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已有的投影后变分(Variation After Projection, VAP)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宇称投影, VAP计算可将模型空间扩展至多个主大壳.然而,在多主壳的壳模型计算中,质心问题需要额外处理.由于现实壳模型哈密顿量不具有平移不变性,多主壳模型空间的波函数会有质心部分的混杂,需要把质心部分从波函数中分离出来,以便得到纯净的内部波函数.这里, VAP计算也需要处理相同的质心问题.采用与标准壳模型完全一致的办法,实现了VAP波函数质心部分的有效分离.作为新方法的初步应用,我们在psd模型空间中计算了~(12)C的正负宇称低激发态.结果表明,无论晕态还是非晕态, VAP方法仅采用几个HF真空态,就已能给出非常好的壳模型近似结果.至此,本文发展的VAP新方法,可以计算壳模型中所有类型的低激发态.  相似文献   

2.
在已有的投影后变分(variation after projection, VAP)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宇称投影。由此,VAP计算可将模型空间扩展至多个主大壳。考虑多个主大壳,VAP计算需要处理质心问题。对于质心修正,采用与标准壳模型完全一致的办法,将波函数的质心部分进行分离。在已有的VAP方法中,只能计算正宇称低激发态。采用新方法,在psd模型空间中计算了~(12)C的正负宇称低激发态。通过与壳模型(shell model,SM)精确值进行比较,无论正宇称态,还是负宇称态,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近似结果。至此,VAP新方法可以计算壳模型中所有类型的低激发态。这是首次能够同时计算原子核正负宇称态的VAP计算。  相似文献   

3.
原子核磁矩是原子核最重要的物理观测量之一,它反映了原子核结构的重要信息,本文回顾了原子核磁矩的理论研究进展,特别是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介绍了其对球形奇A核和形变奇A核磁矩的描述.对球形奇A核,首先以~(16)O和~(40)Ca附近具有LS闭壳核芯加减一个核子的奇A原子核磁矩为例,讨论了奇时间场的贡献.其次,基于点耦合相互作用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并考虑相应的奇时间场、单π介子交换流、一阶和二阶组态混合效应的修正,研究了jj闭壳核~(208)Pb附近原子核~(209)Pb,~(207)Pb,~(209)Bi和~(207)T1的磁矩.对于形变奇A原子核,以~(33)Mg为例,利用包含时间分量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和组态固定的形变约束方法,研究其内禀磁矩.最后,对原子核磁矩的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扩展以简谐振子为基的常规壳模型计算到晕核,本文提出了自相似结构壳模型,通过对谐振子动能项和势能项的再标度方法以及单粒子平均场模拟的方法,可以得到SSM中的单粒子轨道有态相关的圆频率。在SSM中,晕核的大的均方根半径、厚的中子皮以及Borromean核,如^6He,^11Lf,^14Be的束缚态性质能够被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将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用于3s-2d-1g壳层区核的奇A核,实际计算了119I,121I和123I3个核的基态带和低激发态带的能谱.按ΔI=2划分带结构,发现PDHF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能级符合较好.同时也用粒子加转子模型对能谱进行了分析讨论,说明这些核的能谱具有脱耦合极限特征.  相似文献   

6.
将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用于3s-2d-1g壳层区的5个奇A核115~123I.计算了它们的基态带及低激发带能谱,并与实验能谱作了比较,发现利用PDHF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能级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7.
将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用于3s-2d-1g壳层区核的奇A核,实际计算了^119Ⅰ,^121Ⅰ和^123Ⅰ3个核的基态带和低激发态带的能谱,按△I=2划分带结构,发现PDHF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能级符合较好,同时也用粒子加转子模型对能谱进行了分析讨论,说明这些核的能谱具有脱耦合极限特征。  相似文献   

