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水地全膜垄作沟灌技术的比较,对全膜垄作沟灌技术的机理及技术进步做了阐述;通过分析大田示范及田间试验结果,总结归纳了农田节水技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就如何在灌溉农田大面积推广节水技术做了深度思考,分析探讨了管水、供水、用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抗旱与节水并举互补、建立现代技术支撑下的"旱作补灌"灌溉耕种农作制的理念和针对不同供水设施条件、不同农田立地环境因地制宜推广节水技术的思路。并提出了建立与水权配置相适应的灌溉耕作制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双垄沟播喷灌技术是集中旱作农业区垄作沟播技术和灌溉农业区喷灌技术优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新型节水耕作栽培技术。本文在分析该技术本身及配套基础设施可行性的基础上,从节水、增产、抑制蒸发、提高地温、抑盐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认为该技术可在降水量小于250mm,平均风速小于3.4m/s,具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甘肃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条件,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采取草膜双覆盖垄作膜下滴灌方式,对其节水增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采取不同种植模式滴灌单因素区组设计,共设4组:草膜双覆盖垄作草下滴灌,覆膜垄作膜下滴灌,覆草垄作草下滴灌,垄作滴灌(CK).区组随机排列,重复试验3次.试验结果表明,草覆盖对提高产量有积极作用,而草膜双覆盖对提高产量所起积极作用更大,可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八师148团为代表的北疆苜蓿种植区,采用机械化播种布管,滴灌种植、机械化收割和打捆等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新栽培模式,是在传统栽培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将节水滴灌、良种良法配套、平衡施肥、机械采收等各项丰产新技术集成后,形成单产1 500kg/667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具有苗匀、肥匀、水匀、节水、保墒、促进生长发育、防止旱涝、劳动强度低、机械化程度高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玉米双垄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是灌区提高灌水质量、实行定额用水的关键问题。改进灌水技术,实行定额用水,可显著提高灌溉效益。小畦灌与沟灌、沟灌与隔沟灌都具有增产节水作用,应选择合理的畦灌与沟灌技术要素,制定合理的灌水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大豆玉米超高产栽培法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一垄,垄距为130cm,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cm,小行距40cm。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种植技术亩产平均增加160—5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4—5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大豆玉米超高产栽培法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一垄,垄距为130cm,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cm,小行距40cm。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种植技术亩产平均增加160—5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4~5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大豆玉米超高产栽培法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公分或70公分垄作玉米,两垄变一垄,垄距为130公分,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公分,小行距40公分。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种植技术亩产平均增加160—500公斤,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4—5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大豆玉米超高产栽培法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公分或70公分垄作玉米,两垄变一垄,垄距为130公分,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公分,小行距40公分。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种植技术亩产平均增加160—500公斤,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4-5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