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对锰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2个大豆品种(华春18和浙春3号)在不同时期、不同锰浓度(0,0.01,0.10,1.00,10.00,20.00 mg/L)处理下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增加,华春18的2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浙春3号的2种同工酶的酶活性和酶带数目比较稳定.此外,大豆在中等程度的锰胁迫下能适当产生一些补偿性的酶带,但酶活性已受到一定的抑制.2个大豆品种不同时期的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也有差异.不同品种大豆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铝对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个大豆品种(浙春3号和华春18)为实验材料,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处理后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变化.通过研究铝对大豆电解质外渗率、根系分泌氨基酸和糖的影响,探讨了铝胁迫下植物根系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在铝胁迫条件下,电解质外渗率和糖类的泌出量随铝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低浓度铝离子作用下,随铝处理浓度的升高,氨基酸的分泌量也增加:浙春3号,苯丙氨酸和脯氨酸在ρ(Al3 )<20 mg/L时,丝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和氨基丙酸在ρ(Al3 )<40 mg/L时,色氨酸和赖氨酸在ρ(Al3 )<60 mg/L时,而酪氨酸和亮氨酸直至ρ(Al3 )为100 mg/L时才达最大值;华春18,丝氨酸和缬氨酸在ρ(Al3 )<20 mg/L时,色氨酸、精氨酸和氨基丙酸在ρ(Al3 )<40 mg/L时,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赖氨酸在ρ(Al3 )<60 mg/L时,亮氨酸在ρ(Al3 )<80 mg/L时,脯氨酸至ρ(Al3 )为100 mg/L时达最大值.当铝处理浓度高于相应浓度时,氨基酸的种类随铝浓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明大豆通过改变根系分泌作用而缓解酸铝的毒害.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铝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个大豆(Glycine max)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选择耐铝性不同的2个大豆品种(铝耐性品种:浙春2号和敏感品种:浙春3号)作为实验材料,设置5个铝处理水平和3个平行组(根际、非根际和外源根系分泌物组),测定了大豆根系分泌物中柠檬酸的含量;在处理30d后用浸提法提取3种类型土样中的各种形态的铝并测定其含量,同时检测了相应土样的pH值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铝胁迫下,耐铝品种浙春2号根系分泌大量的柠檬酸,比铝敏感品种浙春3号显著;随着铝处理量的增加,浙春2号根际土壤相对于非根际土壤而言,Al^3+、(AIOH)^2+、Al(OH)^2+等形态铝的含量均有所降低,单聚体羟基铝((Al0H)^2+、Al(OH)^2+)含量的降低尤为显著,而腐殖酸铝(HA-Al)的含量有所升高;外源根系分泌物组的实验结果和根际土壤组相似,显示出耐铝性大豆根系分泌物具有一定的铝毒缓解效应.实验结果还表明,根系分泌物对根系土壤具有一定的酸化作用,而铝的形态与pH值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根系分泌物对铝形态存在一定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铝对大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3个大豆品种在铝毒害下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铝浓度的增加,不同品种大豆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活性和酶带数量变化不一,其中大豆9703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带数和酶活性明显下降,浙春3号大豆的变化不明显,浙春2号大豆的明显增加,这与各品种对铝毒胁迫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施钙处理对大豆铝毒缓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法,以抗铝毒大豆品种浙春2号、对铝毒敏感大豆品种浙春3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的铝.处理水平(0、50、150mg·L^-1)和钙处理水平(0、80、160、320mg·L^-1),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钙处理对大豆铝毒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增加钙的供应可减轻铝对植物的毒害,显著削弱铝毒导致的植株生物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下降,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上升,有效提高植株对铝胁迫的抗逆性.低水平的钙(80mg·L^-1)对低水平的铝处理有较为显著的缓解作用,高水平的铝处理则需高水平的钙(320mg·L^-1)才能达到较显著的缓解作用.2个大豆品种比较而言,钙对浙春2号的铝中毒具有更显著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铝对大豆质膜透性和P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土培方式,研究了铝对9703、浙春2号和浙春3号大豆叶片的质膜透性、MDA(丙二醛)含量及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胁迫下,大豆叶片的质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CAT、POD的活性在813.5 mg/kg 铝处理时上升,而在较高浓度铝处理时下降.  相似文献   

7.
硼、锰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个大豆品种浙春3号和16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硼、锰营养水平下大豆的农艺性状在2个生育期(三叶期和盛花期)的变化以及硼、锰对大豆相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地施硼或锰,促进了大豆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比叶重的增长,增加了大豆的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提高了大豆的产量;而硼或锰的缺失或过量对大豆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总体上看,适量硼的作用大于适量锰;适量的硼锰同施对大豆生长最好.2个品种比较,浙春3号抗硼锰丰缺胁迫的能力大于1601.  相似文献   

8.
铁胁迫对大豆POD和EST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2个品种的大豆--浙春3号和1601在不同时期、不同浓度铁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春3号的2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基本一致,随铁浓度的增加酶带数和强度都有所增加;而1601的2种同工酶,在高浓度铁处理时,酶带数和强度都减少.2个大豆品种不同时期的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对铁胁迫的反应也有差异.不同品种大豆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铁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锰浸种对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和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品种(“浙春2号”,“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锰水平,研究了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中各种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锰浸种对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但在幼苗生长期,适量锰(w(Mn^2 /种子)=O.001~O.1mg/kg)浸种使大豆叶片的质膜透性(MP)降低,脯氨酸(Pro)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升高.说明适量的锰浸种对大豆的生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影响植物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对生物样品中铝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铝在植物中的形态与运输.文中以华春18大豆(Glycine max)为研究材料,首次利用无破坏性、精密度高的27AlNMR对大豆根、茎、叶部铝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在大豆根部以铝-苹果酸(1∶3)复合物和铝-柠檬酸(1∶1)复合物两种形态存在,其化学位移分别在11.16和-0.38左右;在茎和叶中没有检测到铝-有机酸复合物;大豆根茎叶中的可溶性铝主要以[AlO4Al12(OH)24(H2O)12]的形态存在,其化学位移在63.2左右.  相似文献   

11.
铝胁迫下7个不同大豆品种幼苗的生长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农业生产的限制因子,抑制植物根的生长,减低植物的耐旱性,引起营养缺乏和植物其他生理生化方面的改变。大豆是一种富营养植物,特别是蛋白含量很高,并且常被用于改良土壤。笔者对7个大豆基因型(品种),在含有2mmol/L铝和不含有铝的溶液中培养2周,进行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实验,以研究不同基因型的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生长反应。结果显示,在铝胁迫下培养的幼苗,其上胚轴长度、株高、根长、鲜重、干重以及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所下降,但不同基因型品种的幼苗对于铝胁迫呈现一定的差异反应。7个品种按照相应幼苗根生长的数据分为3组:在铝胁迫下,南农73—935和大黄豆是供试品种中耐受性最好的基因型(根生长仅减少15%);南农87C-38和Williams是最敏感的(减少37%~39%);1138-2,洪引1号和科丰1号(减少23%~27%)的反应则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铝胁迫对大豆根际土壤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铝胁迫对大豆根际4种土壤酶(蔗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铝处理对4种土壤酶都有明显的影响;在高铝胁迫下,4种酶的活性都下降,将大大降低土壤的能力;中等铝处理对4种酶的影响有所不同.3个大豆品种在铝对根际土壤酶影响上存在一定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