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传良 《广东科技》2011,20(22):56+58-56,58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手段快速的发展,超声波检测技术作为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评价固体材料的微观组织及相关力学性能、检测其微观和宏观不连续性的有效通用方法。超声波探伤广泛应用于锅炉和压力容器制造等领域常规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模式即A型显示的脉冲回波法在检测缺陷时通过缺陷回波的辐值大小来判断缺陷是否应该判废。本文主要讨论了压力容器超声波探伤检测相关技术,希望能够促进压力容器超声波探伤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结构构件的情况下,直接在结构物上测试,推断混凝土的强度及缺陷,介绍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展望了其缺陷检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阐述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检测说明了探地雷达在大体积混凝土缺陷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比两种不同频率天线的检测结果,阐述其无损、简易、效率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为准确评价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结构耐久性和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孙从广 《科技资讯》2012,(20):60-60
无损检测就是指利用声、光、电、磁和射线等方法对混凝土的所有性能进行测定,它可以对混凝土的结构不造成任何破坏。经过无损检测,可以推定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度、强度、存在的缺陷等信息。无损检测所使用的仪器具有简单快捷、方便灵活、费用低、可重复测试等特点,检测方法可适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监测,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等的检定工作。由于无损检测具有诸多的优点,为了满足大量的工程需求,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以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航空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先进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航空飞行器的设计与制造,已经成为主要材料类型之一。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超声检测技术是检测部件缺陷损伤并评定其安全性能的关键技术。目前,为满足大承载和高性能新机种的零部件制造需要,复合材料技术快速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不断出现,常规超声检测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复合材料的检测要求。例如,已广泛使用的超声检测技术,难以检测型面或结构复杂的部件;部分复合材料不宜使用超声耦合剂,难以对大型飞机结构进行自动、快速检测及现场检测。因此,需要发展新的技术以满足新型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检测要求。复杂型面检测、非接触检测、快速检测和现场检测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结构的无损检测是土木工程研究的新课题,它可以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以及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的突然破坏。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负荷响应技术、非接触超声换能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生产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结构安全性、使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质量安全及使用可靠检测中。为了提升无损检测技术对压力容器的检验效果,本文初步分析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选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压力容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检测技术,使相关行业和企业使用到安全可靠的压力容器。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对其整体受力影响较大,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在不破坏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前提下对其材料均匀性、缺陷大小、密实度、强度等进行检测且精度高,可靠性强.结合钢管混凝土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钢管混凝土空洞估算模型、内部裂缝估算模型、小缺陷估算模型、剥离和空洞缺陷估算模型,通过对"声时"或"声速"的变化、接收信号能量衰减、信号频率变化、信号波形变化等进行分析,对钢管内混凝土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工程实践应用验证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汤其良 《科技信息》2011,(17):I0072-I0073
压力容器是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潜在危险的重要设备和设施,无损检测技术在确保压力容器制造安装质量和使用过程的安全运行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本文综述压力容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射线、磁粉、渗透、非常规检测技术.介绍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选择原则。重点分析国内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薛祥 《甘肃科技》2009,25(9):119-121
简要地介绍几种钢筋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各种无损检测的优缺点,根据其特点将其综合应用到检测结构实体构件混凝土强度中,通过取得框架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指标,获得结构实体数据,从而为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无损检测是保证油田各类特种设备和压力管道的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检测方法、出具无损检测指令,审核无损检测报告等环节是无损检测监理的主要工作。一个工程的无损检测能不能做好主要在于无损检测监理能否从宏观上做好无损检测的协调,审查工作。无损检测监理在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三个阶段的监理对于无损检测的顺利进行有重大关系。无损检测监理是工程监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蒸压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其长度可达三四十米,具有一定压力和很高的温度,其属于特种设备类中较危险的一种,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蚀、裂纹等缺陷,从而影响使用安全及正常生产。在其定期检验中,无损检测则是其中排除使用缺陷、创造安全持续生产的重要一环。