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凸显及暴力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新革命历史小说与1950—1970年的革命历史小说有很大差异。一个显著标志,就是革命者的身体得到凸显。新革命历史小说对男性革命者充满杀戮快感的身躯的处理方式,体现了现代性内涵与意识形态的意义。革命者身体的凸显及暴力描写,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度和力量。这类小说在身体描写上不能走得太远,应比一般的“纯文学”及大众文化谨慎、持重。  相似文献   

2.
传统政治文化是制约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明显因素,因此,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在革命后依然延存的原因所在,对于进一步深刻认识传统政治文化的性质,全面把握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有效消除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根本摆脱民主发展所陷入的困境,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逢科的耙耧世界,是典型的对于乡土中国的荒野想象;而生存主体为反抗生存困境,采取了诸种手段,包括肉身、权力、知识、流浪等,由于自身以及外在的种种因素,反抗不免归于失败.面对内中体现的人物的悲哀、无奈、奋起以及无路可走,作家传达的是情感的复杂.  相似文献   

4.
革命话语形态下,《解放日报》副刊作为传播媒介,不断调适自身并致力于实现受众完成政治启蒙、思想启蒙和科学启蒙的时代任务。丁玲任主编时期,《解放日报·文艺》在一定程度上使延安成为知识分子众声高唱的“公共领域”,带动了延安地区文学艺术的繁荣。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因政治形势和战时条件的影响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解放日报·文艺》专栏的发展轨迹不仅反映出党的文艺政策对文学发展走向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延安文学的面貌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被启蒙到自觉选择革命,从革命浪漫想象中的幻想与欲望符号,到革命现实中具身体现的身体之痛,女性的革命选择既不浪漫也不简单。以谢冰莹、杨刚、丁玲等女作家的有关写作为例,相比于男作家的外视观察角度,女作家以女性的真实经验,从内观察和呈现了女性革命选择的多样面貌。既是革命的先锋又是被革命的对象的中国女性,行走的是一条担负着民族一国家大义,同时又承载着个人身体与命运艰辛的革命之路。  相似文献   

6.
革命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命题,而上海是这个命题的重要来源。茅盾、王安忆、金宇澄以上海为背景创作的小说概括了革命时代、延续革命时代和后革命时代城市中不同群体的生活。不同于茅盾和王安忆的宏大历史观,金宇澄以市井人物写后革命时代的民间政治,通过结局式的讲述展现了人们在后革命时代的生活,通过小说人物,他也兼及回答了革命的阶段性结果如何展现为普通百姓的日常伦理问题。以历史为资源,同时又选择性地延续历史、回答历史与革命的目的是后革命时代的文学所可能具备的特征。这种特征将成为新世纪文学特征之一而流传下去。这也是鲁迅所预言过的平民文学所可能呈现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传统体育太极拳对老年知识分子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的影响,本文将基本情况相当的64名60岁以上、70岁以下(男女各半)的大学退休教师,随机分为一个非运动组和一个太极拳运动组.经12个月的实验后, 非运动组的身体机能和素质不同幅度的下降,传统体育太极拳对老年知识分子身体机能及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太极拳组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具有显著变化(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