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创新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是制定高质量决策部署的基础,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采用熵值法与TOPSIS法的结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创新经济绩效5个方面对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开展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2—2017年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水平逐年提高,其中,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在逐渐提升,但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出现波动,在2014年出现下降的状态。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区域创新能力,提出了完善多元化的区域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吸引、培育和保障体系,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创新能力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福建省2010—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创建创新能力的三个维度: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支持能力,并采用TOPSIS评价法对创新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7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湖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根据2017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的结果,对湖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知,湖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中企业创新能力优势明显,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能力成为创新短板,创新绩效停滞不前。对此,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发展情况,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慧 《创新科技》2019,19(1):14-18
区域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创新实力,带动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建立评价体系分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通过研究区域创新理论,本文从投入能力、创新环境、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等方面选取了几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对河南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郑州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加大创新投入、建立健全创新环境、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创新产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作为集聚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主要区域,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地区比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山东省特点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实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综合实力三个方面对2016年山东省17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依旧处于领先水平,中部地区发展平稳,西部创新基础薄弱但发展潜力巨大。最后,针对各市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7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发布了。据该报告显示,2019年度广东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这是2017年以来,广东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新常态下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要素,推动区域创新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辽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支持能力五个维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辽宁2001-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总结了辽宁近几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特点;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部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将区域创新能力分为当前创新能力和潜在创新能力,建立了包含22个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地区10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因子分析对中国2007—2010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划分为科技创新能力领先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中游地区和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地区等4个区域,同时绘制了中国科技创新区域分布特征图,从地理特征角度直观反映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发展程度并不平衡的现状:中国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领先、较强和中游地区,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待提高地区,而且各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联结关系以及创新环境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9—2012年30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同时,采用超效率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根据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的协调性和关联性发现,我国各省市可划分为高水平创新协调型、低水平创新协调型、高水平创新失调型、低水平创新失调型,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的关联性最大,企业创新能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逐渐超过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
10月27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在京发布,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居首位。为帮助广大读者读懂报告中各评价指标的内涵、意义,以及这些指标的趋势、走向反映出我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水平和不足,本刊邀请了连续20年跟踪调查区域创新能力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柳卸林教授课题组,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对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新形势下广东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10位,中部排名第2位。《报告》是以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连续性的权威发布年度研究报告,自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19年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报告》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  相似文献   

13.
从创新要素、创新开发、创新扩散、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了国家健康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17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8个国家的健康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从国际比较视角对健康创新能力的格局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①中国健康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前列,但与部分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②创新要素、创新扩散、医疗环境成为影响中国健康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③健康创新能力的持续改善有赖于国家经济总体水平和人均公共卫生投入,国家健康创新能力排名较高的国家通常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提升科技创新政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对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对河南省2010—2017年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对18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极不均衡,大致呈现以郑州市为中心由内到外政策创新绩效递减的状态。因此,河南省应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创新发展核心增长极,同时逐步辐射其他地级市,实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河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绿色创新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的必然选择.从绿色创新投入、绿色创新产出和绿色创新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2017年安徽省16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全局熵值法计算出各城市绿色创新能力排名.研究发现:城市绿色创新能力整体发展水平参差...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评价区域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了融合绝对值指标和平均值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8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目前最新的2014—2017年数据,使用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确定指标权重,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评价,识别出各地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发现,技术引进、自主创新、RD人员和经费、RD项目活跃度、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是影响各地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静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一般,地区间差异较大,"很强"和"较强"的地区只有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和山东6个省市。"动态"评价结果显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依存,强弱格局比较稳定,短期内难以改变。研究成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模型能够有效评价区域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最后,结合重要影响因素,给出提升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以6个维度、20项解释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VIKOR法测算2017年长江经济带28个地级市的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论: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总体上呈现出下游沿海城市领先、中游城市不均衡、上游城市略靠后的格局;不同指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同,城市创新能力因创新战略不同而存在差异;经济实力、创新主体、创新供给及创新载体是导致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不均衡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制度工具在创新资源配置和成果转化中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学》2017,(9):1529-1534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创建创新型城市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综合评价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并找出影响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建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33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条件信息熵方法确定影响城市创新能力因素的指标权重,并具体分析了影响郑州市城市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郑州市创新能力在全国位于中游水平,其中二级指标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依次是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和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21,(1):51-52
[精彩回顾] 2020年11月14日,《中 国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全国居首.广东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在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自主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奠定良...  相似文献   

20.
魏巍 《创新科技》2019,19(3):49-54
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战略支撑。本文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4—2018》的数据为基础,将湖南省区域创新的主要指标数据与中部六省中排名与其相近的湖北省、安徽省两个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梳理湖南省区域创新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