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南京近郊三个科、四个种蜉蝣稚虫(南京宽基蜉Choroterpesnan jingensis You et al.紫金吉氏蜉Gilliesia zijingensis sp.nov.Gui et Zhang.细蜉蝣Gaenis sp.及扁蜉蝣Heptagenia sp.)致死溶解氧浓度的研究。指出紫金吉氏蜉和南京宽基蜉、扁蜉蝣分别在不同要求下为良好的污染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2.
对蜉蝣属Ephemera的徐氏蜉E.hsui Zhang et al.、黑翅蜉E.nigroptera Zhou et al.、腹色蜉E.pictiventris McLachlan、绢蜉E.serica Eaton、梧州蜉E.wuchowensis Hsu的5种稚虫首次作了描述和图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蜉蝣目稚虫科检索表(昆虫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供了蜉蝣目中国所有已知15科稚虫的检索表,并对重要检索特征进行了详细图示.  相似文献   

4.
蜉蝣是一类原始而古老的昆虫。最早发现于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琥珀中,距今至少已有二亿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根据我国文字记载,早在东周(公元前625年左右)的《诗经》里就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蜉蝣掘阅,麻衣如云”的描述。西汉·刘安(公元前179—  相似文献   

5.
中国蜉蝣科(昆虫纲:蜉蝣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中国蜉蝣科共2属31种,其中伊蜉属(Eatonigenia)为新记录属;查氏伊蜉(Eatonigeniachaperi)和萨夏林蜉(Ephemerasachalinensis)为新记录种;毛阳蜉(Ephemeramaoyangensissp.nov.)、尖岭蜉(Ephemerajianfengensissp.nov.)、万泉蜉(Ephemerawanquanensissp.nov.)、海南蜉(Ephemerahainanensissp.nov.)、洪江蜉(Ephemerahongjiangensissp.nov.)、徐氏蜉(Ephemerahsuisp.nov.)、张家界蜉(Ephemerazhangjiajieensissp.nov.)、湖南蜉(Ephemerahunanensissp.nov.)等8种为新种,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蜉蝣属种类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6.
运用垂直板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我国宁夏海原县南华山地区阿拉善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 alaschnicus)的11种组织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研究。计算了各组织间酶谱相似系数,并对11种组织根据酶谱相异性进行了极点排序(polar ordination)。结果表明:阿拉善黄鼠酯酶同工酶谱及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羊草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兴安盟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种子,在相同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栽培。取幼苗期整株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并对其结果采用极点排序法进行排序。结果证明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种群存在着种内分化。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 K-K-J-G 电泳光密度扫描法分析了黄精属三种不同植物——长梗黄精、多花黄精和玉竹的叶片,根状茎和根的酯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无论是叶片、根状茎或根内的酶谱带,三种植物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别。在叶片中,虽然三种植物的酶带总数量相同(10条),但酶带的位置和活性明显不同。长梗在 C 区中谱带最多,玉竹在 B 区中最多,多花在 A 区中最多。在根中,三者的酶带总数量和位置也有差异。在 C 区内,只有多花有一条酶带,而长梗和玉竹均无酶带,特别是 D 区的出现为根所特有,表明器官之间酶带的不同。作为主要药用部分的根状茎,三种植物的酶带,在 B 区和 C 区均存在显著差别,这些差别反映了各种之间遗传基质的差别,可以作为鉴别物种的生化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黄精属植物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K-K-J-G电泳光密度扫描法分析了黄精属三种不同植物——长梗黄精、多花黄精和玉竹的叶片,根状茎和根的酯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无论是叶片、根状茎或根内的酶谱带,三种植物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别。在叶片中,虽然三种植物的酶带总数量相同(10条),但酶带的位置和活性明显不同。长梗在C区中谱带最多,玉竹在B区中最多,多花在A区中最多。在根中,三者的酶带总数量和位置也有差异。在C区内,只有多花有一条酶带,而长梗和玉竹均无酶带,特别是D区的出现为根所特有,表明器官之间酶带的不同。作为主要药用部分的根状茎,三种植物的酶带,在B区和C区均存在显著差别,这些差别反映了各种之间遗传基质的差别,可以作为鉴别物种的生化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蒙古沙潜(Gonocephalum reticulatum Mostschu lsky)不同发育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沙潜的不同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和不同龄期幼虫(1~6龄)的酶谱在谱带数、迁移率、酶带宽窄(酶含量高低)及酶带染色深浅(酶活性强弱)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探讨了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蒙古沙潜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用干涉相衬显微镜对三种蜉蝣卵壳表面雕纹进行初步观察的结果。尤氏新河花蜉(Neopotamanthus youi Wu & You)卵壳表面雕纹为不规则的网状嵴。霍山河花蜉(Potamanthus huoshanensis Wu)卵壳表面雕纹为纽扣状的突起。细蜉蝣(Caenis sP)卵壳表面雕纹呈不规则的多角形突起。  相似文献   

