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型内冷式薄膜蒸发器的传热与蒸发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带冷凝器的新型内冷式薄膜蒸发器的传热与蒸发性能,采用正交实验,发现在进料流量、刮板转速和夹套加热温度这3个因素中,对总传热系数和蒸发速率的影响最大的是夹套加热温度,其次是进料流量,最小的是刮板转速,同时还发现物料在接近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下进料,能充分利用地利用蒸发面积,提高传热系数和蒸发速率。  相似文献   

3.
段玲 《甘肃科技》2004,20(10):99-100,103
结合兰化研究院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中试生产装置干燥设备的选用 ,介绍立式固定刮板式薄膜蒸发器结构设计 ,并分析了膜式干燥和釜式干燥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黄原胶发酵液的蒸发浓缩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以3种不同传热管为传热面的蒸发器的传热和流体阻力性能.结果表明,以强化管为传热面的蒸发器的阻力有所提高,但其传热系数也得到了提高,是普通管的3.6倍左右.黄原胶发酵液的浓度从发酵终了时的2.5%~3.2%经浓缩提高到4.5%~5.0%,发酵液体积减小近1/2,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目前黄原胶后提取过程中的溶剂周转使用量、消耗量和提取成本。  相似文献   

5.
从传热机理出发,对波纹管降膜蒸发器的结构特点和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波纹管蒸发浓缩葡萄糖溶液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得到了湍流传热分系数经验关联式,为降膜蒸发器的改进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流体以其在定温和剪应力作用下的流动特性大别为两类:凡服从牛顿粘性定律τ=μdw/dy (1)者,如水与空气等称为牛顿型液体。凡不服从上述定律而另呈他种形式者,如拟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7.
对两相毛细泵环反向式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槽道结构尺寸及不同毛细材料组合对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粘度测量装置无法满足在线和非侵入测量要求问题,在传统电磁流量计引入层析成像技术,对牛顿流体和纯粘性非牛顿流体粘度实现非侵入、可在线测量的基础上,经理论分析,提出了在线测量粘塑性非牛顿流体的新方法,通过对各类粘塑性流体的仿真研究和误差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闸述了当前在设计和使用旋转粘度仪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的旋转粘度仪,是按牛顿液体的内摩擦定律设计的,这对牛屯液体流变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是较为准确的,但对非牛屯液体流变参数的测量和计算,则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差。本文依据非牛屯液体的流变规律,从理论上阐明了用这种仪器测定和计算非牛电液体时,对那些流变参数是较为准确的;对那些流变参数会有较大的误差以及这些误差的范围、影响因素和解决途径,从而进一步阐明了通过使用仪器校正系数B,通过计算非牛屯液体的速度梯度,以达到准确测定非牛屯液体流变性能的方法。为了在引入B值后,仍能较方便的计算塑性液体的动切应力,文章还介绍了改进设计旋转粘度仪的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BF-Ⅱ-12型玻璃发酵罐中测定了四种牛顿型流体和五种具有指数律流变特性的金霉菌悬浮液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体积氧传递系数,并且测定了这些流体的物性常数。氧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是利用原电池型氧电极进行测定的。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关于牛顿型流体的关联式K_(La)D~2/D_L=-0.00460(ρND~2/μ)~(1.65)(N~2D/g)~(0.127)(μ/ρD_L)~(0.5)(μV_S/σ)~(0.370)(ND/V_S)~(0.169)以及关于非牛顿型的菌丝悬浮液的关联式K_(La)D~2/D_L=-0.00460(ρND~2/μ_a)~(1.65)(N~2D/g)~(0.127)(μ_a/ρD_L)~(0.5)(μaV_S/VL)~(0.370)(ND/V_S)~(0.169)·n~(2.51)(1-n/C_(S/ρ)~(0.160)(μ_(?)/μ_L)~(1.04n~(-0.222))  相似文献   

