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州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长67.9 m、宽52 m、高57 m,在沉井下沉的初期,采用降排水下沉。降排水下沉施工成本相比不排水下沉低,且下沉效率高,易控制,可形成良好的下沉导向,并确保沉井的下沉速度和精度,适宜在粉细砂、软塑性亚黏土等地质条件下采用。文章以泰州大桥北锚碇沉井基础为例,介绍了超大型沉井降排水施工的降排水下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可燃冰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可燃冰可以作为潜在的新型能源;另一方面,海底边坡中可燃冰的分解是引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可燃冰分解将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当含可燃冰土层位于两个透水性较差的土层中间时,孔隙水和气体将无法与外界发生交换,可燃冰的分解过程可以看作不排水(气)过程.此时,沉积物中孔压升高,有效应力减小,抗剪强度下降,当含可燃冰土层位于边坡坡底附近时,边坡将更易沿可燃冰土层发生滑动破坏.因此,可燃冰分解将对海底边坡的不排水开挖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摩尔库伦模型,提出了一种在任意应力状态下可燃冰分解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实现该方法,进而从土单元层面将数值模拟结果和理论推导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吻合.最后,本文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可燃冰分解对海底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模拟了可燃冰不分解条件下直接进行不排水开挖、以及可燃冰分解后再进行不排水开挖.模拟结果显示,可燃冰分解会导致海底边坡在不排水开挖时发生失稳.  相似文献   

3.
严振豪 《科技资讯》2009,(22):141-141,143
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且中砂层和密实细砂层较厚,为强透水性地层。围护结构必须要有较好的止水效果,否则会影响到基坑开挖和下一步结构的施工,漏水、涌砂可能会导致周围地面下沉,影响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大、透水性差、承载力低的特性,在设计施工中,应选择适宜地基处理方法和轻型上部结构,对基坑开挖、施工排水、施工顺序、结构物防渗导渗、工序质量等进行有效监控,将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避免结构物发生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方法无法考虑小净距隧道先、后洞相互影响的施工特点,根据隧道先、后洞不同步开挖对洞口段地表下沉规律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预测地表下沉的分段曲线拟合方法,并对隧道施工现场洞口段地表下沉量测数据进行分段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段曲线拟合法能较好反映地表下沉随先行洞与后行洞掌子面向前掘进的变形规律并可预测最终下沉量,避免了多项式函数无法预测最终下沉量以及指数与对数函数拟合精度偏低等问题;隧道先、后洞由不同步施工开挖引起的地表下沉量沉降槽曲线并不对称,最大地表下沉量偏向后行洞。  相似文献   

6.
杨国怀 《科技信息》2013,(6):384-384
<正>1、基槽挖土方本工程挖基槽土方采用挖掘机及人工配合进行开挖。挖基配合墙体施工分段进行,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用1m3反铲挖掘机开挖,多余的土方装车外运弃土。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进行施工排水,保证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2、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线路施工中,由于线路地质状况差,地下水位高,开挖基坑遇到了大量渗水,用表面排水引起坍塌,采用井点法排水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河口黄河特大桥13#墩位于主河道高水位处,基础承台在卵石及泥岩地质处,上面是人工填土石筑岛.施工时在承台周围采用3排(或双排)孔注浆,形成防水帷幕;且基坑每开挖1.0 m,浇注1层圆形钢筋混凝土护圈.为避免使用下沉混凝土围堰,在这样高水位、地质复杂情况下,采用注浆帷幕、钢筋混凝土护圈施工了该深水基础.该方法施工投资小、效率高,对类似的深水基础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娟 《科技信息》2012,(3):450-450
汾河2拌中桥1#承台施工时,采用下沉单壁钢围堰与高压旋喷桩联合使用,不仅解决了河堤和围堰下砂层渗水的问题,而且起到了支护的作用。3#承台开挖后出现流砂、涌水现象,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的方式进行基坑降水起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青岛某泵站下部沉井座落在粘土和中粗砂层的粉砂上,夹有少量的粘土薄层,饱和,稍密,土层分布较为均匀。泵房离海岸线近,地下水直接与海水相通,其水位变化同海水潮位。以该泵站下部沉井为例,介绍沉井的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沉井施工的程序如下:测量放线→开挖基坑→铺砂垫层和承垫木→钢筋绑扎→模板支设→砼养护→抽出垫木→排水下沉→排水封底→浇筑底板混凝土→养护。1.1测量放线场地平整完成后,根据图纸平面坐标位置,用全站仪准确放样。经工程师验线合格后,进行基坑开挖。1.2开挖基坑整平场地后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沉井坐标确定沉井位置。为满足施工人员绑扎钢筋,外模支设,加固的工作间隙,1.5米-2.0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给出了软土层浅部隧道开挖地表下沉预测分析的二维理论模型,并用于隧道开挖引起地表下沉的预测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积分计算和图形绘制.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资料一致.  相似文献   

