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美国是现代天文学的大国,具体表现在:天文台多、大望远镜多、天文学家多、天文成果多、天文科学出版物多,也表现在天文社团多、天文爱好者多、天文普及出版物多、天文馆多、望远镜多等等。看得出天文科普工作在美国天文事业中也占很大比重。天文大众化不但提高了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也促进了美国天文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伽利略     
《知识就是力量》2009,(4):F0003-F0003
杰出的天文观测家和天文学家,对他的宗教审判,象征着天文学已从中世纪天文学时代过渡到科学的天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3.
以人造卫星上天为标志而兴起的空间天文学,是继十七世纪伽里略开始的光学天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诞生的射电天文之后,天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给古老的天文学带来崭新的面貌,使天文学产生一次新的飞跃. 空间天文学是在大气外层空间探索宇宙奥秘的.这种独特的天文观测环境使它具有地面天文观测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突破了地球大气的屏障,直接探测天体的辐射、宇宙高能粒子和行星际介质样品,开拓电磁波的观测波段,使天文学有可能进入全波天文时代. 这种内在的优越性使得空间天文学在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如何取得更多、更好的实测资料乃天文研究之头等大事。空间天文学的诞生,打破了天文观测囿于在地面上进行的传统方式,大大推进了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并不满足于此,仍在寻找更为理想的天文观测基地,目光直指月球。  相似文献   

5.
力学信息学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鹏  孙升  张庆  张统一 《自然杂志》2018,40(5):313-322
数据在力学的发展中始终属于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角色。在古典力学时代,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总结归纳,科学大师们得出了以牛顿运动三大定律为代表的自然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力学实验自动化技术和高通量技术,使力学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如何基于迅猛增长的数据来快速发现、发展和革新力学理论,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力学工作者可以借助当下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算法,直接智能地优化实验和生产工艺,或者利用诸如符号回归、稀疏回归和流形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处理,发现并给出数据所遵循的公式形式,将数据上升为知识。这一人工智能和力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便是“力学信息学”。基于力学信息学方法,古老的力学学科也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地质科学大数据及其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科学大数据是一种时空大数据,其特征与一般大数据有相似之处,也有显著差别.为了应对挑战,需要引进大数据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对地质科学大数据的统合和利用.采用大数据技术直接在海量时空数据和文本数据中挖掘知识,能突破采样随机性和样本空间狭小、仅凭少量观测数据和固有模式进行判断,以及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的限制,有可能取得地质科学的新发现.目前常用的一系列数学地质方法和一般空间数据挖掘方法,经改造可用于地质科学时空大数据挖掘.大数据时代地质科学发展所涉及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化数据与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与小数据、混杂性数据与精确性数据、模型与数据、静态勘查模型与动态监测模型等的一体化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结合、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统一,地质科学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可视化."玻璃地球"是地质科学大数据的有效载体,开展"玻璃地球"建设是解决上述各种科学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伽利略     
《知识就是力量》2007,(4):F0003-F0003
意大利人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1564—1642)是现代天文学的伟大奠基人之一,杰出的天文观测家和天文学家。对他的宗教审判,象征着天文学已从中世纪天文学时代过渡到科学的天文学时代。  相似文献   

8.
曹臻 《科学通报》2022,(14):1558-1566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arge High Altitude Air Shower Observatory, LHAASO)是110年来人类研究宇宙线最大的实验装置之一,核心的科学问题是寻找宇宙线的起源,不但要探测超高能(ultra-high energy, UHE)伽马射线源,还要精确测量地球附近带电宇宙线的成分和能量分布,系统地研究宇宙线的加速与传播.其首批科学发现就开创了UHE伽马天文学领域,展现出银河系丰富多彩的宇宙线加速源的候选天体,奠定了发现宇宙线起源的良好基础,指明了随后探索宇宙线加速机制、传播效应等精确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对现有的理论和模型提供了精确检验的机会与挑战. LHAASO的发现,对其后宇宙线、伽马天文、中微子天文等方面的未来实验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综述了我国大科学装置LHAASO及其科学发现意义,介绍了其在宇宙线研究中的历史作用,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天文爱好者大都喜欢天文摄影,把绚丽多彩的天象和天体记录在照片上不仅是为了美的享受,也能从中体会与理解天文学的知识.在拍摄中,还会遇到和发现许多惊喜和趣味,激发出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相似文献   

10.
人类已能对天体进行全方位理论研究和全波段的观测研究,天文学正处在向大科学和大工程发展的飞跃时期,并将继续取得一系列跨世纪的发现,加深和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如何根据我国天文学发展现状,寻求立足于本国实际,跻身国际天文领域研究前沿,实现“探索宇宙奥秘...  相似文献   

11.
天文爱好者大都喜欢天文摄影,把绚丽多彩的天象和天体记录在照片上不仅是为了美的享受,也能从中体会与理解天文学的知识.在拍摄中,还会遇到和发现许多惊喜和趣味,激发出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  相似文献   

