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信仰中的“小人物”崇拜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小人物”一般是为本地区带来现实利益的历史人物、与本族繁衍有关的氏族祖先或文化祖先、具有职业特长的人物及某些特殊人物或神话传说人物。这种现象有其产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因有许多相同之处,成为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寻找它们的同中之异:第一,同为写实,莫泊桑受自然主义影响,契诃夫受象征主义影响.第二,同为写“小人物”,莫泊桑多是同情、赞美,契诃夫常常是“怒其不争”.第三,同是“以小见大”,莫泊桑追求情节的迭宕起伏,契诃夫常以平淡求深刻.  相似文献   

3.
用新的视角对小说《项链》的主题进行全新的解读,小说描述了一个下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让人们看到小人物生存的悲哀,小人物的奋斗、尊严和挣扎在上流社会那里一钱不值,这是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当时社会所有小人物的悲剧。同时,女主人公被动的完成了从"小小的女人"到"大大的女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在长篇小说《长恨歌》中塑造了程先生、康明逊、萨沙、老克腊、长脚几位男性小人物形象,他们与主人公王琦瑶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都市小人物,他们存在着共性,同时他们又个性鲜明,形象各异,分别代表了痴情型、胆小懦弱型、小混混型的小市民。塑造这些都市男性小人物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最近流行这样一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意思是说某件事情无论你规划得多么十拿九稳,多么铁板钉钉,只要犄角旮旯里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考虑不到,那就有可能阴沟里翻船,一败涂地。那么什么算得上是细节呢?我想,和事件有所关联的小人物肯定是其中之一。小人物不同于小人,他们或许不像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中国现代作家叶紫的“小人物”创作与俄苏文学的关系,在三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并指出叶紫“小人物”创作的个性与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社会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远在南美茂密的亚马孙原始森林里,一滴露水突然掉到正在僻静一角栖息的小蝴蝶身上,惊得小蝴蝶掠起,振翅振动了空气,一波波扩散出去竞引发北美大陆狂烈的飓凤。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其实讲的也是“小人物效应”,在此我们可以举三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05,(7):4-5
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表示,从今年开始,国家科技进步奖有重大变化,不唯学历职称,技术工人、技术农民也能摘取国家大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应用推广科技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目前成果最多、数量最大的国家科技奖项之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被市场认可的成果越来越多,政府奖励的激励导向应该有所调整。为此,科技进步奖除将科普成果纳入奖励范围之外,还将在创新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小人物”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9.
李雯 《科技信息》2008,(13):230-230
用新的视角对小说《项链》的主题进行全新的解读,小说描述了一个下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让人们看到小人物生存的悲哀,小人物的奋斗、尊严和挣扎在上流社会那里一钱不值,这是个人命运的悲剧,也是当时社会所有小人物的悲剧。同时,女主人公被动的完成了从“小小的女人”到“大大的女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正1971年,专跑半导体和电子口的加州小报记者唐纳德·霍夫莱(Donald C.Hoefler)根据自己的职业嗅觉,认定微电子产业前途无量,而集聚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微电子产业精华的加州圣克拉拉山谷(Santa Clara Valley)则将成为光芒四射的高科技产业天堂。他打算根据自己在这条山谷中各高科技企业多年跟踪、采访和蹲点的经验,写一组足以彪炳史册的"定调"专栏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吴孟达的角色存在,不是后来流行小说中赢者通吃的大杀四方的叙事,也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无限内卷,他是底层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支撑。对他的怀念,意味着对他饰演的角色人物的不那么成功但也可以快乐活下去的怀念,是对一个时代希望的怀念。2021年2月27日,著名演员吴孟达因肝癌去世。吴孟达被称为"香港黄金配角",一生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演小人物,  相似文献   

12.
考察闵凡利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闵凡利在审美追求上建构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审美乌托邦,在现实关怀上专注平常小人物的生活点滴,在审美与生活之间找到了想象与现实的平衡点。在冷静的审美空间中,佛是智慧的集中代表,既无处可求,又无处不在,是作品审美空间的坐标;莲花具有多元的象征意义,构成了小说审美空间的亮点;“善州”是经常出现的一个特定区域,成为故事发生和人物出场的重要平台。在小人物的底层叙事中,清官是重点塑造的对象,表达了作家希望通过清官政治实现政治文明的意愿;小人物、生活琐事等常被忽视的人与物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表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13.
在契诃夫创造的“知识分子”系列中 ,有一类人物与“沉闷”一族形成鲜明对比 ,那就是一些被当作“狂人”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思想界的先驱、时代的精英 ,契诃夫对他们的态度不是“批判”而是“肯定”。  相似文献   

14.
契诃夫对我国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诃夫的《樱桃园》对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的影响主要在淡化戏剧冲突的表现手法和非传统喜剧精神方面.在戏剧创作上,夏衍与契诃夫具有共同的现实主义审美倾向,却缺少了契诃夫式的荒诞意识.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是一部批判现实的杰作。它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抨击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罪恶,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功名富贵“热像病毒一样在整个社会流传扩散,毒化了人们的灵魂,浸染了社会风气。作品中的小人物胡屠户的身上表现了时代的折光,透露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作者以敏锐的艺术眼光捕捉人物最富有个性特征和典型意义的语言行动,刻划了一个自私至极、势利透顶、庸俗愚昧的小市民形象。  相似文献   

16.
在漫长的演化之路上,植物不约而同地开发出以静制动的最佳猎虫工具——捕虫器,其形式多样,如掉落式陷阱捕虫器、粘胶型捕虫器、龙虾篓型捕虫器、吸力式捕虫器及兽夹式捕虫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植物演化成半食虫性.食虫植物与昆虫相爱相杀,相生相伴,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角色互换,动物沦为埴物猎物的剧情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演绎得精彩绝伦. 将植物与动物相比,通常人们倾向于认为动物是更为强势和智慧的一方:因为植物扎根于大地不能自由移动,还会被动物取食.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被视为弱势一方的小人物——植物——能否逆袭成功?  相似文献   

17.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是一部批判现实的杰作。它通过众多的人物形象抨击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罪恶,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功名富贵”热像病毒一样在整个社会流传扩散,毒化了人们的灵魂,浸染了社会风气。作品中的小人物胡屠户的身上表现了时代的折光,透露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作者以敏锐的艺术眼光捕捉人物最富有个性特征和典型意义的语言行动,刻划了一个自私至极、势利透顶、庸俗愚昧的小市民形象。  相似文献   

18.
贾樟柯电影《世界》中的“贾樟柯世界”表现的是后现代景观与前现代文化的纠葛和杂糅,突破了我们习惯的欣赏模式,其在小人物的灰色悲欢的选择与冲突上,体现了艺术和商业之间的艰难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契诃夫小说《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进行重新辩析,否定了别里科夫是反动统治者的“走狗”和“帮凶”的论断,指出了他不过是精神上被沙俄反动统治完全扭曲了的“小人物”,极端的利己主义使他不自觉地阻碍了社会改革,成为人们憎恶、厌弃的新事物的反对者。文章还对“套中人”产生的历史背景、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巨大危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人类历史还是现实社会中,平凡的小人物都做着自己的成功之梦。在大多数情况下,正直善良而又一贫如洗的底层人物总是摆脱不了由追求到彷徨再到幻灭这一人生轨迹。祥子与马丁,这中美学史上两个典型人物形象自我奋斗的意蕴及其悲剧的实质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