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榆林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0km×10km的网格,把榆林地区划分为527个单元样地,采用加权和法,计算每个单元的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并在Arcgis中进行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全区无不敏感级别。2000年中度敏感区面积占全榆林面积的31.33%。高度敏感区面积占51.808%。极度敏感区占16.862%。2005年中度敏感区面积占35.876%。高度敏感区面积占48.153%。极度敏感区占15.971%。2010年轻度敏感区占0.229%。中度敏感区面积占28.047%。高度敏感区面积占44.176%。极度敏感区面积占27.548%。总体来说,东部水土流失敏感性较高,西部敏感性较低。从2000年到2010年,中度敏感性和高度敏感性面积减少了,而极度敏感性面积增加了。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迅速发展和景区的无节制开发,使得景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受到了威胁。通过对景区生态敏感性分析,提出相应措施来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本文以泰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选取9个因子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泰山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以中、高为主。不敏感区面积为855.75 hm2,占比8.08%;低敏感区面积为2 174.73 hm2,占比20.53%;中敏感区面积为2 933.13 hm2,占比27.68%;高敏感区所占面积最大,面积为3 093.86 hm2,占比29.20%;极敏感区所占面积为1 537.96 hm2,占比14.51%。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各区域的分布特点及优化建议,并基于生态敏感性提出专项保护策略,研究结果可以为风景名胜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为研究对象,依据地形因素、气象因素、土壤盐渍化和人类活动四个层面选取15项指标因子构建民勤县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民勤县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民勤县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整体表现为中度敏感性,主要位于西部和东北部;高度敏感、极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民勤县西北和东南部,极低敏感区和低敏感位于中部绿洲区和东部地形平坦地区;中敏感区面积最大,为5 565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35%,高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面积795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6%.因此,应加强民勤县西北和东南部的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
以典型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例,针对工布保护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1套适合该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及GIS技术,对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功能分区研究.其研究表明: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整体偏高,且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其中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5.6%,中度敏感区占26.8%,轻度敏感区占6.7%,不敏感区(米瑞乡)占0.9%;依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划分的生态功能区与采用定性方法划分的原保护区功能区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类似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可用于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5.
渝东北地区地处重庆市东部的三峡库区地域,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前沿,其水土流失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整个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选择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水土流失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重庆市自然环境特征制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通过多因子叠加计算得到重庆市水土流失极敏感区面积1159.41km2,占幅员面积的3.93%;高度敏感区面积4892.19km2,占16.59%;中度敏感区面积7014.4km2,占23.79%;轻度敏感区面积2882.97km2,占9.78%;一般敏感区面积13673.94km2,占46.38%。指出了重庆市渝东地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等不同土壤侵蚀敏感区的空间分布。水土流失极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开县、云阳、城口;高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开县、云阳、巫山、奉节、梁平这一带;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巫溪、梁平一带。提出了有效控制该地区土壤侵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揭示西安市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不仅为不同区域开展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还能为西安市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有力借鉴。采用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和综合敏感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ArcGIS为技术平台,从生境、水环境、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4方面对西安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和空间分布开展研究。西安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极敏感区位于西安市秦岭北坡的中高山地,总面积为2 132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1.36%。高度敏感区主要是骊山丘陵和浐河、灞河的西安市上游区段,总面积为1 936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19.40%。中度敏感区位于秦岭北麓与渭河平原过渡的缓斜地带,总面积为2 683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6.88%。轻度敏感区包括西安市建成区周围平原地区,总面积为2 344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23.49%。不敏感区主要包括西安市建成区,总面积为885 km2,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8.87%。根据评价结果,应对不同敏感区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安徽省生态环境的脆弱特征,对其进行了水土流失、盐渍化、酸雨、水污染和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地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33.7%和31.2%。其中,沿淮及淮北平原对水污染和盐渍化比较敏感,水土流失与酸雨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江淮分水岭以南的丘陵山地。在敏感性评价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初步提出了安徽省脆弱生态环境区划方案,把全省划分为2个脆弱生态区、8个脆弱生态亚区和26个脆弱生态地区。  相似文献   

8.
重庆奥林匹克花园山地规划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重庆市奥林匹克花园山地公园规划区内的高程、坡度、土壤特点和植被组成现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选择规划区内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特点有显著影响的两个生态因子———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应用GIS和因子叠加法技术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分出极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析表明:极敏感和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21.1%,大部分为陡崖及裸地;弱敏感区占22.9%;非敏感区占56%,植被覆盖率高,坡度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新沂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先进的GIS技术,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采用因子叠加法,对新沂市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5个等级,并提出了分区保护与建设的建议,为研究区的空间功能区划和生产力布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极高和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28.3%,说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很高,应对该区作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10.
