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知音·挚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邂逅了《世界知识》。“世知”对新闻背景的全面阐述,对时局多角度的精辟分析以及各位专家对事件的预测都深深吸引了我。从此,我开始了与“世知”的忘年之交。许多新闻中一语带过的事件,世知会详解事件背后的深层意蕴,这正是政治的魅力之所在。后来我选择了文科,世知更成为我知识的源泉,加深了我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我可以多角度全面地看待某个历史事件或政治问题。平实理性看世界,这正是一个文科生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友我是一名大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世界知识》杂志,现在也有六年了。《世界知识》内容丰富,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还记得在高三的时候我因选择专业而迷茫。正是在这个时候,我结识了《世界知识》并深深地被它吸引。我喜欢它的深入、透彻和精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什么杂志如此地吸引与打动我。我虽然是一名理科学生,但是我上大学时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现在“世知”仍陪伴我,是“世知”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感谢“世知”!世知为我指方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潘利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前,抗战胜利了,《世界知识》(下简称《世知》)在上海复刊。主编冯宾符告诉我,《世知》是胡愈之在1934年创办的。他还说,要细读胡愈之写的《创刊词》,特别要领会“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建国后,《世知》奉命由沪迁京。1950年3月,冯宾符率领8名干部赴京建社,我是其中之一。胡愈之亲自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我偶而看到《世界知识》,十分喜爱。那时我常看的是《观察》及《大公报》等。但是编辑《世界知识》的胡愈之、乔冠华、金仲华的大名我早有所闻。我是“世知”的老订户,现存该刊数百期,由于不注意保存,失落很多。贵刊2005年第13期刊有北京陈梁读者的一文,说他计划搜集全套贵刊。我愿把1980~1990年11年间共110多期的“世知”存书贡献给他。请转告陈先生来信说明需要其中的哪一期。向陈梁先生转让!江西@张路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个梦     
与《世界知识》交往三年了。它几乎伴我度过了初中整个的空闲时间。当读完一本小说时,内心感到的是成就感。当读完一本“世知”,感到的则是无以名状的“理性”。《世界知识》的作者们,用语言阐述了一个简单而又不寻常的道理。我高兴的是我能感受、体会到这些话,用心感受“平时理性看世界”。我有一个梦,那就是当一名外交官。读完《外交十记》,我感到一个外交官是为祖国尊严、利益而战,为国与国之间能够和平而战,也感到外交官任务之重大。从此,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因为我自始至终认为,那样的人,是世界需要的人,是搭起国与国之间大桥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孑然一身,一生坎坷,一事无成,特别是下岗后生活无着,孤苦无助,但再困难我也没有放弃购买《世界知识》、阅读《世界知识》,毕竟我在"睁眼看世界",没有被世界抛弃。世知是我的人生支柱。1979年,我下乡插队回家过年时结识了《世界知识》。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我参加了世知举办的"世界知识竞赛",得了优秀奖。后来我还在世知社订阅过一年的《世界知识》。每年单位报刊征订时我都订《世界知识》,现在  相似文献   

7.
除了一代代的编辑外,一批批的作者群也是塑造“世知”发展史的主要力量。目前,“世知”的作者群多为院校、科研机构和智库的专家学者。我想,学者们在此花心血作文章,除了因为在此发文有一种特别的荣耀感外,大概还出于一种学者的责任心吧。十年前,为备考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我听从了一位师兄的建议,多看《世界知识》——“世知”刊发的都是专家学者写的普及性文章,不仅对理解一般性的国际问题有帮助,而且可以学到通俗科普文章的写法。果真,“世知”平实理性看世界的文风不仅是入门者最好的引路人,也使我们这一辈的研究生认识了很多仰慕已久…  相似文献   

8.
我看世界     
《世界知识》的宗旨是“平实理性看世界”。因为世界归根结底是属于生活于其中的我们每一个人。应读者要求,在新的一年中,本刊特设立“我看世界”专栏,为每一个喜爱“世知”、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提供一个平台,让读者对我们所感兴趣的世界大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欢迎您给我们寄来对  相似文献   

9.
我在此代表武外高二(3)班“世知小组”的全体成员,祝《世界知识》七十岁生日快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离骚》中的名句应该可以概括贵刊几十年来经历风风雨雨,执着地引领广大读者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历程。作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将来我们会在祖国外交、外经贸等各条战线上挥洒青春的汗水;作为一名对外交流的人才,对世界大事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特色纪念     
贵刊去年24期照片专辑“照片中的毛泽东与世界”,我十分喜欢!专辑精选了毛泽东代表党和国家开展对外交往、主持国际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若干瞬间,堪称“毛泽东外交”的精彩缩影。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其中毛泽东戴着皮帽在莫斯科、毛泽东在援越大会上这些照片,我过去从未见过,这些照片更让我领略了毛泽东的风采。而秦力真、俞邃、朱烈三位先生提供的照片和回忆,更堪称独家史料,弥足珍贵。再加上毛泽东对《世界知识》的若干批示,使这个纪念专辑同时又具有“世知”的特色。我希望以后“世知”能有越来越多这样有特色的内容!特色纪念@…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与世知结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迁回杭州,我考入外文系就读。等待开学期间,前往上海与正在经营《民生》周刊的兄长相叙。他要我务必常读四种期刊:《民主》、《周报》、《文萃》和《世界知识》。这都是当年蒋管区有名的进步刊物。国际问题名家荟萃、图文并茂的世知顿时深深吸引了我。自此,我成了它的忠实读者。是世知开拓了我的国际视野,增长了国际知识,培育了我对国际问题的兴趣。七十年再回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知是我日后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创刊后不久,我刚从动荡的欧洲归来,便兴冲冲地给“世知”写稿,以后更成为“世知”的经常撰稿人。日本问题和关于一些小国的问题是我比较爱写的题材。逐渐我的兴趣也由文艺、经济史转移和集中到国际问题方面去。应该说,“世知”不仅培养了我对国际问题的兴趣,而且成为推动我研究这门学科的鼓舞力量。在这二十五年中,我曾经两度参加“世知”的编辑工作。第一次是在抗战期间,1939年“世知”在香港出版的时候,第二次是在解放后的1957年初,虽然为时都很短,自惭对于“世知”工作并无建树,但我同“世知”的历史渊源却因此加深了。  相似文献   

