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是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任国胜 《奇闻怪事》2009,(12):31-33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在教育观念转变过程中认识不足,将会导致偏差或失误,甚至失败。因此,新“课改”下对学生教育应注意:赏识要有原则;激励要恰如其分;不仅要赏识孩子,也要教孩子学会赏识别人和自己;要民主,也要纪律。  相似文献   

5.
李新 《奇闻怪事》2011,(8):34-34,57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善待生命。”教师不是生来就懂得孩子,更不会生来就懂得赏识,我们需要“学会赏识”,赏识自己,善待自己;赏识学生,善待学生!教师教学生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学生品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品尝到了教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冲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开始关注并研究赏识教育,此外,家长们也开始转换思维,将赏识教育运用到与孩子日常互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教师应热忱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有了进步就鼓励。赏识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它是一把打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汪玲合 《科技资讯》2012,(5):199-199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农村小学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的短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且多外出打工,对孩子疏于管理,使得孩子在校问题严重。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育者,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不让学生感觉到教育者盼意图,巧妙地应用暗示激励,把暗示与赏识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对学生的未来充满期待,以达到激励学生进步、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要求的目的。暗示激励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其原则、使用时机和方式,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最大化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是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根本需要,是教育者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及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积极投入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运用赏识教育,可以营造和谐氛围,创建良好的学习背景;能挖掘残疾大学生的潜能,并使其成为创新人才;赏识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父母学会用赏识的眼光、手段、方法去挖掘、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孩子好的方面得到巩固,继续发扬,不良的行为习惯得到克服,既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育就是“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举足轻重.要重视家庭教育.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大,孩子越大可塑性越小.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我们要把对孩子的教育贯穿始终.因为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之本.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6,(6):91-92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对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赏识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赏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举足轻重。要重视家庭教育。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大,孩子越大可塑性越小。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我们要把对孩子的教育贯穿始终。因为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之本。  相似文献   

15.
谈幼儿园的赏识与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在孩子性格差异大、承受困难低的特点,提出家长和教师要相信幼儿有能力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能独立地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赏识教育,让孩子肯定自己,坚定信念。在形形色色的环境中,会造成各种各样缺点,要怀着欣赏的眼光去发掘,及时去展示其闪光点,慢慢将其转化为优点、长处,更好地强化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同时通过挫折教育,让孩子增强承受力。家长与老师要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让孩子发现自己,获取成功。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孩子明理做人。下面结合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简要谈谈对学龄期孩子的引导和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没时间接送和照顾孩子,这个重任就落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身上。隔辈家长自认为很“爱”孩子,殊不知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两代家长都要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多开展三代人共同参与的活动,“抓一代,促两代,三代并进”。做到父母主动教育不包办、祖辈配合教育不越位,变单一式家庭教育为隔辈家长参与的复式家庭教育,形成学习型家庭教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常利普 《科技信息》2009,(21):I0192-I0192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教育方式多样化,赏识——成功的教育。尊重孩子.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走出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省相继发生学生溺亡事件。入夏后,气温持续走高是必然趋势,下水洗澡纳凉的人越来越多,这就为溺水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放暑假了,希望孩子们莫贪恋那一河渠的清凉,以免造成更多的事故。尤其是校方和家长,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让孩子远离渠道、河边,外出游泳要在家长陪同下进行。家长也要掌握孩子的去向,防止孩子擅自下水游泳。  相似文献   

20.
姜新峰 《科技资讯》2012,(33):215-215
四块糖的故事给教师的启示是:对待学生的错误不是唯有批评才有效,而理解、尊重、欣赏和保护学生的效果则更加明显。尤其针对在批评与责备声中成长的中专生,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正面、积极、鼓励的教育手段意义更大。作为教师要践行赏识教育,就要了解赏识教育的内涵,认识赏识教育的前提,对赏识教育充满信心,才能真正践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