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原寒冷地区混凝土冻融问题,从配合比入手,探讨了如何利用掺入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并通过增加一些施工过程控制措施提高混凝土抗冻性。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荒漠化概念及其类型,分析了我国荒漠化的基本状况、特点及主要危害。对我国近期开展荒漠化防治,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坝上及邻区荒漠化类型与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利用TM卫星遥感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研究荒漠化类型、区域分布与地质特征;通过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类型与级别荒漠化的粒度特征。结果提出了该地区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包括风力作用下的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沙漠化和以侵蚀作用为主的砾漠化,以及物理化学作用下的土地盐渍化。不同类型和等级的荒漠化土地沉积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粒度组成,轻度沙漠化和砾漠化以及盐渍化(湖相沉积)土地的细粒物质含量相对更高,<63μm的颗粒含量可达90%以上,在风暴来临时具有更大的沙尘释放潜力;相反,严重沙漠化和砾漠化土地的细粒物质含量相对较低,<63μm的颗粒含量通常低于30%,同等条件下释放沙尘潜力也较小。结论在重视保护和治理已经严重荒漠化土地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正在发生荒漠化的或者潜在荒漠化的土地的保护,尤其是重视保护湿地、裸露的湖泊滩地和干涸的湖盆等,才能有效减少沙尘暴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琰 《科技信息》2007,(34):325-325,279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最好的一片草原,天然草场总面积1.25亿亩,素有"北国碧玉"、"牧草王国"之称,不但是我国最重要优质的天然牧场和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同时与大兴安岭森林共同构筑了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尽管植被保护相对完好,但生态状况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治理。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该草原中的砂质草场已大面积发生荒漠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遥感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现状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着重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区沙漠化的成因。认为沙漠化的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导致草原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最后,对荒漠化的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富路地区的特征,针对其土体冻融作用下沟的侵蚀特征与侵蚀沟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如何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7.
庄宇 《中国西部科技》2007,(10):156-157
本文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如何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如何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西北部靠近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有康平、法库、新民、辽中四个县(市)属于荒漠化危害区,沙化土地面积47多万公顷。1994年起,沈阳市林业局对康法地区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全面规划,同时把新民、辽中的16个乡镇也划入康法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制定了《沈阳市康法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多年来,围绕防风固沙绿化沈阳的工作中心,林业工作者不断创新和推进辽蒙边界带防风固沙生态建设工程,为沈阳市建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相似文献   

10.
11.
三江源地区冻融侵蚀动力分析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区的地理、地质和气候都具有特殊性,本区内主要以冻融侵蚀为主结合其他各类型的土壤侵蚀.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其研究甚少,有关其强度分级评价方面的研究则更为鲜见.本文具体分析了三江源地区冻融侵蚀动力,通过野外调查建立解译标志分析,结合冻融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冻融侵蚀强度的分级.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冻融侵蚀具有分布范围广,不同强度冻融侵蚀空间分布明显,冻融侵蚀地区分布差异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考虑了三种强度等级(C30、C40、C50)和四种介质(清水、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和5%氯化钠溶液+5%硫酸钠溶液组成的混合盐溶液)。重点考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四种环境下机制砂混凝土的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均呈下降趋势;盐的存在加剧了机制砂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表层剥落,却减缓了机制砂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盐溶液种类对机制砂混凝土冻融后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氯化钠比硫酸钠的破坏力强。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是全国荒漠化土地分布最集中和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对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为更好的对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防治成果有一整体把握,本文从荒漠化的成因、现状及防治对策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概况进行一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荒漠化研究领域同世界上七十多个国家和十几个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交往,先后为联合国有关组织举办了沙漠化讲习班和学术交流研讨会,承办了第三次世界沙漠开发大会,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为非洲国家举办防治荒漠化培训。近十几年来,中国先后派出专家协助非洲国家工作。作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约国,我国政府于1996年和1997年先后在北京承办了“亚非防治荒漠化论坛”和“防治荒漠化亚洲部长级会议”,这使我国在防治沙漠化领域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1998年5月,我国在北京主办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科技委员会特…  相似文献   

15.
何晓雁  李鹏  刘芯  钱博  赵云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5):10896-10902
为探究酸雨和冻融共同作用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酸雨-冻融侵蚀试验,分析不同橡胶掺量(0%、3%、6%和9%)下透水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超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 XRD)试验,从微观角度分析酸雨-冻融侵蚀机理。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超声波波速损失率、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呈不断上升趋势,相对动弹性模量呈不断降低趋势。掺入适量橡胶,会改善透水混凝土抗侵蚀性能。此外,利用灰色聚类分析得出透水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超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等指标可以归为一类进行研究;结合SEM和XRD分析图谱分析得出酸雨-冻融循环试验的主要侵蚀产物为钙矾石晶体。  相似文献   

16.
窦鹏涛 《甘肃科技》2010,26(23):125-126
混凝土冻融破坏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主要病害。通过对混凝土冻融过程中破坏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冻融破坏防治对策,并结合耐久性规范对冻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冻融破坏在我国北方地区非常普遍。大、中、小型水工混凝土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的冻融剥蚀破坏。除此外,混凝土冻融剥蚀的情况在我国北方的桥涵建筑物老化病害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李伟  王丰强 《科技资讯》2009,(23):57-57
阐述国内外关于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结合当前研究成果,介绍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红层荒漠化是发生在红层区的土地退化灾害之一,以表土层缺失、基岩裸露和生态功能丧失为主要特征。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的红层出露广泛,人口密集,受工程经济活动、自然气候条件及岩石自身抗风化能力弱等因素的限制,红层土地退化愈趋严重。选取第四系网纹红土和白垩系红层荒漠化特征典型的吉安永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红层土壤的p H值、色度、粒度、含水率及荒漠化侵蚀沟形态特征等研究,查明了其演化阶段及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区内红层土壤分为碱性和强酸性2种,含水率较低,粒度组分以粉砂(2. 00~63. 00μm)为主,粘土(0. 01~2. 00μm)和中-细砂( 125. 00μm)次之;其侵蚀沟形态主要受岩性、地形等因素控制,荒漠化可分为早期、中期、中晚期及晚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洪涛 《甘肃科技》2004,20(3):150-152
被视为地球“溃疡病”的荒漠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 ,倍受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而甘肃省又是中国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本文从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入手 ,分析了甘肃省荒漠化的现状、发生发展的机理 ,由此提出了甘肃省防治荒漠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