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沐 《科技信息》2008,(35):247-247
商品经济的发达推动了商业广告的繁荣,但由于相关法律规范的不尽完善,我国广告市场问题也较多。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问题,引发的了不少消费者与明星之间的民事纠纷,纠纷的解决需要法理的支撑,以促进立法的不断完善。本文通过分析虚假广告的概念及分类.以及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进而阐明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性质,以期对现实相关纠纷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虚假广告中的明星法律责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难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单纯依靠现有法律规制明星责任具有滞后性。因此,从立法、行政上加强规制显得极其必要。本文针对近期出现的"毒胶囊"等,简要分析明星法律责任缺失的原因,应追本溯源,制定系统的《广告法》明确明星虚假代言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实行,明星代言成为了广告的主要形式。市场广阔,不仅本土明星,港澳台、欧美、日韩明星纷纷到大陆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初期法制不完善,鱼目混杂虚假广告屡见不鲜。而我国法律对此的规定略显不足。对于非食品或药品的虚假广告是否可以责任主体并不清楚,对于虚假广告的界定也并不清楚,现行立法中所说的"在虚假广告中  相似文献   

4.
明星代言广告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对消费者购买商品有很强的影响作用。然而,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如果不主动批露有关信息的话,消费者就很难有办法获得商品的真实信息。因此,一旦明星代言的是虚假广告,而消费者又很难判断广告的真伪,那势必会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损害。我国亟待完善对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责任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在虚假广告愈演愈烈的今天,明星代言的虚假广告几乎占据了广告市场的半壁江山,其危害之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所不容。由于我国广告法律法规没有对明星承担责任作出明确规定,理论界对此争议很大。文章主张明星应承担虚假广告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6.
阐述广告市场的发展蒸蒸日上,近年来,由于明星代言广告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受到了媒介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指出关于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定论。从分析问题及原因出发,提出一些对策,以利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并对我国关于广告代言人的法律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事件频发,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国现行立法在此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在对国外立法制度的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应当在我国建立健全关于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8.
餐饮食品     
《广东科技》2009,(17):74-75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法》对明星代言问题奶粉的行为作了明确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9.
目前,虚假广告泛滥成灾,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如何治理和整顿虚假广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应从广告法律、广告明星代言人、广告刊播程序和消费者四个角度解析广告的把关人,减少直至杜绝虚假广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卜煜 《科技信息》2011,(10):I0178-I0179
当前众多名人的虚假代言等问题已经对社会公众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影响。解决名人广告诸多问题,不仅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更需要名人广告自身能够履行应尽的道德责任,对社会和消费者负责,把问题广告和虚假代言等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虚假广告乘虚而入,而广告代言人是广告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现今虚假广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着重探讨虚假广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以来,虚假民事诉讼不断增多,不但对利害关系人的切身权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对有限的司法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且对我国的司法及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也带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必须根据虚假民事诉讼的成因及特点,尽快地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范策略,最大限度的健全现有的法律制度与审判机制,全面的利用刑事的、行政的与民事的处罚方式严厉的惩处虚假民事诉讼行为,对于构成犯罪的虚假民事诉讼应当切实的追究法律责任,维护我国司法及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3.
国内虚假广告屡禁不止,特别是医药、化妆品、保健食品等市场,问题突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地方广播电视、报刊即其他小众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要有效遏止虚假广告,仅仅依靠媒体与行业自身的监管是不行的,应借鉴国外成功的广告监管经验,明确界定虚假广告的法律概念,排除行业利益的羁绊,重构广告审查与监督体系,加大对虚假广告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纠正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许多广告运用用明星为产品代言,期望能对消费者提供专家性、比较性或象征性、来达到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使产品表现出差异化形象,促使消费者的人格特质与品牌形象间产生连结效果,甚至产生行为规范性的影响,促进产品的交易。  相似文献   

15.
防诈     
什么是“虚假广告”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做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宣传。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凡是在以上诸方面对消费者进行欺骗、误导的广告宣传均属虚假广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广告经营的管理机关对虚假广告的认定作了明确具体的界定:“关于虚假广告,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认定:一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是否客观、真实;二是广告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侵害配偶权的行为频繁发生,使原本和谐安定的婚姻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由于目前我国法律对侵犯配偶权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规定不明确,使得保护夫妻合法权益的法律目的无法实现。因此,我国应在婚姻保护的法律体系中,对破坏配偶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更好地保护夫妻配偶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7.
主体上消费者协会虽与政府部门有着密切联系,但并不是行政主体,而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的行为分为对内行为、对外行为两大类。根据法律责任的一般规定,结合消费者协会的具体情况,对消费者协会的法律责任作出界定。消费者协会的实际运作和管理与法律规定不尽一致,对此应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至十五条列举了该法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是混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商业诋毁行为等11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呈现出新的形态,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涵盖层出不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面对反向假冒、比较广告、新型混淆行为、附赠式有奖销售等具有不正当竞争性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将这些行为纳入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内加以规范,以建立良好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本刊自1997年第一期开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讲座,共6讲,到本期全部结束,在“转化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我们热切希望各位读者通过本讲座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理解这部法律,从而进一步推动第一节概述法律责任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是独立的一章,本法规定了六种行为的法律责任。这六种法律责任分别是:()骗取奖励和荣誉称号、诈骗钱财、非法牟利的法律责任;(2)故意提供虚假检测结果或者评估证明的法律责任;()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玩忽职守、河私舞弊的法律责任;(4)以唆使窃取、利…  相似文献   

20.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依照法律规定而必须作或不作、带有应当性的行为。按照行为主体独立性及其内部关系,法律责任分为个人责任和连带责任,其中连带责任又分为选择连带和顺位连带。发起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据即发起人法律责任的归结。这种归责并不是法律制裁与行为人本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发起人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根据。无论依据英美法系的实质主义还是大陆法系的形式主义,公司发起人必须在公司设立存续、设立成功和设立失败三种情况下对其设立行为(发起行为、交易行为与单方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