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与传统教育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不同,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其理论根据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要获得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2.
吕桂芬 《科技信息》2012,(33):280-280,308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的特性和本质,把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体,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图书馆“以人为本”中的“人”包括两个方面,即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与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是以人类为最高主体的价值观。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既创造物的价值,也创造人自身的价值。人创造价值的根本动因是人的需要,而需要的全面性和丰富性,反映并推动着人的全面性发展。要全面地实现人的价值,就要推动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人性假设理论,认为每一种人性假设的本质都是“满足人”假设,即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说明了需要在人性中的重要地位,而满足需要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满足人”假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满足教师根本需要为基础,逐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5.
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是人的世界的根本,人是创造人的世界的主体。人类中心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也显现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奉行的是互利互惠的准则,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重视人的主体意识,提倡主客体的高度融合,使绘画超越了对客观物象表象的描摹,以显现主体内在精神,追求意境的显现。  相似文献   

7.
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是属于音乐本体论研究范畴。然而,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中乐和西乐,其存在方式卓然异趣,这很让人深思。在此,我们借黑格尔在表述“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时常用的哲学概念“自在”与“自为”,对中乐和西乐之存在方式作一比较研究,试图从哲学上揭示中乐和西乐卓然异趣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审美变形是指人类运用其以想象力为核心的主体审美创造能力,通过激活和塑造人类精神活动所获得的意识形态材料,使它们摆脱认识属性与伦理属性的功利性束缚,从而使人类与对象世界的审美关系得以表达出来。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是由于审美变形活动生产出来的,审美变形是艺术美实现最根本的基础,也是实现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必要手段。尽管不同艺术家的审美变形手段具有无法描述的多样性,但它们的基本特征却是相同的。具体说来,审美变形机制主要包括这样两方面内容,即艺术主体的“陌生化”原理,艺术对象的“审美外观”创造,它们本质上都是对于日常感觉模式与日常形式结构的审美突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引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思想旗帜,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真”,体现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对科技理性的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善”,体现在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和对创新发展文化的使命担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表现为求真与尚善的统一,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陶冶人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0.
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塑人文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实现从“依附型”向“独立型”、从“软弱型”向“能力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人的人格转变。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自我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诞生后,社会选择作为生物进化的主体向度中介,与自然选择共同推动着属人世界的生物进化。社会选择发生的必然性,规定于自然选择的“设定”、人类的需要本性、作为人类存在方式的实践。其历史发展,迄今呈现为相继的三个阶段,即:依附型自发选择阶段、对立型自觉选择阶段、和谐型反思选择阶段。其基本形态在对象性关系的视面分别表现为:生物界固有本性与社会主体的本质力量辩证统一的“肯定方式”、社会主体与生物界的对象性关系中的“对象化”和“异化”矛盾运动的对象性活动、社会主体对象化与生物对象主体化的二重过程辩证统一的合理形态。研究作为生物进化主体向度中介的社会选择,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生物系统的最终生存依赖于自然选择所选择的社会选择,任何贬低人类在生物界主导地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社会选择的可持续发展;社会选择能使生物界有限价值的生成能力向无限扩张,“唯生态论”作为缺少主体性根据的悲观主义,可对持续发展有害;当代生态危机在最终意义上是自然选择的一种结果,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出生态危机的阴影的唯一选择指向只能是社会选择。  相似文献   

12.
《华东科技》2006,(12):55-56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其中包括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受益主体,通过与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其发展可以用“巨大”和“飞跃”来形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和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渐成为新时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树立“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重视人的需求,一切制度安排都要从“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体现“人性”,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企业的核心理论和价值观,实现人和企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不断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完成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保证,是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政工作理念,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注重个性的发展。在实践中要坚持正面教育,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将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努力增强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一直是其热点问题.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伦理关系、价值关系三个层面上。本文主要以“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在关系演化为线索,在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两大派系在对抗阶段的主要观点及争论的焦点与实质:在第二部分阐述在变革阶段两大派系的新发展,从而为二者的兼容带来了希望;在第三部分兼容阶段在各自的局限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讨论“人类中心主义”对“非人类中心主义”兼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人文奥运"与"绿色奥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奥运”和“绿色奥运”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理念,“人奥运”是以人为本、追求与人类优秀化精神相结合的奥运,“绿色奥运”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旨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奥运。“人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灵魂。是“绿色奥运”的思想基础;“绿色奥运”是“人奥运”的体现,二结合的意义在于人类应在健康洁净的环境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哲学辩证法作为辩证法的现代哲学形态是实践人本辩证法。“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是这一辩证法的出发点和根本所在。这一辩证法面对“三个世界”:感性世界即感性存在和感性活动(事在)、人类世界人在)意义世界(义在)。这一辩证法是以感性世界为对象对人的本质为尺度对之进行人道评价而获得意义世界,进而为进步人类创意指导实践的价值观念,以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的意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最初的意识是人类各种意识和观念雏形的混合体,马克思把它叫做人类的“自意识”。自意识的产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表现在:人类内心需求目的被意识是一切创造性活动发生的主要动力:人类对象化作品的被肯定及其需求满足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了人的感受、情感、想象等心理机能的发展;体验和反思能力的发展是开展审美活动的决定性心理因素。人类乐生需要的被意识并从功利活动中独立出来加以创造性地表现,就产生了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向我们展示出巨大的矛盾,物质领域的极端发展,抹杀着作为人存在的根本.人的精神生活日益枯竭。特别是进入20世纪“来,人类的灵魂在自问:这个文明的世界是我们的家园吗?多少智者苦苦思索,仍然一无所获,找不着出路,而将自己,将人类流放了.  相似文献   

20.
丛春美 《奇闻怪事》2010,(11):40-42
个人是不是国际法的主体,是一个复杂的争议问题。我国的主流看法是否定个人是国际法的主体,但在国际法学界有一部分学者对此持肯定态度。从广泛和务实的观点来审视,国际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若将国际法简单地界定为“国家间法”,则可能限制其自身的发展。我们不应排斥个人成为国际法的主体,也不能消极地予以认可和接受,而应以“合法、合理”为原则,适时、适度地接纳个人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