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柴科夫斯基的《四季》里,听众能够听到独属于他自己的优美旋律.这些旋律有的抒情优雅,气息宽广悠长;有的激情四溢,具有强烈的紧张度和戏剧性;有的则有着淡淡的忧郁和哀怨.从旋律进行方式看,有跳进、级进等典型的进行方式,并渗透着歌唱性及非歌唱性因素,辅以节奏节拍的特殊运用.而所有这些,都在向听众证明:柴科夫斯基是当之无愧的旋律大师.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使作曲家成为音乐里程碑的奠基人,成为了钢琴小品大师.这部作品体现了柴科夫斯基独特的写作手法与构思.作品的题材新颖,艺术风格隽永,曲式结构严谨,迄今对我们的钢琴音乐创作依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柴科夫斯基一生创作了大量为世人所熟知的音乐作品,如《悲怆(第六)交响曲》、《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从柴科夫斯基仅有的一部钢琴套曲《四季》中选取一例为研究重点,管中窥豹,探析其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赵思运的《何其芳人格解码》是按照何其芳生命史进行的一次具有编年史特色的研究。应用人格分析与多重方法,将文本解读与人生解读结合起来,揭示何其芳自身的变化,读解知识分子改造的"镜像"。赵思运的何其芳研究带给我们的既有学术又有人生的启示与沉思。  相似文献   

5.
柴科夫斯基作为俄罗斯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的重要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在和声发展手法的使用上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在他的钢琴套曲《四季》中,作曲家使用了诸如各类常规七和弦、扩大的七和弦以及变音和弦、复合功能和声、终止式、和声持续等典型的和声语汇。这些和声创作手法的使用充分体现出作曲家在创作中既有忠实于古典主义严谨的一面,又有颠覆传统较为自由的一面,为其后的作曲家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六月——船歌》的曲式结构是复三部曲式。通过对音乐作品结构、和声现象分析与探索,达到让演奏者深层次的理解音乐内涵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演奏者对立体音乐的思维意识和音乐语气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柴科夫斯基《四季》音乐的深刻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吉祥经》和《教授尸迦罗经》里面有许多伦理教育的内容,对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中国学中,许多作家常常以学为本体从宗教中汲取有益因素创造出理想化的艺术生命形式,这种生命形式,折射出人类心灵中最深广的旨趣和最宏远的追求,闪现着颇具超越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台湾著名作家齐邦媛的回忆录《巨流河》,认为其是恢弘的家国史诗与沧桑的人生悲歌。指出,《巨流河》写尽了中华民族饱受异族凌辱、战乱与分离之苦;写尽了家的颠沛流离与生离死别;写尽了人世沧桑与人生感怀。  相似文献   

10.
《六月———船歌》的曲式结构是复三部曲式。通过对音乐作品结构、和声现象分析与探索,达到让演奏者深层次的理解音乐内涵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演奏者对立体音乐的思维意识和音乐语气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柴科夫斯基《四季》音乐的深刻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部当代的美学著作,如果既要对传统美学学科所包含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论述,要全面展现历史上重要的美学思考,又要针砭时弊、从根本意义上回答当代人生的美学问题,作者势必面临两者不能相容的矛盾:学科的问题结构和历史上浩如烟海般的学术思考,均产生于历史的语境之中,与现代人的生活并不尽合;各种观点相互之间内含的矛盾很深,要把他们统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因晚明特定的时代、思想背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书写情欲,释放人性,而过度的情欲将滑向毁灭的深渊,造成审美人生的尴尬。《金瓶梅》正是试图用高悬的天命来化解这尴尬。  相似文献   

13.
德顺老汉是路遥小说《人生》中不太重要的角色,却是创作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从个体意义上来说,德顺老汉有自己独立的故事链.他外表乐观、内心凄苦,对爱情的执着赋予他不同于传统文学角色的审美现代性品格.德顺的故事固然感人,但因为处于配角的位置,所以必须与高加林的故事对比才能显出存在的意义.虽然德顺老汉是个配角,但如果抽掉这一人物,则会对小说造成精神性损害.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的《边城》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从《边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悟到作家所追求的“希腊小庙,’式的人生理想。这一人生理想具体表现为外化的生活、自为的性爱以及作家对湘西民族历经磨难的历史现实生存危机的感叹。  相似文献   

15.
北京2004化高峰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82岁的杨振宁教授突然向《易经》“开火”,称“《易经》影响中华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教授认为在中华化里,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宋生贵教授的新著《诗性之魅——艺术美学新论》,在构建艺术美学理论框架时,高度重视传统艺术与美学理论,强调艺术的人文内涵与地域内涵,探讨艺术的审美特质与价值取向,由艺术与人的价值关系出发展开论述,将艺术审美问题与人类生存状况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当代艺术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该书也努力把中国古典美学中诸多仍具生命活力的精彩命题融入进来,增强了理论的涵盖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了对艺术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同阶级、不同时空呈现出的幸福观也不尽相同。然而,《人生》和《红与黑》这两部在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下产生的经典作品,以其主人公相似的情感经历和奋斗历程,对“幸福”作了全新的阐释,并孕育和丰富了幸福的内涵,即幸福源于一种正确的认识、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自然的状态和一种自由平和的心境。  相似文献   

18.
19.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楚廷先生的又一部新著《课程与教学哲学》最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全书共13章,41万字。这是张先生近年来的一部力作,可以说是他40余年教学经验和20余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总结和提炼。它将如一支出墙的红杏,以其独特的风骨、独特的魅力绽放于教育的百花园中。  相似文献   

20.
最近,黄爱华教授的新著《20世纪中外戏剧比较论稿》(以下简称《论稿》)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中外戏剧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宏阔大气而又严谨沉实。首先,《论稿》建构了一个“大戏剧”视野,从中国话剧的早期形态文明戏开始论述,一直延伸到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观论争、90年代的先锋戏剧,时间纵跨整个20世纪;在横向上,涉及文明戏与日本戏剧的关系探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西方戏剧思潮对中国话剧的影响研究等等,囊括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中诸多富于代表性的现象。该书对戏剧艺术特质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关于戏剧,向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