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3):103-104
不同的文化中人际关系差异甚大。无论是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同事或是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受到文化的制约。一般来说,在个体文化中,个人的独立性比较强,人们相互的关系相对松弛一些,显得不那么紧密,而在群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的独立性相对少一些,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显得密切。友谊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人们的友谊概念往往会受到各自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中英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待友谊的概念也不同。本文通过列举中英两国人民对待友谊的不同表现方式以及产生差异的渊源的研究进而对中英友谊概念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必将使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需要兴趣,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文道金 《科技信息》2010,(19):I0282-I0282
1背景及理论依椐 依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心理学家指出:"人们总是希望加入某一种群体,并为之所接纳,从而获得归属感。"可以说,人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交往的丰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强烈地渴望友谊,希望朋友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一种最直接、最普遍、最特殊而重要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从孤儿学校这个特殊的群体入手,研究中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中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策略,以利于中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钱小芳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100-100,66
诗人艾青说:“在寒冷中最先死去的不是没有衣服的人,而是自私的人;只有相互拥抱才能带来温暖。”是啊,关爱他人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桥梁。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放开去审视学生心灵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更多地是接受别人给予的爱,而很少懂得去为别人奉献自己的爱。他们一味地享受着来自父母祖辈们的爱,  相似文献   

6.
据大量的调查报告显示,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穿名牌的攀比心理、啃老族的依赖心理、追求明星的盲从心理、沉迷网络的封闭心理、不满现状的逆反心理。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行为更接近于社会,以上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自尊心强,有鲜明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他们需要别人的爱心和理解,而独生子女的娇惯性、社会新鲜事物的诱惑性、家庭关系的不稳定性、金钱价值观念的误导性等时代问题使得生理上日趋成熟、心理上略显稚嫩的高中生们无法应对,越来越迷茫。面对这些矛盾,不成熟的他们往往选择逃避现实或者玩世不恭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但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在生活中也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或者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片面地看待自己,结果是他们不能健康的成长。对自己的认识也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本课旨在让中学生了解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提高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今高中生的心理负担很重,60%的中学生存在中度或高度挫折感;影响他们挫折感的因素主要有情绪、应对方式、人格、人际关系等。应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培养中学生的抗挫折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之间,正值我国所界定的“青春期”阶段,也是人生的“危险期”。他们好奇、自尊、敏感、脆弱,独立意识和依赖心理并存,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有些挫折和打击,在成人看来可能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于没有经历过任何“风浪”的中学生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用成人的眼光看来是些小的事件,往往也会引起一些中学生心理的巨大波动,甚至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相似文献   

10.
莫兴文 《科技信息》2007,(11):176-176,187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把握好主动出击、用爱心真诚付出、微笑与热情、学会赞美、满足别人成为重要人物的感觉、记住别人的名字、不批评指责、谦虚礼貌等关键和技巧。  相似文献   

11.
一群刚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对学校充满了好奇,每一个孩子脸上都充满了阳光般的笑容,身上都散发出初生牛犊般的气息,他们爱学校、爱老师,为了规范他们的行为,又不至于伤害了孩子那颗天真、纯洁的心,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义不容辞地当起了大妈妈的角色,选择了我认为比较适合他们的办法来教育他们,规范他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林华芬  李艳霞 《科技信息》2012,(21):157+183-157,183
研究通过对初中、高中生的抑郁情绪的调查,探讨当代青少年学生抑郁情绪以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初中、高中生抑郁状况,为青少年学生的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中学生抑郁量表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取样对清远市三所中学330名中学生(包括初中、高中的学生)的抑郁情绪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本研究结果如下:(1)全部被调查的学生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的平均分约为41.5。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56.7%。(2)初中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高中;重点高中抑郁得分显著低于普通高中;男生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从调查表上面可以看出对初、高中生抑郁情绪影响程度较大且发生频度较高的因素分别是人际关系、家庭情况、需要与被需要、情感丰富。  相似文献   

13.
许多研究表明 :有 10 %~ 30 %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 ,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呢 ?据新华社最近报道 :“近年来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 ,其中 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 :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 ,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赵绍友 《奇闻怪事》2007,(12):40-41
自卑心理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中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个体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又称自我否定意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卑动摇了学生成才的信念,阻碍了学生去为理想而奋斗。这是与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  相似文献   

15.
析"早恋"的心理特征及疏导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提前,容易发生不顾后果的“早恋”行为,由于他们缺乏成熟、健康、理性的性心理品质,这既影响学习成绩又影响身心发展。因此,关注中学生异性问题,培养他们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避免“早恋”,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早恋”误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单秀芳 《科技信息》2008,(1):283-283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既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当生理与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自动产生爱、情感、归属以及自尊的需要,如需要朋友、希望得到别人好的评价、希望被他人尊重,最后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上进。但"后进生"由于他们的后进的学习成绩与后进的行为表现,使"后进生"成了教师经常批评、同学经  相似文献   

17.
杨迎军 《科技信息》2007,(30):223-223,292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我感到大多中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或考虑问题过多地从自己的利益和角度出发;或自视清高、孤独离群;或是非淡漠,交友不慎等等。为此,我试图从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存在形式、中学生人际关系中几种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及表现进行浅谈,最后给出中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策略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包娟 《遵义科技》2007,35(2):60-61
随着人们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急剧的社会变迁与发展。在职高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老师及他人的旋爱行为反映迟钝、冷淡、共情能力差。这里的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境地去理解另一个人的处境,体会别人的感受、需要,并且把自己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知道表现为关注、理解和尊重。共情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心胸狭窄、不尊重别人、缺少善心和同情心。共情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其个人的健康成长是不好的,特别是对今天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是相背离的。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是人生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始阶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个阶段逐步养成并渐趋稳定。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不成熟;心理情感处于烦恼增值期,心理情绪很不稳定。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姚红苹 《科技信息》2012,(34):374-374
人际吸引是人们建立友谊、爱情等重要人际关系的基础。了解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可以从优化外在形象,涵养内在素质等方面提高人际吸引力力,为完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