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寅的诗歌在明中叶的吴中文坛独树一帜。唐寅的前期诗歌崇尚六朝,用词造句铺张绚彩,藻思丽逸。后期诗歌在题材上,他将吴中市井的世俗情感带入诗歌创作中,代市民立言,为市民写心,表现出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嘲讽和批判;在语言的运用和诗歌的内在结构上,不甚讲究含蓄和蕴藉,突破了传统诗学的审美模式,显示出与古典主义诗歌截然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杨吉春  杨雪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61-62,72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论很大、很难定论的人物,然而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却是大家公认的,他的诗歌创作也为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曹操提供了一种途径和可能。通过对他前期诗歌《蒿里行》、中期诗歌《短歌行》、晚期诗歌《步出厦门行·龟虽寿》所表达的形象与所体现的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了曹操思想发展的脉络,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曹操。  相似文献   

3.
<幻象>是叶芝一部非常重要的散文著作.然而它对叶芝诗歌创作的价值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对<幻象>追根溯源和阐释的基础上,揭示它对叶芝诗歌创作的诸多影响,从而肯定<幻象>在叶芝诗歌创作中的积极作用.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叶芝.  相似文献   

4.
皮日休创作诗序的目的和作用是为诗作服务,这决定了其诗序依附诗作而存在,并与诗作凝结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皮日休诗序的篇幅规模大,且极具有完整性和文学艺术性,诗序在意义和作用上大于诗歌,呈现出脱离诗作束缚的趋势,一些诗序可以被当作独立的作品来看待。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十来年,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几经奔突,时有波澜,在一个短短的历史瞬间浓缩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文学观念演变的历史,完成了跨时空的诗的样式的几乎全部推出。  相似文献   

6.
易玉莹 《科技信息》2011,(1):I0298-I0298,I0359
李白是浪漫主义大师,其诗作以卓越的想象、壮美的意向、奇妙的夸张和以“气”为主的艺术特色充分地表现了自我;又以强烈的叛逆和反抗精神揭露时弊,在深刻而曲折地再现现实中凸显了浪漫特质。  相似文献   

7.
朝鲜李朝时期徐敬德一生隐居于韩国开城,把在中国洛阳隐居后半生的北宋理学家邵雍作为异国知己。他不仅一生研究邵雍之学,其理学思想深受邵雍影响。《花潭集》是其主要作品集,其中感怀诗的内心情怀、山水田园诗的悠闲清净之情趣、赠答送别诗的逍遥情怀和生命之乐是其诗歌的主要内容。徐敬德的诗歌创作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邵雍的影响,将两者的诗歌创作进行相关比较会对徐敬德的诗歌创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庞德与艾略特的交往,庞德对艾略特《荒原》的影响。分析了庞德与艾略特诗歌创作及理论上的差异和共同点。庞德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意象主义诗歌的经典;艾略特是英美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是主张诗歌的自律、含蓄以及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用活的生活用语,创造新的节奏和意象等。  相似文献   

9.
袁毅是湖北近年出现的一名青年诗人,《爱的迷途》是他出版的第一部产生了较大影响的诗集。在与当下诗歌创作现状保持同构视域的基础上,着重剖析袁毅诗歌创作的多重意蕴,全面考察诗人的创作状况,在此基础上对诗人的诗歌创作理念以及今后的创作提出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姜士梅 《科技信息》2010,(35):J0286-J0286,J0433
托马斯哈代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和诗人。本文意在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揭示哈代诗歌创作的现代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1.
感悟回族女作家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十年来发表在《回族文学》上的回族女作家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洋溢在作品中的生命意识,特别是在小说、散文、诗歌创作中,表达了对女性个体及群体生命质量的关怀,使她们的作品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杜甫自大历三年(768年)起漂泊湖湘,在湖南留下了他诗歌创作的最后的辉煌篇章.杜甫的湖湘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情感,对其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考察诗人暮年诗歌创作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将冯雪峰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21年到1923年,也称湖畔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941年到1942年,也称上饶集中营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63年间。三个时期的诗歌分别呈现出清新美、沉雄美、哲理美。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诗至今已近乎100年。其所赋予的中国现代诗的含义基本是共同的:形式是自由的;内涵是开放的;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意象,从何而来,这是诗歌的灵魂,是一个至今都没有加以深入探讨的大是大非问题。对"象"的"想",就是一个诗歌创作或释读的过程,就是象思维的观象、取象、立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杨克以他的组诗《走向花山》和《红河的图腾》给广西诗坛吹来一股清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讨论一下他的诗歌创作,对于研究广西诗歌创作现状,对于研究广西诗歌发展的某些趋向,是有一定的启示和价值的。诗歌是时代的花果,植根在时代精神的肥沃土壤上。八十年代是一个开放性的时代,经济的改革、思想的解放、硬性的生活,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文学,在挣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庞德与艾略特的交往,庞德对艾略特<荒原>的影响.分析了庞德与艾略特诗歌创作及理论上的差异和共同点.庞德的诗歌创作代表了意象主义诗歌的经典;艾略特是英美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们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是主张诗歌的自律、含蓄以及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用活的生活用语,创造新的节奏和意象等.  相似文献   

17.
郭文睿  车婧瑜  赵桂珍 《科技信息》2009,(14):104-104,101
丘处机的诗歌创作成就在金代全真道士中是最高的,这与其对儒家思想的吸收是有密切联系的。本文将对儒家思想对丘处机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丘处机的诗歌创作成就高于其余全真道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取法“象征派”,被认为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创作的代表人物.戴望舒对“象征主义”的选择,不仅有个人创作技法上的借鉴以及诗歌发展史意义上对语言和形式的注重,更是他内在的心理诉求,与其精神上的危机相连.但留法的戴望舒却没有进一步展开象征主义诗歌创作,而是转向对西班牙语系现代主义诗歌的认同.“象征主义”之子“革命”和“西班牙”之于“现代”都有着“过时”的标签,戴望舒以双重的“过时”加身,是在无奈与坚持中彰显了现代中国问题的艰难和复杂,以及一个中国现代诗人可贵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不仅以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而享誉学林,而且由于其卓越的诗歌成就而留芳文坛。仅就诗歌创作而言,在清初诗坛上,他是遗民诗人中的佼佼者。今存顾炎武编年诗共计426首,是诗人从明崇祯十七年(1644),即诗人32岁时开始,迄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诗人逝世,在38年间创作的。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好象顾炎武是32岁以后才开始他的诗歌创作生涯的。有些论者将这一错觉作为根据,就使自己的论证走上谬误了。其实,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和当时社会风气的薰染,顾炎武不仅早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诗歌创作,而且作品数量也不算少了。  相似文献   

20.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诗人,他自幼受民歌熏陶,喜爱、搜集、研究民歌,这些均渗透到在他后来的诗集《人境庐诗草》的创作中。其强调诗歌创作要注意对民歌中"情真"说的吸取,主张诗歌创作要情真、意真,这些都在他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和晚年所提出的"杂歌谣"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