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AHP法在江西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结合本区脆弱性的特点,建立了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到了4个层次的层次单排序。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层次各因子相对的权重,用于评价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结果表明,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目标要素B以人为干扰脆弱(B2)为主,占73%;指标层(D)中20个指标相对应总目标A的权重值排序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所占的权重最大,达0.2044,水土流失强度的权重次之,为0.1825,二者占20个指标的比例达39%之多,平均各占19.5%;其他18项指标之和只占61%,平均各占约39%,且单项权重值均小于0.1,足以反映影响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程度的主导因子是人为干扰脆弱为主,即森林覆盖率和水土流失强度。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角度,构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4个准则层指标和26个基础层指标.利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综合权重法进行赋权.根据权重综合计算得到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可表明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可为哈尔滨市城市水资源的管理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AHP法在广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根据科学性、代表性、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和易获性原则,建立了广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用于评价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广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4个指标的权重确定中,森林覆盖率所占的权重最大,土地石漠化率的权重居第二,年均降水量居第三,阀叶林面积比重居第四,地表水资源指数居第五,水土流失率居第六,农膜使用强度所占的权重最小,这说明反映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森林和水;广西山地面积大、石山面积多,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是广西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圳河健康状况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圳河系统为例, 通过分析河流健康及其功能间的关系, 建立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河流健康诊断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表征河流系统功能的具体指标对上一层元素的权重, 最后计算出健康综合指数, 并据此对河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诊断。研究表明: 深圳河2006年及1996年健康状况均处于中度受损状态; 其中生态功能和自净功能受损严重, 2006 年较 1996 年健康状况有所下降。结合深圳河流域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分析可知: 深圳河现阶段水质污染严重和河道水量不足是导致深圳河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 因此必须优先考虑截污和河道补水问题, 在此基础上方能通过生态修复进一步改善深圳河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安全评价涉及区域水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水资源-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安全评价对区域发展规模、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区域可持续安全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针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边际效益递减"原理相结合对水资源-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经济和生态子系统的权重分别为0.64、0.26和0.10;选取的10个指标里面权重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人均水资源量(权重0.4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权重0.15)、人均GDP(权重0.11)、城市化率(权重0.08)、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权重0.08)、生态环境用水率(权重0.07);根据"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构建线性模型计算得出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安全评价指数,系统安全评价指数由2000年的0.32增长到2015年的0.41,2000-2015年处在一个安全性较差的状态,但总体呈现出一个逐渐安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调研分析国内外河流健康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15个评价指标构成的广水河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标准,将其健康水平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5个等级,运用AHP-综合指数法对广水河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水河健康综合指数为3.1963,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亚健康水平.广水河的河流健康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水量和水资源承载力不足;部分河岸坍塌;水体污染,部分河段呈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水土流失加剧而导致河床淤积;水生生物减少.根据评价结果及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及修复措施,为广水河流域的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决策依据,也对同类型的河流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福建沿海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度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沿海地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的特点,以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干燥指数、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文盲率、高等教育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分配各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福建沿海地区农业脆弱生态环境分为较严重脆弱、中等脆弱、一般脆弱、无脆弱4个等级.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阐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预警的方法,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模型,度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风险强弱程度,并进行实例应用. 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实效性,可为行政管理部门对区域水资源实施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AHP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构建该地区山地生态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水资源开发强度、植被覆盖度、地面坡度、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自然保护区面积比重对祁连山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贡献率较大;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适当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是维护该区生态平衡、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淮北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现已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以淮北市为研究区域,根据2002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经济水平、资源状况和环境保护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系统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包含三层,第一层是目标层,分别是生态可持续指数、经济可持续指数和社会可持续指数;第二层是准则层;第三层是指标层,指标层共24个指标,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加权和法与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计算2002-2007年淮北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淮北市处于较低水平可持续发展状态,制约因子是3个子系统发展不均衡,特别是经济子系统发展滞后.煤炭工业是淮北市的支柱产业,对煤炭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有效促进淮北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壤抗蚀性是评价土壤侵蚀潜在发生可能性的重要综合性指标,研究高寒河谷地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蚀性为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和资源整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藏东南高寒区尼洋河流域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3大类、13个土壤抗蚀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团粒类指标和有机质能很好地反映土壤抗蚀性,0.25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0.5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0.25 mm非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水稳性指数、平均重量直径、团聚体结构破坏率、有机质7个指标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最为明显,是表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蚀性的最佳指标.各抗蚀性指标值基本表现出(0~15)cm(16~30)cm规律.通过建立权重求和模型发现0~15 cm表层土壤抗蚀性能远远大于16~30 cm;最终,通过叠加法得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评价从强到弱顺序为:灌木林地(SL)、天然林地(NF)、农耕地(CL)、河滩林地(BL)、人工林地(AF).  相似文献   

12.
青海河湟区水土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东部河湟区是青海省内水土流失的典型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不仅是当前水土资源利用、规划和管理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就河湟区水土资源的特点和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98长江特大洪灾的历史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1998年长江洪灾灾情、不同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洪灾的次数与频率、森林资源、水土流失状况等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江流域洪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的程度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森林植被的破坏,使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下降,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泥沙淤积,使蓄洪和行洪能力下降。并就如何恢复和发展森林植被,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y, 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landscape ecological evaluation on Leucaena leucocephala artificial forest in the add-hot valley, Yuanmou Xiaokua hill, using a combination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landscap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es of landscape include forest coverage, biodiversity, stability, soil eros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vaila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economic benefits. Using AHP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determine the grade of ecological evaluation factors and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and calculate the CEI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n ecological evaluation.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ea CEI was 0.714 225, a better quality of the ecological level, but biodiversity indicators was the lowest. To sum up, it was difficult to mainta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ffectiveness and process but also guarantee a good biodiversity in the add-hot valleys. We must reasonably arrange the alien species and the native species, in order to obtain a stable and sustainable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5.
收集都安瑶族自治县2004年相关统计资料,用能值法建立能值指标体系,通过能值投资率、能值自给率、环境负载指数、可持续利用指数和单位面积宏观经济价值产出5个指标分析评价都安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果显示,都安县能值投资率为5.46,能值自给率15.47%,环境负载指数5.53,可持续利用指数0.10,单位面积宏观经济价值产出1.5×105EM$.km-2.-a1。能值指标表明,都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利用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系统生产效率较高,在获取经济输入能值方面具有优势;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但是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大;系统的可持续性较弱。都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应加强都安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系统的能值反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提高能值利用率;治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合理运用当地条件,发展对外经济;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秀山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指标分层,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而用均值比较法对秀山县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各指标进行数据定量纠正,用综合加权求和法得出秀山县可持续发展值为0.66.这表明,秀山县矿产资源处于可持续发展一般阶段.针对秀山县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对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目标层、中间层、指标层构成的3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加权叠加分析模型计算评价指数,对攀西地区各矿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指数越大,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高。评价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攀西地区各矿区对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8.
沂蒙山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沂蒙山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山区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巨大,但因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山区资源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分析了沂蒙山区的自然条件与主要土地类型的质量、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山地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提出了这一地区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利用的系统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区用水指标为基础,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通过SD模型分析了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对地区用水的供需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应用实例,对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利用进行模拟仿真,并分析了未来某些时期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状况,其结果对于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水资源危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德州市作为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失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德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适合区域发展现状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发掘现阶段德州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