13.
我谈世知     
读“世知”已经14个年头了,这本杂志伴着我走过了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的人生道路。进入新的一年,我就到“而立”之年了,工作地点和性质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动。但我想说的是,不论走到哪里,不论做什么工作,我对“世知”的钟爱不会变,她还将继续伴随我。新年到来之际,向“世知”表达衷心的祝福!目前还在北京的大力一年又要过去了,这一年“世知”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在认识世界方面提高了一大步。每当在国际新闻中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我都试着用“世知”教我的方法去分析一番。虽然不能像专家那样说得透彻深入,但我仍然感到满…  相似文献   

14.
编辑絮语     
为情所动,为情所累这里所要说的“情”,是指读者对《世界知识》杂志的情。先说“为情所动”。改彩版后的“世知”已出了三期。对于“世知”改版,有读者叫好,也有读者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支持者认为,“世知”改版使她变得更好看了,彩色版的表现力总是会更丰富一些,况且,新东西的融入并没有影响杂志原有的内核。然而,反对者的声音也很强烈。有读者对“世知”改版后的“花里胡哨”、“广告充斥”、“美女亮相”颇为不满,有人激烈地批评我们“也学会卖广告了”。还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世界知识》从1946年以来的老读者,看了改彩版后的几期“世知”,觉得很好,面目一新,这是一个跟上时代步伐的很大的改进。最突出的感觉是图文并茂,清晰的照片融入文章,使文章有了立体感、形象感,加上两个版的“图说天下”,生色不少。文章内容还是有深度、有权威的。我很感兴趣的是今年第13期的“标语口号下的朝鲜”和第15期的“双重性格的朝鲜战争”,如实反映朝鲜当前情况和朝鲜战争南北双方主要政治力量的情况,对后者我过去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资料。朝鲜问题很多方面是是非非值得人们思考,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同情目前朝鲜人民的困难处…  相似文献   

16.
陈自善 《世界知识》2014,(18):80-81
<正>1944年我在重庆北碚读高中,在书摊上买了一本《世界知识》(以下简称世知),为上面详实的报导、精辟的分析所吸引。我对世知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好感。当时尚是学生阶段,费用拮据,只能从生活费中挤点钱买世知阅览,乐在其中。当时还是抗战期间,物资匮乏,世知纸色浅黄,纸质粗糙,当时人们叫这种纸为土纸或毛边纸,全市报刊  相似文献   

17.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学习国际政治专业的大学生。去年我看到贵刊招募“世知人”的消息,激起了埋藏在心底的良久愿望——加入“世知”,做个“世知人”。我第一次接触“世知”是在初中。开始是出于好奇心,但它逐渐吸引了我。从高中开始,“世知”就是我惟一长期订阅的杂志,直到现在。高中学习压力大,看“世知”成了我最喜爱的放松身心、了解世界的方式。我在高中读的是理科,强项也是理科,按说我会报大学理科类专业。但是,是“世知”使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当时的理由很单纯,就是读国政、进“世知”。在大学,面对外企高薪的诱…  相似文献   

18.
“1942年1月8日晚,一艘渔船悄悄离开香港……”本刊编辑罗洁曾在一篇介绍“世知”历史的文章中以这样的故事开头。当5月9日各国领导人聚集莫斯科的时候,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活动就迎来了第一个高潮。随着8月15日与9月3日这两个纪念日的临近,中国的纪念高潮也将到来。《世界知识》的创办和早期的历史,就是与中国的抗战事业紧密连在一起的。《世界知识》早期发行人徐伯昕先生曾说,这个刊物“是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催促而产生的”。创办人胡愈之先生说,在1934年这个“黑暗的一年”,他“力图在文化界首先酝酿组织起一个抗日救亡的团…  相似文献   

19.
回望·沉思第十一卷第二期一九四零年五月十六日出版第十一卷第三期一九四零年六月一日出版知音·挚友作为一名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我感到了升学的压力和竞争的激烈。很多同学都不得不忍痛割爱,放下课外杂志,陷入题海之知识》是我最喜欢看的杂志,过去几年刊不三了,我只能挤出时间来阅读。我想,当我以后,无论在哪个城市,都会订阅《世界知关注世界,关注未来。———2004年2月致信本刊高一时,贵刊的一篇给“大国综合国力排座次”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世界知识》也从此走进了我的生活,即使是在现在繁忙的高三阶段,在有空闲时我也会时常看一看…  相似文献   

20.
钱其琛退休后出版回忆录,李肇星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外交,正如许多人所说,反映了一种新风格新气象。吴建民常说一句话: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他最近在接受本刊记者葛军采访时又重复了这句话。可以说这句话就是这种新气象的注脚。从创刊起,《世界知识》就十分关心中国的外交,这是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世知”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但在当时“弱国无外交”,所以有读者在杂志封面写下“近来国际已然忘记了中国”的沉痛语句。新中国成立后“一扫新纪元”,中国外交更成了这本杂志的特色内容。近年来民众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与日俱增,“世知”的外交板块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