12.
射电天文手段,是现代天文学研究的三大手段之一,另两种手段是空间天文手段和地面上的天文手段.这三种手段相互配合又竞相发展,促成了当前天文学突飞猛进的局面.1984年10月,我国天文学工作者在密云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架用以观测银河系以及遥远星系的“密云米波段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使我国在天文观测手段和技术方面又取得一大成果.《米波段射电望远镜》一文结合这一成果从射电天文技术和方法的角度介绍了米波段射电望远镜的作用、结构、设计思想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3.
曾经和很多喜爱天文的朋友交流过最初对天文感兴趣是在什么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到在天文馆看节目的经历,而今坐在新的北京天文馆数字宇宙剧场里,看着如在最高级的黑丝绒上撒满了绝美的钻石一般耀眼的星空,儿时对天文的兴趣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脑海中.身边的来参观的孩子们则已经在窃窃私语着以后要多学习天文知识.我知道这一刻已经有更多的心爱上了天文,并且将义无返顾的投入到天文学的学习中去……天文学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已经持续几千年了,宇宙的璀璨美丽和无限的神秘感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人研究探知的欲望.虽然对于宇宙来说,人类所认知的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人们对天文学的热情却一直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4.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神经信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伟  唐焕文 《自然杂志》2002,24(6):352-355
神经信息学是新近出现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它正在随着人类脑计划的实施而快速发展 .本文介绍了神经信息学的由来及其与人类脑计划的关系 ,分析了促使其发展的当代条件、神经数据的特点及其对信息科学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还介绍了神经信息学的研究项目实例 ,探讨了它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相似文献   

15.
刘晓曙 《科学通报》2015,(Z1):453-459
首先简要回顾了大数据的定义、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其次,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业是信息密集型服务产业,在数据特征和数据处理方面基本符合"大数据"概念和特征,正步入大数据时代的初级阶段;接下来,论述了在大数据时代未来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业将具有"开放、数字化、高生产力、科学决策"的显著特征与发展趋势,并指出在通往大数据时代之路上金融业面临来自文化、管理与技术方面的挑战;最后,给出了在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将不仅对金融业务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将为大数据时代下新金融理论的拓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濮阳45号墓中发现了用北斗和龙、虎组成的天文星图,而它所暗含的天文学意义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最近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90年代天文学”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教授,作了题为“进入90年代的天文学”的综述性报告。这篇报告分四大部分,分别以“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近代天文学史上的三次飞跃”、“在进入90年代的天文学前沿上”和“关于90年代中国天文学的一些思考”为标题,从天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特点,近代天文学的重大进展和当代天文学的前沿课题,一直谈到我国天文学研究的发展策略,高瞻远瞩,纵横捭阖,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现代天文科学的“宇宙全景”。全文共约2万5千字,本刊拟分4次刊出,每次一大部分,就以各部分标题为篇名。请注意顺序阅读。  相似文献   

18.
贝塞尔是近代天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似的人物,他对天文学发展有诸多贡献,在数学方面也提出了贝塞尔函数。他的祖国德国在他诞生200周年之际的1984年发行了面值100芬尼的邮票纪念这位科学家。邮票的画面(如图)是他的头像和他创造的贝塞尔函数曲线。 贝塞尔(1784~1846)是普鲁士明登人。他15岁做学徒,并自学航海、天文、数学方面的知识,很快便显示出其在天文学方面的才能。1804年他20岁时,重新计算哈雷慧星轨道引起科学界注意。1810年他奉命组建德国柯尼斯堡天文台,并任台长。贝塞尔工作勤奋,在1821~1833年间他测定了75000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作者于1984年6月4日在美国西雅图太平洋科学中心为“中国七千年的发现”展览所作的报告。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致用性。这致用性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地处北温带,农事活动和季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季节的变化和太阳视位置的变化密切相联,因而在中国一开始就形成了以观测“日躔”(太阳视运动)和“月离”(月亮的运动)为中心的天文学,也就是如何编制精密的历法成了它的中心工作。这一部分工作详细地记录在二十四史的《历志》中. 在意识形态方面,根据天人感应理论,人事活动和天象变化有密切关系,“天垂象,见吉凶”,皇帝的行为是否合乎天意,要观察天象来判断,因而对奇异天象的连续不断的观测、记录并向皇帝呈报,构成了中国天文学的又一主要内容。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就是它的档案材料的缩编。这份材料对今天的天文学研究仍有参考价值。仪器制造则是为这两项工作服务的。而这两项工作又都是集中在皇家天文台内进行的。皇家天文台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颁布历法是统治权的象征,它的兴衰是与封建王朝同步的,因而它不可能转变为近代天文学。  相似文献   

20.
<正>丝绸之路是一条交流之路,除了商品贸易,还带来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技术。天文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东西方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些成就通过丝绸之路相互交流,促进了各自的发展。"十二星座"初入中国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天文"一词的含义远远不止于我们现在认为的是以数理科学存在的"天文学"。在前科学革命的时代,天文学一直是作为一门包含了宇宙观、自然观、历史观,真真切切影响着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学问而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