫妇主要采用直译法对《红楼梦》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异化”处理,以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达到其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可见,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体现了其文化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5.
朱耕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4):96-97,104
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杨宪益与霍克斯就《红楼梦》两种译本的书名翻译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杨宪益的译名《红楼梦》比霍克斯的译名《石头记》包含了更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且,杨宪益的译名与霍克斯的译名相比,更忠于原著作,较多地运用了异化翻译策略,而在全球化时代异化策略更有利于保存民族文化特色和传播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为视角,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译本中的语言的“杂合”,探讨了后殖民视野下“杂合”现象的文化意义。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没有完全的归化,也没有完全的异化。所有的译文都是杂合的,是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被广泛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宝库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小说内容涵盖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习俗等,有多种语言译本。其英译本中有两个公认比较成功的版本:一个版本为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及其夫人戴乃迭所译;另一个版本为英国译者霍克斯及其女婿约翰·明福德所译。文章尝试对比这两个译本中关于人物配饰的翻译,从中选取一些包含文化因素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而说明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可以达到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而达到了翻译目的的译本就是优秀的译本。  相似文献   

8.
李莉 《科技信息》2007,(17):141-142
本文对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不论用何种方法手段处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归根到底不外乎采取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作者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几个因素,提出极端的异化和归化均不可取,二者应相辅相成、相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例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剖析美国学者Denis.C&Victor H.Mair所译Strange Tales from Make do Studio(英译本《聊斋志异选》)一书中人名的翻译方法;在文化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应视具体文化差异情况灵活运用,以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从《红楼梦》中的比喻译法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中对文化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异化和归化。这一区分可以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在比喻方面翻译的分析上得出。其结论是:因翻译目的、作者意图及读者对象的不同,这两种翻译方法将同时并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贾红瑜  岳世良 《科技信息》2008,(19):260-260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的差别主要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还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的还是基于人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的。异化与归化各有利弊,应辩证地运用。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异化与归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初学翻译的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孙芳 《科技信息》2011,(7):I0175-I0175,I0126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和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归化和异化。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归化,归化派,异化,异化派,以及他们提出的理由。最后又指出任何文化翻译中都不能只单纯使用归化或异化,而是两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两种方法将永远并存。  相似文献   

13.
汉语的菜肴名称重在“写意”,而《红楼梦》中的菜肴名称各个都堪称经典.在对《红楼梦》中文化内涵深厚的汉语饮食名称词进行维吾尔语翻译时难免会存在不当之处,因此只有通过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策略,重点分析汉族与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差异,才能将其饮食名称词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彻底剖析清楚,且有利于提升《红楼梦》饮食文化维译的层次,拓宽《红楼梦》汉语饮食名称词维吾尔语翻译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翻译家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可以从两方面实现:一是源语文本的选择;二是抵抗式翻译策略的使用。韦努蒂对中国近代翻译家严复翻译进行了研究,指出严复的翻译是"绝对归化"的翻译。然而无论是从源语文本选择还是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严译都符合韦努蒂异化翻译的标准。本文将以严译《天演论》为例,以韦努蒂归化异化理论为框架,分析严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依据美国学者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评析白先勇短篇小说《永远的尹雪艳》英译本。译者灵活的运用了归化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既注重保持原语的文化特色,也考虑到译语的可接受性,两者相得益彰,有效的传递了异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刘苹 《科技信息》2007,(24):477
翻译被称为"跨文化交际",文化因素在翻译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分析了归化、异化的概念;从中国的翻译史出发,得出当代中国的翻译仍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17.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策略中争论的焦点 ,拟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读者的文化心理、译者的文化态度以及翻译策略的实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出发 ,对文化传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并指出适度异化是进行文化传播的积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强调异化 ,不是否认归化 ,异化和归化始终是翻译策略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研究《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关于饮食文化的处理情况。研究表明:两译本卡方(Asymp.Sig)值.000,小于0.05,说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且两译者都较多的采用国际化的翻译策略,这个结果与以前两译文研究者所得出的杨译多采用异化,而霍译多采用归化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归化和异化长期以来是文化翻译中争议较多的问题。从语言本身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角度,本文对这两者做了分析。的出的结论是两者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有些情况毫无争议,两者必择其一,否则翻译不成其为翻译。更多情况是两者皆可,归化便于读者接受,异化利于文化交流,此种情形欲判其高下,实非易事。以往归化较为人所提倡,事实上异化同等重要。二者并存于任何翻译中,孰多孰少而已,其运用之妙,皆存乎一心。既为手段而非目的,就没有必要过分执着于同化和异化本身,一部作品若能实现译者的目的,传播了文化并为读者接受,即是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20.
王荣 《科技信息》2009,(19):165-166
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本文阐述了文化与翻译两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即: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重点就在于对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与分析;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样我们的翻译也不能脱离原文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经验证明;可以根据客观标准和主观意愿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