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追溯表明: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区别特征主要体现在调值及入声的归并上.屯堡方言阴平调值是中平调33,是明代汉移民语音的底层;周边方言的高平调55,是清代汉移民语音叠置覆盖的结果;其余方言的次高平调44,则大多是中平调受到高平调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过渡状态.入声归并上,屯堡方言全浊入声归阳平是填补舒声空位的结果,这与周边方言显示出很强的一致性;而其次浊声母和清声母入声字归阴平,这属于明代汉移民语音中的底层成分;周边方言乃至西南官话中这些字归阳平,则是清代汉移民语言对该方言进行重叠覆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大荆位于浙江省乐清县的北部,方言属于吴语中的台州片。本文主要讨论大荆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记音以区所在地的方言为根据。壹大荆方言的声韵调1·1 大荆方言有声母37个: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市现代汉语方言属于官话大区西南官话小区的一个方言小片。但是 ,攀枝花市作为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才组建起来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 ,建市初期就集体迁来了全国各地各方言区的 3 0余万移民 ,此后每年又不断有大量的外地人口进入。从全市来看 ,移民不仅在数量上所占比重较大 ,而且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各个社会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 ,他们对该市方言语音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很大。 3 0多年来 ,各种方言语音相互影响、作用和融汇的结果 ,使该市方言语音系统内部的构成情况显得较为复杂 ,我们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整理研究 ,…  相似文献   

4.
粤北土话中类似赣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土话是分布于粤北山区的一群归属未明的方言土语,《中国语言地图集》称之为“韶州土话”。从共时的语言特征来看,粤北土话与周边的客、粤方言及西南官话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显然不属于上述各方言。粤北土话内部分歧颇大,但都具有一些类似级方言的特点,这非常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从语音、词汇和小称三个方面比较分析粤北土话与赣语的共同特点.并试图通过移民史来阐释这些共同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元代三峡移民伴随宋蒙(元)战争开始,持续至元末红巾军起义。战乱导致的人口锐减成为当地移民的主要动因,并因元政府的移民政策而大规模开展。虽然有元一代,三峡移民后的人口并未达到前朝最高水平,但对充实当地人口的努力不能抹杀。在元代积极移民背景下,三峡地区开始了人口的恢复、民族的融合、方言及风俗的转变.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Cool Edit软件采集、编辑、保存方言语音,使得方言语音研究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以克服传统的方言语音采集手段导致有些语音不清楚、语音保存格式不标准、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语音数字化研究的缺陷.方法 利用Cool Edit软件采集陕西关中语音方言信息,然后进行格式转换、降噪处理等,最后以mp3格式保存起来,其研究方法技术比较新颖.结果 利用Cool Edit进行语音研究,最终获得一套陕西关中方言语音信息数字化数据库.结论 这种研究方法为方言语音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常见现象,是由语言间的共性和差异相互影响而造成的。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英语的语音学习会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为帮助重庆方言区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分析了重庆方言发音特点以及重庆方言对英语语音发音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8.
焦作地区方言由于历史上的移民因素而形成隶属晋语的格局,“怀庆方言”的语音特点即是有力的佐证,从中可以看到焦作方言在几百年间的历史流变。  相似文献   

9.
略论赣方言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语言分化的条件主要是移民运动,赣方言是宋代以前几次北方移民迁徒赣地区的产物,赣方言的语青系统在唐五代时期已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10.
大荆方言属于湘方言的长益片,它在语音上的特点主要有:古代全浊入声字一般读送气清音,果摄有元音高化现象,古去声演变为阴去、次阴去、阳去三个调类。由于声母送气,次清去从清去中分化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调类:次阴去。  相似文献   

11.
藏语文-音自动规则转换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语言学、音韵学和工程语音学的需要,该文根据现代藏文与3大方言语音之间的对应规律和藏文正字法,提出了从文字上对藏文声母和韵母拆分的"字丁分解法",实现了藏文到各方言国际音标的自动转换.并对算法和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建立了藏语13个方言点的方音数据库.方音数据库的建立为藏语方言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了科学、方便的工具,为藏语标准音的制定、推广及应用提供原始的语音材料,也能作为藏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标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峡研究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发展研究王顺克1.1清代川东三峡移民与三峡民间风俗的嬗变张莉1.7浅议城市变迁中的城市地位再造——以万州为例胡攀1.13三峡移民精神:和谐三峡库区的精神支撑徐承英2.1三峡移民后期安稳致富与和谐法治环境研究胡怀应2.5非自愿性移民安置稳定研究梁  相似文献   

13.
汉语音韵学界当务之急是研究和完善由原始汉语到现代各方言的语音发展史。前贤和时贤运用汉语音韵文献材料研究汉语史上各个时代的语音状态,并由古而今顺向考察各个阶段之间的发展规律,音变轨则,贡献甚大,但仍有若干问题尚待解决。这就需要运用新的方法、活的材料进行逆向的历史研究。科学地进行顺向的历史考察和逆向的历史研究,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参证。这将利于我们更准确地重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面貌,揭露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所谓新的方法,就是把历史比较法、内部构似法和结合语音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通过对现代汉语的方言材料进行研究而推求古音的方法。历史比较法是通过有计划地比较两种或两种以的现代语言(方言或土语)的彼此对应的事实,来研究确定语言  相似文献   

14.
:西充方言中有一些独特的语音现象 ,这些现象周围县、市都没有 ,却和距离遥远的安徽合肥方言有极其相似之处。探其源 ,大抵与移民有关 ,特别是和张献忠战死西充凤凰山更为相关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中移民妇女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移民妇女既是三峡库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库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必须思考和分析三峡移民妇女发展的问题.目前,三峡移民妇女的发展现状与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目标存在诸多冲突,为了进一步实现三峡移民妇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开展对三峡移民妇女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话作为赣方言的一个分支,却在浮梁话的环抱中生存发展。文章就这一语言现象从劳动创造语言和人口迁徙影响语言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景德镇方言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用普通话作为参照物,对景德镇方言进行比较研究,从语音,语汇等方面总结出景德镇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杭州方言是历史上宋室南迁、建都杭州而形成的一支带官话色彩的吴语。通过对南宋临安城内北方移民和土著人口比例的考察,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探讨宋室南迁和杭州方言文白异读之间的关系,可以认识到杭州方言文白异读的研究在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下里话是阳山县黎埠镇的一种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均有它的音韵特点,综合其语音特点以及从移民史来看,下里话是粤语的一种次方言。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的兴建,引发出人类社会变迁史上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一一三峡百万移民大动迁.三峡移民在其规模、复杂性和移民安置速率三个方面,都创造着中国乃至世界由政府主导的非自愿性移民的范例。理解这一伟大创举的最根本方法是从政策入手,而目前指导中国三峡移民的政策核心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语言思想博大精深,对于指导方言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甘肃秦安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大量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也是研究汉语演变与发展的重要资料。在恩格斯语言思想视域下探析秦安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旨在为处理好方言使用与普通话推广之间的矛盾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方言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化的振兴有利于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