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小龙 《科技信息》2011,(10):I0201-I0201
层状无机材料(层状磷酸盐,高岭土,蒙脱土及阴离子型黏土等)是很重要的非金属矿物材料。近年来,人们将有机分子插入到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使其获得更好的性能。但由于层状材料层间相互作用力较大,使较大的分子难以插入。本文提供一种用丙胺将层状磷酸盐剥离技术,使其层间距离增大便于其他大分子的插入。方法是先用有机小分子剥离层状无机材料,然后把已经剥离层状无机材料在超声波的条件下,使层状无机材料的剥离更为彻底。该方法不仅能使层状无机材料剥离充分,而且还可保持层状无机材料良好的晶体结构,使层状无机材料现有的用途产生质的提高,使其价值倍增。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分子材料的自修复,选取双环戊二烯(DCPD)作为芯材,采用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对其进行微胶囊化包裹。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光学一摄影显微镜、微机差热天平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表面形貌、热性能和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讨论了芯材投料量、乳化剂用量以及乳化速率对微胶囊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和囊芯含量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工艺参数得到控制,其囊芯含量最高约90wt.%,体积平均粒径为50~70μm。  相似文献   

3.
选用合适组成及分子量的苯乙烯-异戍二烯-苯乙烯(SIS)三嵌段共聚物作成膜物质,添加某些辅助料,研制了一种热熔性可剥离材料.探讨了添加料超细二氧化硅、活性碳酸钙、流平剂的用量对所制可剥离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细二氧化硅、活性碳酸钙、流平剂的添加量分别占物质总质量的13.0%、10.0%、1.0%时,该材料膜的抗张强度达7.5 MPa,断裂伸长率为410%, 剥离强度13 kN·m-1,涂膜邵尔硬度21,同时其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是一种用于钢材、铝材、玻璃等基材保护的性能较为理想的热熔性可剥离材料.  相似文献   

4.
英国雷丁大学最近宣布研制出智能型温室覆盖新材料,该材料可通过控制温室光照而起到杀灭细菌并提高作物性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智能材料足指具有感知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刺激,对之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适度响应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的研究在20世纪末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对军事、建筑、医疗、日常生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国最近研制出的智能型温室覆盖新材料 ,可过滤日光中某些起副作用的波段 ,同时充分发挥日光中紫外波段的杀菌功能 ,以及红外波段可提高作物生长质量的作用。研究人员测试后发现 ,采用该智能材料覆盖温室后 ,作物的一些病虫害大大减轻 ,杀菌剂和杀虫剂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智能温室覆盖材料@黄爱群  相似文献   

7.
针对化学剥离法的中间产物—氧化石墨烯分离困难和纯化费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氨水分步纯化杂质的分离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利用不同pH条件增大杂质与产物的溶解性能差异,从而高效纯化产物,去除不同杂质离子,最后再经过还原步骤,得到高质量的还原石墨烯产品.这一方法可望用于氧化石墨烯的快速纯化以及石墨烯的高效制备研究,极大地降低了石墨烯的生产周期和成本,为石墨烯在能源、材料、医学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部分剥离型硬脂酸蒙脱石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蒙脱石与弱极性高分子聚合物的亲合性,本文采用硬脂酸(STA)改性碱性钙基膨润土,制备了硬脂酸蒙脱石(STA-MMT)。改性反应是在有机分散剂中进行,并通过回流分水使反应充分。实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考察了硬脂酸用量、分散剂中乙醇添加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硬脂酸蒙脱石烧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有机烧失量为36.25%产品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硬脂酸4.50g,分散剂75mL(乙醇与环己烷的体积比为1∶9),碱性土5.00g,反应时间1.5h。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显示硬脂酸根进入蒙脱石(MMT)层间后,使MMT的层间距扩大的同时,部分发生了剥离。这种剥离硬脂酸蒙脱石在乙醇溶剂中能分散到300nm。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剥离法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利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石墨烯的厚度、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剥离的石墨薄层包含了高质量的单层及2~3层石墨烯。机械剥离法是制备高质量石墨烯最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将二维纳米层的制备与表征凝练为材料化学综合实验课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r-nessite型层状MnO_2,利用超声辅助离子交换法对层状氧化锰实现了快速剥离。利用X射线衍射表征Birnessite型层状MnO_2在剥离各阶段的结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氧化锰纳米层的大小和厚度,利用Dyndall现象研究了氧化锰剥离液的胶体性质,探讨了氧化锰纳米层的制备原理。通过该实验可使学生了解二维纳米层制备及表征的基本知识,同时可激发本科阶段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调光材料的配方优化及其作用效果.优化配比溶液的转变温度可以控制在24℃左右,接近人居舒适温度.该材料在低于24℃时透光率较高,可达92%,在高于24℃时的透光率则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最低透光率仅为2%,且溶液在从高温降低到转变温度点以下,溶液的透光率又恢复,具有可逆性.同时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模拟实验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上表明了该种智能调光材料的可应用性,为建筑物智能降温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13.
将分子印迹技术和隐形纳米技术相结合,用亲水性聚乙二醇对索拉菲尼印迹聚合物进行隐形化修饰,制备了具有抗干扰性能的智能索拉菲尼隐形印迹材料。研究发现该材料对含NaCl、KCl盐溶液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当Na+、K+分别与索拉菲尼共存时,目标材料对索拉菲尼的吸附容量仅下降8.6%及19.2%。不仅如此,目标材料还对索拉菲尼现出良好的特异选择性,相对瑞戈非尼和甜菜碱而言,其分离因子各为2.33、4.63。释药性能结果表明,目标材料不仅在模拟肿瘤环境(pH为5.5)的累积释药率41.42%要明显高于在正常生理环境(pH为7.4)条件下的27.71%,而且于还原性物质谷胱甘肽存在的情况下,无论pH值为5.5还是7.4时,目标材料的药物累积释放率均显著增大,分别为63.77%及39.15%。目标印迹材料对索拉菲尼的缓释效果也不错,时长可达160 h。  相似文献   

