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雷雨》到《北京人》,曹禺以戏剧来探索人生的轨迹中,显露出一条基督因素渐行渐远,但始终若隐若现的线索。曹禺对现实人生关注力度的加大及其对现世幸福的执著,决定了其对基督思想的远离趋向,而其童年记忆及其对形而上探索的坚持,却使他难以斩断与圣经世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陈传芝 《河池师专学报》2004,24(1):70-72,100
《雷雨》是曹禺最富个性的创作。年轻的创作者通过作品人物和场景描写,作家个体的感性体验、自我或终极本体的深入思考,都或隐或显地改装成撼人心魄的悲剧故事。其中“热”的环境和人物的“热”情、“热”力共同酿成了雷雨大作。创作者的“热”的内驱力和接受者的“热”泪共同阐释着“热”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明华  姜宁 《科技信息》2009,(26):I0258-I0258
本文是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解读《雷雨》的一种尝试。该剧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于它交错采用了多种原型批评的方法。本文主从雷雨意象、原始情绪、母题原型三方面来探讨《雷雨》的原型世界。  相似文献   

4.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许多神秘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在《雷雨》里,宇宙如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以逃脱这黑暗的坑…… 《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 ——曹禺《雷雨》序  相似文献   

5.
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在19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的文章,提出了“面子保全论”。话剧《雷雨》中的大量对白无不投射出“面子保全论”,无论是威胁说话人自己的面子,亦或是对方的面子,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面子保全论”在《雷雨》中的运用。本文从积极的礼貌策略、消极的礼貌策略、公开的毫不隐讳的威胁面子行为以及隐晦的委婉的礼貌语言手段四个方面分析了“面子保全论”在《雷雨》中的运用,由此可知面子保全论有利于平时的交际,以便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6.
《雷雨》时代的曹禺,深受二希文化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念的认同以及对基督教受难意识、复活精神的靠拢。《雷雨》的产生,正是这位剧作家深刻的忧患意识、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想与二希文化精神融合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曹禺完成他的处女作《雷雨),轰动了当时的文坛,并奠定了他在中国话剧史和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雷雨》最初发表在郑振铎与章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上,1935年首次在东京演出,并被译成日文在东京出版,以后又两次被改拍为电影。郭沫若在1936年为《雷雨》日译本写的序文中高度评价了该剧,认为它“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雷雨》为什么久演不衰、长期吸引读者和观众呢?它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用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方法分析了《雷雨》中三个男性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从中审视作者的创作心理,揭示了二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将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公墓》、《内疚》、《女娲氏之遗孽》、《叶罗提之墓》、《姊嫁之花》和《雷雨》进行比较后认为:前几篇小说限于对心理分析理论的形象化图解,未能充分展开俄狄浦斯情结的内涵;《雷雨》由于设置了周朴园专制冷酷的形象为背景、表现周萍和繁漪的乱伦关系以及周萍对四凤的爱而将这一情结表现得惊心动魄。《雷雨》成功表现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因在于:西方戏剧的命运观和曹禺对命运的思考的相互融合、曹禺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及作为艺术家对集体无意识的幻想创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分析曹禺剧作《雷雨》中侍萍人物形象中心,主要论述其作为一个母亲,从默默地付出母爱和对灾难的承受两个方面,分析了她身上所蕴含的悲剧意蕴和道德内涵,探讨了她的形象塑造的艺术价值在《雷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传奇》,从童年体验的影响、复杂的经验世界、独特的女性视角三个方面分析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作家,她的小说以特有的魅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独领风骚,为人称道。《传奇》是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伦理的类别以及伦理与悲剧的联系,对《哈姆雷特》和《雷雨》这两部戏剧作品进行粗略的比较研究,并指出伦理在悲剧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勃罗留波夫的文学批评活动捍卫和发展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文学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的观点,称自己的文学批评为“现实的批评”,并且在《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中以对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大雷雨》的切实批评实践了这一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曹禺名剧《雷雨》中的鲁大海,是一个“大胆而幼稚”的反抗者形象、剧本通过鲁大海形象的塑造,一方面给《雷雨》架设了一个新时代的支撑点,一方面使作者早期的世界观和阶级意识得到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分析鲁大海的形象,对于理解和把握曹禺早期的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时间诗化了回忆”,这是许多有经验的作家都体会到并在作品中表现了的。不仅一些个人回忆性作品如《童年》《步年》《青年》(托尔斯泰)、《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朝花夕拾》(鲁迅)等是诗化回忆的结晶;推而广之,希腊人将文艺谬司统统看成是记忆女神的女儿,说明整个文学艺术都是基于诗化回忆,与诗化回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本文主要只涉及作家对自己个人经历的回忆)。  相似文献   

16.
周萍在《雷雨》的故事脉络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不仅推动了剧情和矛盾冲突的发展,而且是造成繁漪、四凤以及整个家庭悲剧的最直接动力。无论是着眼于精神因素还是伦理因素,周萍是个始终在挣扎抗争的人物,他两次乱伦并反抗失败的痛苦体验才真正体现了剧作家的创作意图———生存的焦虑,存在的荒谬。  相似文献   

17.
"窗"在《雷雨》中反复出现,共计80次。大体说,《雷雨》共有三扇窗。一扇是禁忌之窗,即周公馆的那扇窗;一扇是情欲之窗,即鲁贵家四凤的那扇窗;还有一扇隐藏在文本的叙述里,即周家在无锡时的那扇窗,暗含了侍萍对自由的渴望。但在"雷雨"这一共同的外部环境下,三扇窗之间有了内在的联系,共同成为一扇命运之窗。这扇窗意味着毁灭与死亡。  相似文献   

18.
《大雷雨》与《原野》有许多惊人的相似点:凶狠的婆婆、懦弱的丈夫、敢于寻觅的媳妇以及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等,它引起了高校师生无数次在表层和深层上的追问.本文以两名剧剧名的象征义作为切入口,剖析了它们自开始演出至今国内外评论界有关评论的成因,重新解读了这两个分别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世界名剧,进而确立一个与目前评论界的定评不同的结论:《大雷雨》与《原野》都是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今天的观点,分析了《雷雨》中周朴园形象,试图挖掘其内含的人生生存困境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和中国现代悲剧《雷雨》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母题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本着重于两部作品在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方面的比较研究,借以阐述两在审美意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