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记者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市在2013年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和"扬帆计划"竞争性扶持市县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引进紧缺拔尖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等项目评审中,实现较大突破,取得良好成绩。目前,相关入选项目已在媒体公示。据了解,在省"珠江人才计划"的评审中,我市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淀粉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入选省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这是省"珠江人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高亮教授带领的高速铁路线路工程安全服役创新团队,入选2016年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汇集了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工程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包含10余名教授、20余名副教授,其中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詹天佑铁道科技成就奖、青年奖4人,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人、享受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彭双阶 教授     
<正>彭双阶,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入选首批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2012年获得第六届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并作为核心成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项目和973等项目。  相似文献   

4.
李爱民教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淮河项目负责人,国家首批"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与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发表SCI论文130余篇,以主要完成人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逾百项。《科学观察》记者:您领衔的"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创新团队"为科技部首批"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唯一的水专项团队,说明你们的团队在水污染控制研究领域很有基础和实力。你们的团队是如何形成并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和规模的?嘉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化工、印染、冶金、电镀等行业蓬勃发展,由此产生的有毒污染物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自1985年以来,本团队在我  相似文献   

5.
李环环 《安徽科技》2017,(12):25-26
<正>近年来,芜湖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和"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等重大决策部署,抢抓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着力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下好创新"先手棋",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共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以下简称科技团队)239个,其中21个团队入选省重点扶持团队,市政府重点扶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引导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广东省规定,粤东西北地区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如入选"珠江人才计划"将免于评审,直接入选"扬帆计划",享受政策双重奖励。在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下,粤东西北地区在第四批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中终于实现"零的突破"。去年12月,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珠江人才计划"和"扬帆计划"各项目拟入选对象公告,由广东益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为来自汕头的企业)引进的淀粉功能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和印制电路特种电子化学品创新团队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下称"全球院")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球院实行体制和机制改革,从全世界招聘最优秀的科学家,在过去5年中取得了显著发展,为学校创建国际一流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团队建设:全球院拥有教学科研人员共计60人,包括10个创新研究团队,其中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4人,青年千人专家1人,杰青/长江1人,973/863首席科学家3人,高端人才聚集。科研项目: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其中863重点项目1项,课题2项;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2项(973),课题6项,获得自然科学基金23项,总到位科研经费1.2亿元。  相似文献   

8.
刘旭光 教授     
<正>刘旭光,男,1965年生,山西翼城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010年入选国家禁化武履约专家,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2011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标兵,并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入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3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同年被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工程学科现有专业教师57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博士36人(博士在读5人)、硕士18人;4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人入选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入选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8人被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  相似文献   

10.
潘慧  陈良湾 《广东科技》2012,21(6):38-40
【序曲】首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初见成效 自2010年,我省首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到岗后,已建立了43家实验室、研发中心及工程中心;承担国家、省部、地市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低成本健康技术创新团队”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担国家“973计划”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获资助2800万元,带头人张元亭教授成为深圳市首位973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1实验室研究方向1.1材料磨损及表面工程近5年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近20项。1.2生物材料及应用技术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主持国家“973”、“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等20余项,经费约700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系统收录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准发明专利1项。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8年5月15日由科技部批准,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建设。实验室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实验室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等固定人员60余名,省部级创新团队3个。科研用房1万余m~2,仪器设备200余套,总值达8 000余万元。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民口和国家军工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7亿余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9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地方冶金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采矿、选矿、金属表面科学、冶金工业自动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该院现有在职人员31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8人,各类技术人员占全院人数的2/3,设有磁性材料、冶金标样、耐磨金属新材料及制品、有色金属材料、工业自动化、表面科学与工程:氧枪喷头、冶金工艺、防腐工程等10个研究室和实验工厂。该院科研力量雄厚,先后取得科研成果211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40项,填补国内空白55项,获省部以上科技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级4项,有2项成果入选1995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7项产品被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推荐为优秀节能新产品,1项成果被列入1995年国家火炬计划。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了《关于印发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组厅字[2018)6号)。我校生科院杨州教授人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地科院龙毅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化科院李亚飞教授人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是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由  相似文献   

15.
陈治光 《科技潮》2006,(3):36-36
邓大君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病因研究室主任、教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发生的表遗传机制及其应用研究。先后承担过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4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20余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170余次。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左右,荣获了"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优秀组织执行团队。"柿竹园钨钼铋多金属资源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已通过国家验收,获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铜锡钨复杂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评估为"优秀"。这仅仅是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的一部分。栉风沐雨,柿竹园人的铿锵脚步,震撼  相似文献   

17.
<正>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有色、冶金行业规模最大的省属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钎焊材料、催化材料、喷金材料、电工合金材料等新产品的研制与生产;陶瓷与金属联接、贵金属再生利用、金属表面防护强化等新技术的研究;金属材料物理化学性能检验检测、各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和清洁生产审核等科技服务。累计完成科研、服务项目40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国家级、省级新产品4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45项。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15日,科技部发布了《关于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东阁教授牵头的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军教授牵头的机器智能创新团队双双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数排全国第2位、广东省第1位。学校连续两年获批国家高层次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总数达3个,排全国第3位。"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依托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有机  相似文献   

19.
<正>创业团队简介榆林市羊产业团队特派员由陈生会、李增开、李新春三人组成。主要负责人陈生会,高级农艺师,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神木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站长。近年来,羊产业特派员团队自主研发完成了4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目前在羊产业方面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陕西省重大科技统筹创新项目3项,市级科学计划项目2项。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30多篇,从而构建起榆林羊产业健康发展的良性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3):F0002-F0002,F0003
材料学博士点隶属于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三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一个材料学博士点,一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授权点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点,建有高分子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高分子材料中试基地、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该学科点现有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37人,其中博导15人,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国家和省部级专家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3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6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4人、学术骨干5人。该学科点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120多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近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SCI、EI、ISTP收录1511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国家级奖1项,获省部级奖14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科研成果转让16项,直接经济效益2461万元,该学科点现有在读硕士生117人,博士生20人。材料学博士点现已形成具有显著特色的四个研究方向: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聚合物乳液、精细复合材料及铁电压电材料多相多组分高分子材料方向: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高阻隔性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塑料、聚合物粉体等新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及应用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是:多相体系的增容技术研究、成型工艺与相态结构的关系研究、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制备技术、聚合物粉体的制备及涂装工艺研究该方向轿车用热塑性弹性体产品开发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制备新工艺及高阻隔性尼龙/聚乙烯积层材料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承担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湖北省及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发表期刊论文56篇,SCI、EI收录近30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鉴定成果2项。本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主要研究人员曾应邀前往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