该文首先介绍了蒸压釜的特性及简要介绍水洗荧光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蒸压釜利用水洗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及流程,从而在日常检验检测工作中,多一种更方便的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隧道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步,运营隧道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因此,运营期隧道的日常检测也逐渐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当前隧道病害检测方法主要分为无损检测和破损检测。破损检测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所以目前的主要检测方法为无损检测。本文通过隧道无损检测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主要介绍应用比较广泛的地质雷达和比较有应用前景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首先,对地质雷达的发展和在国内外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分析地质雷达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其次,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并对其在国内外一些隧道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两种检测技术在隧道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合理建议。研究发现,采用单一技术进行隧道变形与衬砌表面情况检测,或只分析隧道衬砌厚度及衬砌背后的不密实情况,无法定量分析隧道在运营期的健康状况,无法实现对隧道经济、合理的养护。因此,多种隧道检测仪器联合使用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而地质雷达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联合使用可以内外兼顾,是隧道检测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在我国使用多年,因其简便、灵活、准确、可靠、快速、经济等特点而倍受工程检测人员的青睐,是我国目前工程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但回弹法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较多的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计算方法不当等问题,造成了较大的测试误差。如何保证检测精度,使其在监督检验结构工程和混凝土质量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众多工程建设者所关注的话题。笔者主要分析了回弹法检测过程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的不足及相关模型实验研究十分缺乏的现状,结合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质量缺陷,制作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类型、性质缺陷及无缺陷的混凝土模型试件,开展了基于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的模型实验研究。针对冲击回波测试信号非稳态的复杂特性,应用小波变换技术有效地提取了缺陷信号的特征值;并应用极限学习机(ELM)作为分类模型,由此在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小波分析和极限学习机的混凝土缺陷智能化快速检测与定量分类识别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分类识别性能,初步实现了对混凝土缺陷类型、性质和范围的智能化快速定量识别与评价,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缺陷检测与评估的速度及精度。  相似文献   

16.
超声相控阵结构健康监测在大部分结构较为复杂的缺陷检测中是一个极具应用前景的检测技术,它通过计算激励信号的时间延迟而改变波束偏转角,实现对结构的多方位扫描,并通过扫查图像获得检测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产生的超声波在工件损伤处的聚焦效果尤为明显,缺陷信号能量显著增强,可有效提高信噪比。主要就超声相控阵技术使用过程中,换能器指向性的影响因素和阵元数与聚焦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复杂结构存在的缺陷检测问题进行常规无损检测与相控阵检测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相控阵的优势与不足,为更好地辨识由相关因素造成的不良缺陷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施工工艺、材料特性、环境与荷载长期耦合作用等因素导致岩土体中锚杆锚固结构产生锚固缺陷,对工程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对在役锚杆锚固结构开展无损检测是进行锚固质量评估、锚杆质量补强的重要环节。应力波法适应强、发展快,是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采用的主要方法。从基于应力波法的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理论、室内模型试验、应力波激振与接收、信号处理与分析、数值模拟方面对国内外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中国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现有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较为成熟,可实现黏结型锚杆杆体长度及灌浆密实度检测,但其中仍存在不足,限制了锚杆检测精度与检测长度;针对老旧锚杆服役状态的无损检测方法也较少报道,仍需开展研究。最后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对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现有理论,研发与升级无损检测技术与设备,拓展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适用范围。同时,应构建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锚杆服役状态智能评价体系并提出锚杆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强度的回弹法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混凝土强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检测项目。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依靠其便捷、可靠、准确的特点,已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监督手段。通过对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及实际可操作性的详尽阐述,论证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飞机多层结构中深层缺陷的定量评估是目前航空无损检测领域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传统无损检测方法需要对飞机结构拆卸后进行检测,这样既增加了费用又无法满足飞机外场检测的需求,远场涡流技术由于不受集肤效应的限制,其可实现原位检测的优点成为解决此难题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了非磁性平板构件脉冲远场涡流检测技术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基于UTC结构的传感器使得平板构件检测中也产生了远场效应。同时,对UTC结构中材料属性、UTC结构长度和厚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其优化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对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及工程应用操作性作系统总结,对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选用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的精度,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