8.
将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 Fock(PDHF)方法用于 3s 2d 1g壳层区核的奇A核 ,实际计算了119I,12 1I和12 3 I 3个核的基态带和低激发态带的能谱 .按ΔI=2划分带结构 ,发现PDHF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能级符合较好 .同时也用粒子加转子模型对能谱进行了分析讨论 ,说明这些核的能谱具有脱耦合极限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一种研究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微观基础的理论方法。导出了微观哈密顿量及其在全对称态子空间中的等效算符,并计算153,155Eu的基态转动带,结合152’153Sm研究结果的分析,表明奇A核与偶偶核微观描述的理论确可置于统一的理论框架中。本文也考察了模型参数对能谱的效应及全对称近似。指出全对称近似在定性方面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作者将具有正宇称的gds轨道空间扩大到包含具有负宇称的1h11/2轨道,采用修正的表面δ相互作用(MSDI),对^106Cd和^108Cd两个偶偶核作了形变Hatree-Fock(HF)计算,得到了基态和一些激发态的解,同时,还用近似角动量投影形变Hartree-Fock(PDHF)方法,对^106Cd和^108Cd进行了能谱计算,得到其正、负宇称带的解,计算结果与实验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利用BCS波函数和投影波函数计算了_(84)Po偶-偶同位素及_(8)At奇—偶同位素基态的α约化宽度的相对值|M|~2。对於投影波函数的跃迁矩阵元的计算给出了一个简便的方法。用投影波函数计算得的|M|~2值比用BCS波函数的大2.5-6倍,比单粒子模型给出的值大一个数量极,因此对关联可以使α衰变几率增加一个数量级左右。用了投影波函数后,α约化宽度随质量数A变化的相对趋势与实验值符合的程度也比用BCS波函数和单粒子模型的结果有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三轴投影壳模型是一种完全量子化的理论,它对高速转动核态的描述是量子力学描述,而推转壳模型是半经典的。前者描述核形变随角动量的变化,而后者描述核形变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尤其对三轴形变核转动,推转壳模型中关于绕一个固定主轴转动的假设是不合理的,而三轴投影壳模型是壳模型的描述,没有固定轴。A-130区是个典型的三轴形变区。通过该区原子核的三轴投影壳模型描述可以检验该方法在描述三轴形变核的合理性。采用三轴投影壳模型(TPSM)研究了典型三轴形变核128 Xe转动带结构。当γ=29°时,计算很好地再现了真空态下的基带及其γ带,表明该核确实是个典型的三轴形变核。在相同的计算参数下,组态混合下的计算也很好地再现了Yrast带,进一步分析波函数,发现该核中h11/2轨道上的2个中子比2个质子首先破对。  相似文献   

13.
偶偶核166Hf高自旋态的微观描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用一种在截断的态空间中研究偶偶核高自旋态的理论方案,以偶偶核^166Hf为对象作了计算和讨论。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案很好地描述了稀土区偶偶核高自旋态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导出平均场加一般对力核多体问题粒子数守恒严格解的无穷维李代数方法,计算了等价于普适ds壳相互作用情形下^18-26O偶偶核素壳模型结果的严格解,并与强度可分离对力(SSP)及等强度对力(ESP)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郑曙东  田春山  李会山 《甘肃科技》2010,26(9):49-50,87
在全相对论框架下计算了Fermi核模型和点电荷核模型下计算的高离化态类氢离Z=80~116、主量子数n=1~3壳层的所有可能的E1跃迁的电偶极跃迁几率差△A随质量数A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对中高Z类氢元素内壳层跃迁几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在相关的高精度计算中必须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原子核的自旋-同位旋集体激发态,以及研究这些集体激发态的常用HF+RPA或HFB+QRPA理论模型.这些集体激发态的研究能够获得对自旋相关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信息和理解.自洽的Skymre HF+RPA模型被用于研究闭壳核的GT和SD(自旋偶极)跃迁,张量相互作用对这些跃迁的主峰能量有显著效应,这些效应对Skyrme张量相互作用的强度给出很强限制.对于N~Z的pf壳原子核,同位旋标量(IS)对相互作用对低能强GT态有决定性作用,通过某些特定核的低能强GT态的能量很好地限制IS对相互作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构造了增加光子奇(偶)对相干态并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它们的非经典性质.结果表明,增加光子奇(偶)对相干态都具有光子统计的亚泊松分布以及反聚束效应等非经典性质,是新型量子光场.在奇(偶)对相干态的两个场模上增加光子,都可以增强光场光子统计的亚泊松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J.D.Walecka在用相对论计算高密冷物质态方程时成功地运用了近似处理,即平均场方法,解决了场方程的线性化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结果.现在用这个模型进行的计算已经包括了真空涨落的修正、相关修正和在所有温度下态方程的计算.这个模型还被推广用来处理有限核和研究高密核物质的一些非平衡态的性质.可以看出平均场方法不仅对高密物质适用,而且也能描述核物质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9.
在连续介电模型和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变分法从理论上研究了GaN/Al_xGa_(1-x)N量子点核-壳结构中杂质态结合能,计算了该结构中杂质态结合能随量子点核-壳结构核尺寸、壳尺寸、Al组分以及杂质位置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杂质态结合能随着量子点半径(核和壳尺寸)的增加单调减小;当杂质位置到量子点中心距离d增加时,杂质态结合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出现一极大值;杂质态结合能随Al组分的变化受杂质位置影响较大,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变化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利用投影SD对壳模型讨论了偶偶Ba核低激发态的集体性质.结果发现在该模型下,利用一个仅含有三个参数的哈密顿量,可以很好地再现偶偶Ba核低激发谱的集体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