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司马迁的情感心理是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的统一体。热情、激情是其社会情感的主体成份。热情包括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包括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对史学的好奇心、责任感等;激情是司马迁遭受挫折后由焦虑心理转化升华而成的具有创造性因素的“感伤愤激”之情。它既是司马迁历史认识活动的精神动力,也使司马迁的历史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理论界及体育界关注的焦点,用资料分析法、对比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的角度,解析中国社会结构演变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而把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旨在客观而准确地认识过去、把握现状,构建起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历史演变背景下的基本历史逻辑,为当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社会风貌的“化石”──谈汉字的表意特征程书阁冥冥洪荒,悠悠历史,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并不满足于对现代进步文明的认识,强烈的求知欲和科学的探究精神,驱使他们把认识的触须延伸到三、四千年以前,甚至更远的时间。那时的社会是个什么情形?...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中国各民族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对历史时期边疆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以及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史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对边疆地区及边疆民族历史、文化与宗教的认识,更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以健身和自卫的方法,有着渊源的历史和雄厚的社会基础。它作为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独特的教育、表演、竞技功能和健身养生价值为世人所共识。  相似文献   

6.
孔莹  李景环 《科技信息》2013,(3):248-249
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国家栋梁和社会中坚的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在认识和情感上最大程度地对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达成认同和接纳。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中国文化认同教育,摆脱传统的语言形式教学,实现大学英语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字在中历史上起了重大的作用 :一、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社会文化心理 ;记录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二、汉字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大的团结作用 :它是维系汉民族文化统一的纽带 ,它沟通古今不同时期 ,团结南北不同地方 ,起了政治统一的桥梁作用。三、汉字能不断适应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太极舞·序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焦作地处中原,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是古代著名的“三河”地区、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驰名中外的太极之乡,享有“太极故里”的盛誉.太极拳承载着中国古老而又悠久的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情景和思想历程.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沉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态,它依赖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同时表现出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巨大推动与促进作用.文化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血脉和动力,传承与创新是我们面临的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作为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中华民族能够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经受住无数自然与社会的风险的考验。当然,“爱国主义”是属于历史的范畴,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李源 《科技信息》2007,(24):551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指中华民族的群体性格、价值观念和文化素质等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内化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之中的积极因素,它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在武术教学中的渗透,旨在加强学生道德修养,培育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祖国优秀人才而准备.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本位文化和优秀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以扬长避短;了解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并预见未来.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更兼处于以高科技为主的现代社会,面临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理性审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思想是对宇宙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所作出的独立思考;是具有超越性、现实性和瞻前性的博大精深的学说体系。他客观地考察并总结了中华民族传统人精神的特质和价值。包涵着丰富的民主性和人民性思想,构成民族凝聚力的认识原则和价值支点。科学地总结研究司马迁的学说体系,将非常有益于当今的人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先秦时期形成的"五方之民"格局,到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直至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明确提出,每个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历史考察中可以得出:国家统一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民族团结系根本凝聚力,文化认同乃根本向心力,此三点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寻根是人的天性,根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几千年经久不衰、长期稳定的社会结构,不被外来文化吞没而能融合外来文化,源于中国文化重视生命、民族、社会价值的延续基因,这种基因可称之为根文化。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的东传是在多民族中国统一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重要事情,其历史作用很大,意义深远。同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西藏历代涌现出一批杰出高僧,他们除了弘扬佛教、传授慈悲、安抚信徒、利乐有情之外,还心向祖国,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和谐交往,乃至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均起到过特殊的历史作用。他们那种品德高尚,祝国利民的表现永远载入了史册,同时也是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认识、纪念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现阶段我国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也是每个企业在新历史发展时期实现做强、做大、做久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应当竭尽全力付诸实践的一项历史任务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纲要”课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契合点、价值共通点、情感共鸣点,在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内涵、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形成以历史梳理为根基、以理论阐释为主线、以价值塑造为目标、以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多维立体教学“矩阵”,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是个震惊中外的历史事变,它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西安事变,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应该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敌人,中华民族危机的解除主要应当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是解救民族危机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是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中流砥柱。当今中国以及与中国有关的事务,应借助以上认识来冷静分析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与历史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素养,从而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上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知识,并在认识和总蛄过去的过程中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本文就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素质进行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愈是在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愈是需要通过现实去理解历史,以便更好地通过历史总结过去,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有着最悠久和连绵不断的历史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拥有最丰富的历史文献的民族,所以历史是大有作为的,它有着不可缺少的社会功能,下面,我就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提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