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0,(3):8-9
默克尔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1月1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俄罗斯进行为期一天的工作访问,并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是默克尔今年首次出访,也是德国总理五年来首次访俄。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相关的能源合作是默克尔此访重点议题之一。"北溪-2"管道经波罗的海海底连接俄罗斯和德国,再通过德国干线管道将天然气输送到欧洲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
<正>7月17日是德国总理默克尔60岁生日。和以往对待本国领导人不同,媒体大量发文向默克尔表示庆祝。《世界报》以"默克尔的升迁像7∶1对巴西"为题,刊登了基民盟姊妹党基社盟前主席施陶伊伯的文章。施陶伊伯说:"如果时间倒回到1989年至1990年,默克尔的升迁轨迹正如本届世界杯德国对巴西7∶1完胜那样令人不可思议,只能用‘革命性’及‘独一无二’来形容"。默克尔从当年"科尔的小女孩"成为德国以至欧  相似文献   

3.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7,(10):8-8
默克尔访问俄罗斯德国总理默克尔5月2日访问俄罗斯,并在索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次会谈是普京与默克尔自2015年来首次在俄罗斯举行会谈,此次会谈意在为7月的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作准备。德国政府发言人塞伯特在默克尔出发前表示,德国政府的目标是尽可能通过"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与俄罗斯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被一些欧洲媒体认为是"在公开场合掩饰个人情绪高手"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终于罕见地"破功"了。9月15日,默克尔在柏林与奥地利总理法伊曼会晤后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及如何回应"当初向难民发出欢迎信号却导致德国现在的难题"时,默克尔怒了,反驳道:"毕竟不是我和难民的照片传遍世界……而是许多民众在慕尼黑火车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一直纠纷不断的土耳其与德国之间矛盾加剧。8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呼吁土耳其裔德国人在9月下旬的德国大选中不要投票给基民盟及其姊妹党基社盟(统称联盟党)候选人、现任总理默克尔;9月初,默克尔在大选辩论中明确表示"土耳其不应成为欧盟成员国"。自2016年7月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以来,土德间一直龃龉不断,今年以来更是频起摩  相似文献   

6.
王剑南 《世界知识》2012,(14):44-45
"干脆问问施瓦本的那位主妇好了,她说过一句过日子的真谛:人不能老是入不敷出。"正是本着主妇精神,默克尔亮出《财政契约》,把欧洲一步步带上了紧缩之路。  相似文献   

7.
追风人物     
<正>默克尔表态反对同性婚姻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在一场网络访谈节目中表示反对同性婚姻,认为婚姻就是为异性恋者而存在的。但她同时表示支持(同性恋者的)伴侣关系,并且支持(同性伴侣)在纳税方面获得平等对待。在接受德国网络红人勒·弗洛伊德的专访时,默克尔表明了自己反对同性婚姻的立场,但她强调:"我极力反对搞歧视。事实上我们已经在消除偏见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25年前,很多人完全不敢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一旦我们发现有歧视现象,便一定会去消除这些歧视。"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正拜登与到访的默克尔举行会晤7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晤。拜登与默克尔当天下午在白宫举行会晤。在会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双方表示将在气候变化、新冠疫情问题上加强合作,重申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支持。双方还讨论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反恐和伊朗核问题等议题。拜登说,美德一致认为不允许俄罗斯以能源作为武器威胁邻国,两国将着眼于采取实际措施确保欧洲的能源安全。默克尔表示,德国和美国对"北溪-2"项目存在不同评估,  相似文献   

9.
<正>3月中旬,德国总理默克尔访美,成为继特雷莎·梅之后第二位访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但与英国首相不同,特朗普与默克尔之间明显缺乏默契与好感,特朗普甚至在默克尔建议两人握手合照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特朗普对于跨大西洋共同价值观与西方自由秩序的挑战引起了德国的严重担忧。早在2005年,默克尔以亲美派的形象上台,扭转了前总理施罗德  相似文献   

