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顶层设计理论,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特点,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应用型与研究型并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三阶段"2+1+1"人才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培养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优质生源,也可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适应面广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根据应用物理学专业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及"科技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两大类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在"3+1"框架下,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对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构建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应用物理学专业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及"科技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两大类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在"3+1"框架下,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等方面对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构建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4.
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提出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六模决"培养模式,强调了课程体系设计要点和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GIS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GIS专业特色和学科背景,以培养创新型GIS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深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等措施,推进了GIS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了GIS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生物技术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宽泛、社会服务定位模糊等不足,造成了该专业毕业生缺乏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实践应用能力[1-2].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1深入分析专业特点,凝练人才培养特色1.1深入分析专业特点安徽工程大学的理科生物技术专业是全校专业中的"小众"专业,缺乏较强的"政策背景"支持.此外,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定位清晰度不高,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再者,我国高校中开设的生物类本科专业还包括生物科学、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均为同类近似专业,三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很难清晰化区分,存  相似文献   

7.
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承担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光电领域研发和工程人才的任务.阐述了构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训练的体系及考核标准,凝练出"一个体系、四个培养、五个阶段、四个平台"的特色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培养适合产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程衔接是高本贯通"3+2"分段培养的核心,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针对当前高本贯通"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高本贯通"3+2"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衔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能动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衔接体系结构,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材料大类招生模式下材料化学专业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材料化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材料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实验、实践、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新的方案更适合材料化学专业在材料大类招生模式中的发展和材料化学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方性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拟通过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实践环节改革和加强教师队伍培训的方法,从而使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形成专业定位明确、特色显著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测控专业课程理论性强、门数多、难度大,与大众化教育的思想不太一致.而工科人才培养的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这就要求不同的工科高校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有针对地、有侧重地培养学生,否则就可能处于发展的瓶颈([1]).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为地区经济需要服务,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工作重点是在人才培养上办出自身特色,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搞好测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为其它工科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素质复合型信息科学及计算科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三维协同培养模式及实践路径.通过对传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修正和细化,将粗放式的简单"复合"转变为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复合知识"、"复合能力"和"复合素质"三者的深度融合.通过不同学科的知识融汇、能力组合和素质融合,进一步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的、合作的效应,从而建立一个多方协同的人才培养系统,实现复合型信息及计算科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下,构建了以数学专业为主体,计算机软件应用和金融数学为两翼,以考研深造、从事IT研发和金融管理为职业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即"一体、两翼、三向、四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是可行的,可以为数学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具体定位,并以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点,对构建本学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具体方案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数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挑战.结合该校地方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构建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及依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构建高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和设想,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宽基础、厚知识、高素质"的体育教育复合型的通用人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实践和方法的分类、多层次动态培养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以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学生的培养为例,进行了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背景下对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和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结合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从新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制定及课程体系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专业借助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的契机,在优化“四合一、三融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思政+基础+核心+拓展”课程体系,组建“教练型”+“工匠型”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技能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对专业建设目标、举措与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其他专业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优化学科结构,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1].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根据基础教育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中等学校教师的目标出发,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优化课程结构,着力构建"以基础教育新课改为导向,教师技能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