11.
该软件是用于薄膜蒸发器设计过程的一个多功能软件.软件具有设备选型、设计计算、实验数据处理与施工图设计等功能.软件的开发对缩短薄膜蒸发器的设计周期,加快其推广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液体为基底的膜基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功能表面制备等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从力学角度对液体表面非均匀薄膜的失稳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几何和材料非均匀性与薄膜失稳模式的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缺陷部分的长度、位置和弹性模量参数对薄膜表面失稳形貌演化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实现带有预制缺陷的聚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薄膜在水表面的失稳,得到了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一致的失稳形貌,进一步利用预先涂覆未固化模具胶的方法,将失稳形貌复制形成模具。研究工作可以为液体表面薄膜失稳形貌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并为特定特殊形貌薄膜的制备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的研究设备是大容积内水平圆管及水平圆板的加热器,传热表面材料用黄铜, 紫铜,不锈钢,镀镍及镀铅表面,以比较传热面材料的影响,对同一材料来讲又比较清净表 面,老化表面和污垢的表面的差别,加热用电热线,水平圆管的热负荷范围在1300—40000 千卡/米2小时之间,圆板的热负荷在20000~900000 千卡/米2小寸之间。 所用物料为清水及5%~20%的食盐水溶液。 研究结果:── (1)在低负荷下,加热表面材料不同对传热有影响,主要是由于不同材料对液体的湿 润能力不同,接触角大小不同的缘故,但这种影响只是数量上的,对沸腾机理并无影响,也 即在下列关系中:—— α=C·ηn C值对表面来讲是不一伴的,但n仍然是相同的。 其中黄铜表面的α最大,镀铬的表面最低。在高热负荷下,加热表面对α无显著影响。 (2)对同一材料的表面来讲,清净表面的α最大,老化的次之,有污垢的α最小, 而且斜率也不同于前二者。 (3)几何形状相同寸,尺寸大小对a的影响普通是可以忽略的,但对实验用的很小的 加热表面来讲,则不能忽略。圆柱形的加热体直径大于 0.4公厘,圆板的直径大于10公厘 时 ,才不致影响α的数值。 (4)食盐水溶液的给热系数在低浓度时  相似文献   

14.
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式是一个三参数的流变模式,它能较好地反映泥浆、水泥浆及高分子溶液等的流变性能,并具有适应范围广、精度较高的特点。本文从该流变模式的本构方程出发,应用幂级数的展开形式,推导出液体作水平旋转运动的流变规律及其精确的流变参数计算式,同时分析了用一般表达式计算流变参数所造成的误差和影响因素。幂级数的展开式虽是一个近似的式子,但其精确性已能满足工程上的要求。为了提高流变参数的精确性,文中还推证出某一剪切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新型板翅式冷凝蒸发器的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m长的新型板翅式单元作为工业用冷凝蒸发器的结构单元,对此单元试样进行了冷凝与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热流密度达到6000W/m2时,其总的传热温差仅为1.1K,比通常结构的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减小0.3~0.8K.根据单元试样的试验结果,选用优化结构尺寸,设计制造了用于150m3/h制氧机的新型板翅式冷凝蒸发器正式产品,对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传热系数达到754W/(m2K),与原有产品相比,其重量减轻了36%,体积减小了40%.  相似文献   

16.
在铜管内壁烧结细铜粉颗粒,形成具有微结构蒸发表面的细薄膜蒸发器.设计实验系统,在蒸发器表面积、蒸发压力、制冷量、冷剂流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与尺寸一样的普通铜管蒸发器的对比,结果表明细薄膜蒸发器的整体传热系数高于普通蒸发器,能够有效强化蒸发换热,为降低船用蒸发器耗材及尺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离膏状卵磷脂的生产中,通过对立式刮板薄膜蒸发器底部结构的改进,解决了生产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换热器性能试验台上对层叠式蒸发器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层叠式蒸发器的一些特性,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部分数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比了均匀和非均匀风速下蒸发器的性能,实验测量了某空调蒸发器表面的风速非均匀分布,数值模拟了该非均匀风速下蒸发器的性能,实验验证了非均匀风速下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匀分布时风速比均匀风速大的管路换热量较之均匀风速时的有所增加,风速比均匀风速小的管路换热量较之均匀风速时的有所减小,且换热量减小的幅度比增加的更加显著;传热系数随风速非线性增加;各支路出口状态差别越大,蒸发器换热量的衰减幅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浸入燃烧过程,是用燃料和空气均匀混合燃烧后的 热燃气,自浸入溶液中的燃烧管喷出,通过液体鼓泡排出,汽液两相直接接触,发生剧烈的热交换而进行蒸发的过程。 因而浸入燃烧的优点在于:能处理粘稠和易结晶、结垢、以及腐蚀性较强的物料。因其 直接传热,所以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可达90%以上)和蒸发强度(可达100~180KrH2O/  ac)同时蒸发设备本身也较简单,节省贵重钢材,投资费用低,并可适用于中小型化工操作过程。 浸入燃烧应用于工业时间还不久,我国才刚开始于研究阶段,对它的机理掌握还很差,力了使它服务于我国建设事业,尚须进行大力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