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焊接残余应力沿y轴 (焊缝 )方向分量σy 关于坐标x的近似函数 ,由有限个测点数组 ,经过数字曲线拟合 ,求出焊缝中心部位 (x =0 )的残余应力σy0 ,从而克服了磁测法较大探头接触面积对焊缝中心部位检测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利用二阶微分不等式讨论了常系数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y"(t)十λy'(t)+σy=f(y)的初值问题的整体解存在性及解的间断问题.以f(y)=k0|y|α+1,α>0为例,给出了λ=0,σ为正、负、零时,方程小初值问题在C2(R+)上整体解及间断解存在的条件.同时论讨了λσ≠0时,在各种情况下整体解的存在性及解的间断问题,对于f(y)=k0|y|αy有完全平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Q370qE钢桥面板顶板-纵肋焊接细节残余应力,采用钻孔应变法对足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顶板表面纵、横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分析了不同强度钢材对残余应力分布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顶板下表面的纵向残余应力σZ约为上表面的2倍,而横向残余应力σX则差别不大;由于残余应力受焊接顺序影响较大,导致较晚施工的焊缝所在顶板上表面σZ减小而σX增大,而顶板下表面σZ增大而σX减小.基于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适用于Q370qE钢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型,其较Q235A或Q345钢材在焊缝附近具有更高的应力峰值和更大的应力梯度,在远离焊接区域则具有较小的压应力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类双曲型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与惟一性,在分析的非标准模型中,用无穷小分析方法,给出了带有特征初值条件u(x,0)=σ(x),u(0,y)=τ(y)(σ(0)=τ(0)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uxy=f(x,y,u,ux,uy)解的存在性及惟一性的较为直接的构造性证明。  相似文献   

5.
对中立型微分差方程d[y(t)+Py(t-τ)]/dt+Q(t)y(t-σ)=0,其中P∈R,R∈(0,∞),σ∈[0,∞),Q∈([t0,∞),R^+),得到了其一切解振动的充分条件及非动解的渐近性质,其结果推广并改进了文献中的一些熟知定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补焊位置下的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本文运用SYSWELD软件,以S355J2W钢为例,建立平板对接接头焊缝不同部位补焊的有限元模型,分别针对焊缝中心补焊和热影响区补焊残余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绘制分析曲线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大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补焊使得焊缝中心及热影响区处残余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远离热影响区的母材处,影响效果不明显.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补焊后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为实际补焊修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类双曲型偏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与惟一性.在分析的非标准模型中,用无穷小分析方法,给出了带有特征初值条件 u (x,0)= σ(x ),u(0,y)= τ(y)(σ(0) = τ(0))的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uxy = f (x ,y,u,ux ,uy )解的存在性及惟一性的较为直接的构造性证明  相似文献   

8.
对钢桥面板顶板与U肋接头焊接残余应力进行分析。采用热-结构直接耦合方法,分析了构件焊接温度场及应力场,得到构件中心截面母板纵向、母板横向、U肋纵向及焊缝中心竖向的残余应力分布曲线。结果表明:母板及U肋近焊缝区存在较大的残余拉应力,残余拉应力峰值接近材料屈服强度;自焊缝中心往外,残余拉应力值下降并转变为压应力;热影响区之外,母板及U肋纵向残余应力主要表现为压应力,并向两端缓慢下降;母板横向残余应力主要表现为拉应力,近焊缝区存在应力突变;沿焊缝竖向纵、横向应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个建立三维光弹性应力分离补充方程的新建议。首先,用光弹性实验方法可以确定三维模型切片边界上的(σx+σy-μσ2)值; 然后,根据它们用数值解法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算出切片中各点的(σx+σy-μσz)值。显然,它们的表达式可作为三维模型切片中任一点的应力分离的补充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钢箱梁横隔板与U肋连接焊缝疲劳细节,选取了三个局部试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锤击装置对试件弧形缺口处焊缝的焊趾部位进行锤击处理,并采用疲劳试验机对处理后试件进行疲劳加载,对比分析试件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疲劳应力幅和疲劳强度的变化情况。同时,建立了局部锤击有限元模型,分析锤击部位的残余应力、塑性变形等,并结合疲劳试验结果,从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疲劳强度、锤击残余应力分布等角度,对锤击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锤击处理可有效提高横隔板与U肋连接焊缝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及疲劳强度;锤击处理可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及残余应力,且两者均以焊趾为中心近似呈圆弧状分布;锤击深度为0.2mm时,锤击残余压应力沿板厚、垂直焊缝方向的分布范围均为3mm左右,从而改善构件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用应力展开式σij=σ0η^SΣ^(∞,m=0)(m)ij(θ)η^m(η=hln(R/r),h为一常数)对幂硬化材料中平面应力Ⅱ型裂纹的准静态定常扩展作了裂尖附近场的渐近分析,重点研究了裂尖附近场解在n→∞时的极限行为。为中心扇形区中的变形速度和流动因子,借助于按小参数s作渐近展开,得到了主项的显式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HG785高强钢焊接残余应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X-射线法对HG785高强度钢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该材料焊后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探索了不同深度方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特点。通过试验发现经对接施焊后,表面残余应力主要表现为残余拉应力,最大幅值可达760.4 MPa,为试验件材料屈服强度的92.2%,几乎接近屈服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内部残余应力较表面应力有所降低,在焊缝中心的残余应力值降幅较小;而在远离焊缝中心区域的应力值降幅明显,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残余压应力。  相似文献   

