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3PE防腐与阴极保护配合的机理,阐述了3PE防腐主要原材料的试验技术指标,探讨了3PE防腐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及其意义,并对3PE防腐工艺进行了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PE管压扁阻断技术的概况及应用范围,然后对PE管压扁阻断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对PE管压扁阻断控制技术要点和危害因素控制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技术、安全措施的把控,实现PE管压扁阻断技术的应用,实现PE燃气管道不停输的条件下,新接(支)管、管道割封以及管道抢修等方面作业。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政府在逐年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也随之不断加快,管材品种和规格在日益丰富,工艺不断改进,工程质量明显提高。其中,PE(聚乙烯)管材的发展更快,工艺渐趋成熟,成为当今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应用的主要管材之一。本文综述PE(聚乙烯)管材的主要类型、优点,并简要介绍了PE管材的应用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铜质管道3层PE防腐,是目前国内外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管道防腐形式。其主要结构为:底层的环氧粉末层、中间的胶粘剂层、外层的聚乙烯防腐(护)层。本文分析了铜质管道3层PE外防腐管端头翘边缺陷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翘边缺陷形成的技术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立学 《甘肃科技》2009,25(19):144-145,190
论述了PE管热熔对接施工技术的特点和难点;介绍了PE管热熔对接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焊接的关键阶段,供同类PE管热熔对接施工技术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原料、配方、设备、模具和工艺等方面分析了高密度聚乙烯(PE80、PE100)给水用管材挤出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对管材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产生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UNIPOL工艺生产的全密度聚乙烯(PE)的薄膜雾度高、透光性较差,经不断试验发现:PE共聚单体选用更多的碳原子烯烃可降低雾度10%以上、催化剂活性提高一倍雾度能降低30%以上、调整添加剂配方可降低雾度30%以上、吹膜工艺参数调整可降低雾度10%以上,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这些方法来降低PE薄膜的雾度,从而提高PE薄膜的透光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废塑料和煤共焦化工艺,采用溶液混合法制备了含聚乙烯(PE)的肥煤试样,并用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肥煤、PE废塑料及二者混合煤样的热解行为及其热解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混合煤样的热解反应主要发生在400~510℃。添加2%PE废塑料能改善肥煤的热解行为。随PE废塑料添加量的增加,热解活化能增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流变仪、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对市场上较为畅销的几种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1#、2#、3#样品)的性能、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剖析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PE100级管材专用料中,2#管材专用树脂由于聚合工艺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聚合物结构,其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一种PE文件RSA验证加密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非对称RSA加密算法及PE文件结构,基于Derome的RSA密钥快速生成方法,提出了利用高级语言ASM编写嵌入RSA验证DLL和直接修改PE文件来加密Win32平台下的PE可执行文件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耗时的Euclidean算法,可并行处理,同时在PE文件验证时嵌入了DLL来实现,具有很好的安全强度。  相似文献   

11.
等规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IPP/PE)结构的研究,过去仅限于晶型及体系相态方面.由于两种聚合物均为非极性聚合物,搞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困难,因此大多从性能上进行推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发展,用远红外光谱法研究高聚物的结晶已经成为可能,但目前尚仅用于纯的IPP及PE.在IPP/PE中,如果它们分子链间有相互作用,它们的吸收谱带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试用远红外光谱研究了IPP/PE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荧光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不同结构PE改性沥青的黏弹性能、微观结构、黏温特性等,从聚合物分子结构的角度阐述改性沥青性能的差别及原因。结果表明:改性沥青在相同温度下的储存模量G'和损失模量G″由大到小顺序为HDPE、LDPE、VPE,储存模量G'随温度降低幅度大小顺序为VPE、LDPE、HDPE;相同温度下沥青质含量较低的ZH沥青的储存模量G'小于QHD沥青的;PE以不规则颗粒分散在沥青相中,LDPE分散最均匀,粒子为球状且直径约为20μm;HDPE的粒子形状不规则且粒径多数大于100μm;PE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及黏弹力学性能的差别是由于PE分子间距、分子柔顺性及结晶度的差异造成的;HDPE对沥青的黏弹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的提高效果最明显,HDPE合适的掺加量为4%~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有机蒙脱土,通过熔融插层复合法制备OMMT/PE复合改性沥青,重点研究OMMT对PE改性沥青基本物理性能、热稳定性、老化性能及相形态结构的影响,希望获得高温稳定性、低温柔顺性良好,贮存稳定、价格相对低廉的复合改性沥青材料。  相似文献   