在GIS和RS支持下对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其中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分别占7%和12%,主要分布在赣江沿岸、白水湖周边、学校和居住区;中度、轻度和不敏感区域占81%。最后得出分区保护和治理的建议,为该区今后合理的产业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菊  王震洪 《贵州科学》2009,27(2):90-96
本文首先介绍建国以来贵州省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贵州省脆弱的喀斯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①城市空气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效应”突出;②城市绿地率不高且布局不够合理,水土流失严重;③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水环境质量;④城市噪声污染总体上不容乐观;⑤地质灾害较重;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在喀斯特地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是中国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极易受到破坏。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环境、植被的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分析贵州省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评价其生境敏感性。研究调查结果发现,贵州省高等植物共6930种,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13种,受国家二级保护的植物63种。贵州的生境敏感性的分布主要以高度敏感区为主,面积为93579.40km2,比例占53.15%;其次是不敏感区域,面积为39071.14km2,比例占22.19%。贵州省生境敏感性在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黔东南,黔南和黔北的生境敏感性较高,而黔中、黔西南和黔东北的生境敏感性较低。生境敏感性与高程相关分析发现,贵州的5个敏感性分类等级区都主要分布在500m~2000m之间,其余高程范围分布很少。  相似文献   

13.
利用贵州省内的高空探测数据与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建立起贵州境内大气可降水量的经验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公式本身及其与其他经验公式的误差值,得出贵州境内本地经验公式计算值与探空反演值之间的误差值低于其他公式,贵阳站的年平均绝对误差为4.62 mm,威宁为3.15 mm.510月间2种计算方法的相对误差均较小(1%~6%);112月的误差值相对偏大.贵州省内年平均大气可降水量值自1989年起到1998年呈增多的趋势,1998年开始逐渐减少,2004年起持续低于多年平均值.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夏季(68月)的大气可降水量值占了全年的39%.受贵州省内地形和水汽来源的影响,贵州省内大气可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为西部、中部较低,南部边缘和东部地区较高.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形成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愈显敏感、脆弱。通过对黔中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初步探讨。拟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采用均匀分布函数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黔中地区34个县域单元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贵州(喀斯特地区)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其调控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低的省份之一,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贵州目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通过对贵州城市化发展轨迹的分析,把解放以来贵州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时期:1950—1955年为正常发展时期、1956—1965年为大起大落时期、1966—1978年为停滞时期、1979—1986年为恢复时期、1987年—1994年为相对快速发展时期,1995年以来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探讨了贵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问题、趋势;结合贵州喀斯特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捉出了加快推进贵州城市化进程的5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农业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渐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贵州省非点源污染现状,以贵州省综合农业分区为基础,分析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在各农业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从自然环境、种植业、养殖业、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活动几个方面分析,以期为各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粮食储藏地理区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贵州科学》1998,16(4):302-306
通过对贵州省气象特征的分析,尤其是对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主要环境因素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分析,得出贵州省粮食储藏可划分为四个地理区域。依据各区域的储藏气候条件和主要粮食的储藏特点,提出相应的储藏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贵州农村饮水供应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贵州农村饮用水主要由集中式、分散式、未经工程手段的传统式供应。截止至1996年底,全省饮用安全卫生水的人口为16342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462%,尚有135761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供应存在着最不足和不卫生问题。本文从现状出发,分析研究了贵州农村的饮水以及改善饮水供应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3S的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坝子(山间平坝)是贵州农业的发祥地,也是聚落、工矿和交通线发展的主要场所,但其面积(包括河谷平坝)仅占全省总面积的3%(据《贵州国土资源》1987.2)。其中万亩(666.7hm2)以上的大坝到底有多少,在历来统计资料和相关论述中却从未有过确切数值,但这一直是上级领导部门和全省人民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数据。为此,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进行了提取和验证,取得了客观而又详实的数据,更新了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从而为政府决策和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峡谷是贵州岩溶高原山区最普遍的一种地貌类型,是一个物质、能量作用的特定地域系统。通过对喀斯特峡谷类型、特征,生态环境特点的探讨,提出了喀斯特峡谷区应制订科学的峡谷区资源开发与生态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水能梯级开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