14.
实现石墨烯高效、宏量、高质量制备过程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超临界N-甲基吡咯烷酮插层、剥离可膨胀石墨(EG)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充分利用超临界流体优异的特性,可膨胀石墨层间距比较大的特点,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碳原子层间的结合能和碳-碳原子层间的结合能比较接近的优点。SEM、TEM、AFM、Raman结果一致证实成功获得石墨烯,Raman和FTIR结果表明石墨烯表面在超临界流体过程中不引入任何含氧官能团。该方法为制备高质量石墨烯提供一条非常有潜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了稳定的溶菌酶脂质体.在不锈钢表面培养出稳定生物膜后,分别利用溶菌酶和溶菌酶脂质体对其进行剥离.运用Zeta电位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脂质体和生物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0~100 nm,包封率为82.4%.相同浓度下溶菌酶及其脂质体对混合菌种形成的生物膜剥离效率分别达到62.4%和86.5%.溶菌酶脂质体在24h内对生物膜和水体中微生物去除率分别达到89.6%和99.6%.因此,溶菌酶脂质体能够有效控制不锈钢表面生物膜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智能材料是21世纪材料发展的趋势和智能材料应用有的面貌,列举了今天智能结构中最突出应用的三类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电(磁)致流变液体和电(磁)致伸缩材料。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制备SiC材料的工艺及进展 ,介绍了多种SiC材料的制备方法 ,评述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 .  相似文献   

18.
石墨烯(GN)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是增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理想填料.采用液相剥离法(LPE),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少层GN,对比了SDS及SDBS的剥离GN的效果.进一步,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性能GN/PA6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GN对PA6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有更好的剥离效果,当SDBS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通过超声剥离6 h,可得质量浓度为0.37 mg/mL的石墨烯分散液.当GN添加量为0.3%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比纯PA6提高了29.9%.  相似文献   

19.
从武器装备的实际电磁攻防需求出发,聚焦于超材料在电磁领域的应用,简单回顾了电磁超材料的发展历程和实用化进程,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最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的领域——智能可重复编程超材料及基于其的智能隐身系统。基于长期对电磁隐身、新型电磁器件的研究,结合实践经验,对目前超材料隐身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高所面临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节水溶性聚合物配比和无机盐配比,可以使智能遮阳材料的转变温度、透光率、转变灵敏度及迟滞性等达到最佳.日间曝晒结果表明,透明状态的智能遮阳材料可使曝晒箱升温30℃,不透明状态的该材料可在同等条件下具有阻止曝晒箱内温度升高9℃左右的遮光效果,有利于缓解夏季的过热现象.该智能遮阳材料可耐1 000次高低温循环,5年以上的自然曝晒,凝固温度低于- 10℃,环境温度高于转变温度时可保持1年以上均匀稳定的白色不透明絮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