10.
<正>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办公桌上立着一个小小的银色立方体,当遭遇棘手的问题时,她就会将其捏起来把玩,闪亮的立方体上镌刻着一行字——"力在静默中"。2015年5月,默克尔第五次蝉联《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最具权势的女人。从风雨飘摇的欧债危机中一路走来,曾经被德国前总理科尔称为"小姑娘"的默克尔嬗变成为力挽欧洲狂澜的"女武士",如果说沉着冷静是她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欧洲政坛的"默克尔现象"值得深思: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理已超过13年,为什么每次大选她总是屹立不倒?是德国选民守旧还是德国找不出一个与之抗衡的政治对手?2017年德国大选时默克尔领导的大联合政府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政绩单,但结果却丢失13.7%的选票,难以获得更多选民的认可。这又是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博览》2009,(19):6-6
就在德国即将举行联邦大选的两个星期前,德国两大政党领袖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默克尔与社会民主党的施泰因迈尔举行电视辩论会,两人针对阿富汗、核电厂及全球经济危机等议题展开舌战。会后民调显示,两人各有千秋,默克尔略胜一筹,但两人的支持率都不N50%。  相似文献   

13.
陈旸 《世界知识》2016,(4):52-53
正2015年12月31日,德国千年古城科隆迎来了跨年夜的狂欢,却发生了千人围攻、抢劫、骚扰女性的恶性犯罪事件,当事件坐实有来自中东的难民参与,社会舆论再次将默克尔的难民政策推向了风口浪尖,媒体惊呼:默克尔的"黄金时代"走向终结,有关其将黯然下台的揣测甚嚣尘上。德国女总理2015年的咏叹调以一声叹息画上了休止符,人们不禁要问,默克尔怎么啦?事实上,回首过去的一  相似文献   

14.
赵俊杰 《世界知识》2014,(15):55-57
<正>"变脸"是中国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表情的一种传统特技,主人公通过一瞬间脸谱的变化,来体现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和情感色彩。如今,用"变脸"来形容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华政策的特性再贴切不过了,她对中国及其领导人认知的过程也曾经历了"变脸",德国的对华政策同样也有一个起伏和调整。但值得庆幸的是,默克尔的"变  相似文献   

15.
宁宵宵 《世界博览》2009,(23):17-17
2009年10月29日,波恩大学政治和社会学研究院教授、曾为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总统科勒等人立传的作家戈尔德·朗古特博士携《默克尔传》中文版来到北京,并在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的会议室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14,(14):7-7
正事件: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于7月6日启动了她的第七次访华之旅。维持良好的中德关系是默克尔此行的最重要目的,而经济则是此访的首要议题。默克尔此次访问中国带来了"全明星阵容"的商业代表团,其中包括西门子、大众汽车公司、空客集团、德意志银行、汉莎集团等公司的CEO。与以往不同的是,她的访华首站为成都市。  相似文献   

17.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5,(5):10-11
<正>1前进吧,默克尔!【英】《经济学人》2015年1月31日~2月6日1月25日,希腊左翼联盟领导人齐普拉斯当选总理后要求削减债务并扩大消费,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整个欧元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虽然现在连齐普拉斯在内的所有欧洲人都希望希腊能继续留在欧元区,但事关希腊退欧的情况已经到了极度危险的关头,北欧和南欧都在密切关注形势,默克尔则被夹在中间小心翼翼地不让希腊引发另一个麻烦。齐普拉斯认为,希腊紧缩过度、债务难以为继并需要减免等都是正常诉求,但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9月杭州G20峰会后,默克尔完成了她执政以来的第十次访华。全球经济治理、可持续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合作是这一轮中德会晤的核心内容。在今年6月默克尔访华期间中德政府的第四轮政府磋商中,推动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位列最重要的会谈内容之一。在中德双边合作中,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抑中国扬印度。中德关系的"蜜月"在经历了科尔、施罗德时代之后,在默克尔这里戛然而止,看似突然,实则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正>近来,65岁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身体状况引发外界担忧,刚过去的六七月间,她三次以站姿参加公开活动时发生身体颤抖的状况。在总理宝座上14年之久的默克尔虽对外强调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近来德国政党政治的风云变幻及大联合政府存续的不确定性相叠加,德国政局隐忧重重,德国作为欧盟"稳定之锚"的稳定性生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