13.
焊接接头低温断裂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不同焊缝比例的C—Mn钢焊接接头的4PB试样和COD试样低温断裂参量,比例小于一定值时解理裂纹起裂于母材各区,韧性可以用σf/σy较窄的分散带表征;当焊缝金属比例大于一定值时,解理裂纹主要起裂于焊缝的过热区或亚临界再热区,韧性也可用相应的σf/σy较窄的分散带表征,而且σf/σy值和4PB断裂能量E,COD试样的COD值下限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说明可用分散度小的σf/σy表征一个微观不均匀的焊接接头的韧性  相似文献   

14.
线性模型中参数估计的一个新的相对效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于线性模型y=Xβ+ε,E(ε)=0,COV(ε)=σ^2∑〉0,我们定义了一种新的相对效率,并研究了它与其它相对效率的关系,以及给出了它的一个下界。  相似文献   

15.
冯灏 《科技资讯》2014,(11):65-65
高酸气田集输管道焊缝热处理是在天然气系统高酸性环境和野外自然环境下,对输送高H2S和硫化物介质的管道焊缝进行消除焊缝残余应力,软化焊缝淬硬部位,增强焊缝的韧性和塑性,提高焊缝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能力的工艺技术。采用焊缝高温回火焊后热处理工艺消除集输管道残余应力造成的质量缺陷。提高高酸气田集输管道焊缝热处理的质量要依赖于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聚物长时标力学行为的研究[1~3]所推导出的高聚物的蠕变柔量与推迟时间系数(β)、特征时间(t0)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和导出的t0与应力(σ)的关系式,分析了PVC和PP试样在不同应力下蠕变测试数据,得到了推迟时间系数(β),特征时间(t0)和t0与σ的依赖性,提出了从不同应力水平蠕变测试预测聚聚物长时标尺寸稳定性和长时标使用寿命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X90螺旋埋弧焊管进行氢致开裂(HIC)和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SSCC)实验研究,结果表明:X90螺旋埋弧焊管管母比焊缝抗HIC的能力差,高位错密度的组织和高硬度是导致发生HIC开裂的主要原因.在72%最下规定屈服强度应力下进行SSCC实验,其中两个试样断裂失效,主要是由于断裂部位存在夹杂物或高的残余应力,以及粒状贝氏体(B粒)组织的存在引起硬度波动偏高而导致应力腐蚀断裂.电化学极化实验和交流阻抗测试也进一步证实了管母比焊缝更容易被腐蚀.  相似文献   

18.
运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研究了四阶两点边值问题d4ydx4= h(x)F(x,y(x))(0< x< 1),y(0)= y(1)= y″(0)= y″(1)= 0 的可解性,允许F(x,y)在x= 0,x= 1 或y= 0,有奇性  相似文献   

19.
四阶边值问题的多个正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边值条件y(0)=y(1)=y″(0)=y″(1)=0或y(0)=y′(1)=y″(0)=y(1)=0下,研究方程d4ydx4-h(x)f(y(x))=0的多个正解的存在性,在假定f满足在无穷远处超线性而在零点次线性的条件下获得至少有两个正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混合型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Lu≡h(y)u_(yy)+u_(xx)+a(x,y)u_y+b(x,y)u_x+c(x,y)=f(x,y)在非局部边界条件u(x,1)一au(x,0)=0,u_y(x,1)一au(x,0)=0,u(1.y)一βu(0,y)=0,u_x(1,y)-βu_x(0,y)=0下,在Sobolev空间中解存在及唯一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