15.
辣椒不同发育时期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5个辣椒品种9个发育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发育时期3种酶的同工酶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在五层花序期最丰富,共有11条酶带,而在双叶期和四叶期,未检测到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超氧化物歧化酶酶谱在二层花序期最丰富,共有9条酶带,而在双叶期酶带数最少,仅为3条;酯酶同工酶酶谱在六层花序期最丰富,共有6条酶带,在六叶期和二层花序期酶带数最少,只有1条.通过分析这3种同工酶的总酶谱,找到了区分5个辣椒品种的标志性酶带.  相似文献   

16.
以中华稻蝗为研究对象,以狗尾草、小麦、晋稻8号、晋稻9号、旱稻297号为寄主植物,测定了饲喂不同寄主植物后中华稻蝗1-5龄若虫的酯酶活性.结果表明,饲喂不同寄主植物后,中华稻蝗各龄期若虫酯酶比活性均是狗尾草组最低,晋稻9号组最高,且两者差异显著,晋稻9号组的活性是狗尾草组的1.65-2.22倍,推测晋稻9号可能有某种特殊的物质,对中华稻蝗若虫酯酶的诱导作用较强.研究结果还显示,无论饲喂何种寄主植物,中华稻蝗若虫酯酶比活性均表现为随着龄期的增长,活性逐渐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对鸢尾蒜(Ixioliriontataricum)和新种准噶尔鸢尾蒜(I.songaricum)二种植物的根、鳞茎、地下茎、地上茎、基生叶及果实等器官的POD及Est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二种植物的POD及Est同工酶的酶带数目、Rf值和酶带相对活性均有很明显的差异;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同工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同时,本实验从同工酶方面为鸢尼蒜属新分类群的确定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袁瑞  杨洪 《贵州科学》2012,30(4):29-33
本文研究了异色瓢虫对3种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毒死蜱)抗性选育过程中酯酶活性和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酯酶活性和蛋白含量也有所增加,高效氯氰菊酯选育的异色瓢虫酯酶活性增大的倍数较另外两种大,而经3种杀虫剂选育的异色瓢虫蛋白含量增加的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捕食性瓢虫的抗逆性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野生灵芝(Gamoderma lucidum)通过组织分离获得的灵芝CL988菌株经60Coγ射线与紫外线交替累积诱变获得菌丝高长速灵芝菌株CJL990(已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本文探讨了供试与诱变灵芝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分析,进一步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差异,结果表明:(1)灵芝CL988菌株和灵芝CJL990菌株,具有灵芝的某些共同的遗传和生物学特性,但他们在酶带条数RF值尚有差异,说明诱变灵芝菌株遗传基因有所改变;(2)两种灵芝的菌丝体的EST和POD同工酶谱比较稳定,完全可以作为鉴定灵芝种类菌属变异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了A rthrobacter g lobiform is中酯酶编码基因,与载体质粒连接后在大肠杆菌BL 21(DE 3)中进行表达。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蛋白在8 m o l/L尿素作用下溶解,经过透析复性后获得了具有活性的粗蛋白。产物活性实验表明,酯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为菊酯作为杀虫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