14.
对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共混改性的配方、工艺条件、以及它们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文献中报导不少。但对共混体系的聚态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则所见报导不多。我们认为,要获取性能优良的聚丙烯改性材料,找出性能与结构间的联系规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以间苯二磺酰氯(BDSC)为有机相单体、二胺和多胺类化合物为水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在聚乙烯(PE)微滤膜上制备了聚磺酰胺(PSA)/PE渗透汽化复合膜。经配方和工艺优化,确定了PSA/PE复合膜的制备条件为:将聚乙烯亚胺(PEI)与间苯二胺(MPD)以5∶1的质量比共混作为水相单体,将PE膜直接浸润到水相中,然后浸入含有0.5%BDSC的有机相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测定了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PSA/PE复合膜的渗透汽化脱盐性能和耐酸性,结果表明:在料液为3.5% NaCl水溶液、温度为75 ℃的条件下,PSA/PE复合膜的水通量为35.1 kg/(m2·h),截盐率达99.85%;在20% H2SO4溶液中浸泡6个月后,其脱盐性能不变,化学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间苯二磺酰氯(BDSC)为有机相单体、二胺和多胺类化合物为水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法在聚乙烯(PE)微滤膜上制备了聚磺酰胺(PSA)/PE渗透汽化复合膜。经配方和工艺优化,确定了PSA/PE复合膜的制备条件为:将聚乙烯亚胺(PEI)与间苯二胺(MPD)以5∶1的质量比共混作为水相单体,将PE膜直接浸润到水相中,然后浸入含有0.5%BDSC的有机相中进行界面聚合反应。测定了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PSA/PE复合膜的渗透汽化脱盐性能和耐酸性,结果表明:在料液为3.5% NaCl水溶液、温度为75 ℃的条件下,PSA/PE复合膜的水通量为35.1 kg/(m2·h),截盐率达99.85%;在20% H2SO4溶液中浸泡6个月后,其脱盐性能不变,化学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PE)与环氧树脂的粘接性,通过电子预辐照接枝工艺对PE纤维表面进行改性。试验发现,在N_2气氛下电子预辐照接枝反应工艺并不需要引发剂,随着预辐照剂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接枝率增加;丙烯酸是较好的接枝单体,丙酮与苯是较好的反应溶剂,反应结束后PE纤维表面上的均聚物可以用苯来去除;当预辐照剂量低于1.56×10~4Gy时,对纤维拉伸强度影响不大,而SEM和ATR—IR分析证实了PE纤维表面上有极性基团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木浆纤维经气流成网后,分别与PP/PE(聚丙烯/聚乙烯)纺黏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风非织造布和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纤网叠合形成试样,通过水刺复合,观察水针冲击过程中不同加固纤网结构条件下木浆纤维的流失现象,研究木浆纤维的流失过程和机理,并分析非织造布纤网结构对木浆纤维流失的影响.试验表明:木浆纤维与非织造布纤网中的纤维缠结以摩擦作用为主,当水针冲击力大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纤维互相分离,木浆纤维易脱离纤网而流失;在相同压力的水针冲击条件下,木浆纤维与PP/PE纺黏热轧非织造布、PP/PE短纤热轧非织造布及PP/PE短纤热风非织造布纤网复合时其流失严重,流失率均高于8%,而涤纶水刺非织造布纤网适于与木浆纤维的缠结,木浆纤维的流失率低,仅为2.95%.  相似文献   

19.
选取1999-2011年PE/VC投资事件,构建PE/VC联合投资网络,探讨PE/VC网络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PE/VC机构通常也拥有丰富结构洞;PE/VC联合投资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特征,即网络中任意两个PE/VC机构间往往通过较少的PE/VC机构就可以建立联系;随着时间的演变,本土的PE/VC机构逐渐开始占据网络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20.
魏巍  纪威 《山东科学》2014,27(6):67-72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可执行文件一般采用PE(Portable Executable)文件格式,通过一定的方式可对该文件格式进行解析。本文以PE文件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32位的PE文件分析器软件,利用该软件可对一个可执行文件的PE格式进行解析,包括其MS-Dos头、PE头、导入和导出表和资源表等内容,为拆分文件、捆绑木马、破解程序以及加密解密等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