12.
葛玮玮 《科技信息》2011,(12):314-314
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不透水性路面阻碍了地下水的补给,使用透水性路面材料可使地面水直接渗入地下。各种透水路面材料各有特点,新型材料透水性混凝土具有其独特的更优良的特性——良好的承载力,因此其应用范围更广。经对该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其铺装后具有蓄水的作用,有利于改善路面排水,可作为改善"水浸街"现象的新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宜兴市丁蜀污水处理厂较大沉井结构施工实践,介绍了沉井施工技术工作流程和方法,采用管井降水技术确保施工,提出了分段下沉和边下沉边进行上部沉井结构制作的工艺,沉井下沉作业时,基于信息化施工,采用人工挖土和水冲法(干湿交替作业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可以节约工期、有效控制下沉速度,保证下沉垂直度,工程质量良好,对沉井施工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桥梁桩基施工引起地层蠕变行为对邻近地铁隧道安全运营的影响,依托实体工程,采用卸荷条件下黏土蠕变特性试验确定了隧道周围土体的蠕变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FLAC3D软件)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桩基开挖期间地铁隧道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和应力分布状态。结果表明:广义Kelvin本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黏土体开挖卸荷时的蠕变效应;桩基开挖后,邻近地铁隧道衬砌位移不断增大,随后进入稳定状态;随着桩基开挖数量的增加,地铁隧道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总体表现为下沉和向外收敛趋势;桩-隧最小净距越小,桩基施工对隧道影响越大,采用隧道双侧布桩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桩基开挖时隧道拱腰的累计水平位移,有利于地铁隧道的安全稳定运营。  相似文献   

15.
针对路面面层下设排水基层的路面,考虑路面存在裂缝的情况,采用微管渗流理论和裂缝渗流理论模拟水渗入路面,建立存在裂缝路面的渗入率数学计算模型,得出考虑裂缝沥青路面渗入率的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规范规定的渗入率计算值150cm3/(h·cm)偏小,采用该渗入率对于路面因使用产生损害后的渗水情况估计不准确,应该根据路面的破损程度如裂缝长度和裂缝宽度以及裂缝密度来估算路面渗入率;当路面水渗入量为常量时,基层透水性材料的渗透系数越大,则透水基层厚度越小;基层透水性材料的渗透系数越小,则透水基层厚度越大。  相似文献   

16.
车玉胤 《甘肃科技》2012,28(1):123-124,93
大孤山水电站枢纽一期围堰建在河床砂砾石覆盖层上,堰体较单薄、透水性大,采用了高压旋喷和摆喷灌浆技术对围堰进行抗冲稳定性加固和防渗处理.围堰施工完成后,经过汛期的抗洪防冲运行和施工期基坑排水,证明围堰在汛期的稳定性和防渗效果方面可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7.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某大跨软弱围岩隧道的三维模型。结合监控测量数据,研究了隧道开挖扰动区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拱顶下沉计算值与实测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20d时趋于稳定。隧道开挖卸荷扰动影响范围在掌子面前方约1.2倍洞跨,掌子面后方拱顶沉降最终稳定时距掌子面距离约为1.5倍洞跨。  相似文献   

18.
黄福强 《广东科技》2011,20(4):87-88
砂桩加固软土基地是通过桩体对软土的置换和形成排水通道,使被处理土体排水固结的原理完成软土地基的加固。某码头水工结构工程在基槽开挖后,利用水下砂桩对开挖边坡部位进行处理,以达到地基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工坡脚开挖引发不少滑坡地质灾害,当含有水平软弱夹层时将会进一步加快坡体失稳.为了研究具有此类地层结构黄土边坡在坡脚开挖后变形破坏形成机制和失稳破坏启动角度,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5·3"大型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滑坡主要由坡脚工程开挖导致关键阻滑块体缺失所...  相似文献   

20.
小净距上下重叠盾构隧道施工扰动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杭州市环城北路地下通道为工程背景,对小净距上下重叠盾构隧道的施工扰动进行了研究。通过ABAQUS 6.13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开挖顺序工况下周围土体的变形特点,地表沉降的变化,以及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衬砌的变形和应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的开挖会引起明显的地表沉降,约3.0cm;后建隧道的施工会引起先建隧道的内外侧应力相应地减小;不同施工顺序对这两者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影响已建隧道的衬砌位移。先上后下工况时,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表现为加剧衬砌沉降,而在先下后上工况时,后建隧道对先建隧道的衬砌顶部位移有保护的作用,累计减弱下沉0.46 cm。因此推荐采用先开挖下行隧道,再开挖上行隧道的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