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椭圆偏振光谱方法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宗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5(1):1-4
介绍了现有几种椭圆偏振光谱分析方法的现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着重介绍了作者提出的V_(op) -λ谱图表示的方法,其优点是只需直接测得光学参量及其变化规律,而无需对被测对象作出模型假定,光谱图中谱峰能表征表面状态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椭圆偏振光谱法,在1.50~4.50eV光谱范围内,研究了在蓝宝石衬底上使用分子束外延方法制备的纤锌矿结构ZnO薄膜的光学性质.对椭圆偏振光谱拟合结果表明,坦吉扩展(Tanguy extend)色散公式能更准确、方便地描述ZnO薄膜带边附近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的色散关系.提供了ZnO薄膜在1.50~4.50eV光谱范围内的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折射率和消光系数色散关系,为定量分析ZnO薄膜带边附近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椭圆偏振光谱法,在1.5~6.5 eV光谱范围研究了纤锌矿结构GaN外延薄膜.通过物理模型建立和光谱拟合得到了GaN外延薄膜的厚度和光学常数.所得厚度值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的结果相差仅为0.4%.表明所采用的模型和Cauchy吸收色散表式适用于GaN薄膜.进一步采用四相逐点拟合算法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GaN薄膜光学常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椭圆偏振光谱对MOCVD生长的AlN薄膜在波长430~850 nm的光学参数进行了测量.通过建立不同的物理和色散模型,分别考察了薄膜表面和界面的椭偏效应.拟合结果表明,AlN薄膜的物理模型在引入表面层后,两类色散模型拟合的数据均与椭偏光谱实验数据吻合得很好.进一步考虑界面层所拟合的结果显示,界面层对Lorentz色散模型的影响较小,并且,其拟合所得AlN薄膜厚度与扫描电镜所测厚度一致,因此,认为仅含表面层的Lorentz色散模型更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
聚苯胺膜电变色反应的椭圆偏振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场椭圆偏振技术在330-700nm波长范围内研究了从酸性水溶液中电聚合而成的聚苯胺膜的电变色反应。膜的还原态(-0.2V)在390-400nm、氧化态(0.55V)在500-530nm出现椭圆谱峰;从还原态(黄色)到氧化态(绿色)的电变色反应要经历一个中间态,其谱峰出现在466-470nm。 相似文献
6.
8.
利用矩阵光学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了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检验的依据;建立了实验测试系统,并利用偏振光实验平台,测定了出射光的马吕斯定律曲线.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均匀吸收介质层的椭圆偏振光谱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研究了均匀吸收介质层的椭圆偏振光谱,提出一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并应用于溅射无定形硅膜层、离子注入硅及其退火效应,得到一些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谷化龙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60-63
本文通过解析,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来解决椭圆偏振光(包括由1/4波片和任意厚度的波片产生椭圆偏振光以及由其它方法产生的任意椭圆偏振光)的实验检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椭圆偏振光的光强进行了相对测量,从而使得对椭圆偏振光从定性观察过渡到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由于部分偏振光与椭圆偏振光经旋转偏振片后,其光强发生相似的变化,所以难以区分.采用在椭圆偏振光路中加入2片1/4波片,在部分偏振光光路中加入1片1/4波片,从而加以区分.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偏振光的光强发生变化,但是没有出现消光现象,椭圆偏振光通过1/4波片变成浅偏振光,出现消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将单晶硅片硅烷化后,用戊二醛做醛基修饰,将5′端氨基修饰寡核苷酸探针片段通过醛-氨共价键结合在硅片上,然后用椭圆偏振光谱法对探针和不同序列样品的杂交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不对样品进行荧光标记的情况下直接研究杂交反应的效率,从而得知样品的序列信息。 相似文献
14.
15.
16.
出λ/4波片的o、e光产生椭圆偏振光。找出椭圆偏振光的振幅(光强)与对应的椭圆长,短轴之比及在空间取向之间的数学关系。经检偏器后,通过测量光强从而描绘出椭圆偏振光。 相似文献
17.
18.
余春日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95-97
从椭圆偏振光的表达式出发 ,讨论了椭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与位相差的关系 ,由此提出了椭圆 (圆 )偏振光旋转方向的判定法则。并针对不同的光学教材所采用的电矢量的不同表达形式 ,分析了判断椭圆偏振光旋转方向易出错的原因 ,指出了判断椭圆偏振光旋转方向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介绍了按电矢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判断椭圆偏振光旋转方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气相沉各法将N-β(氨乙基)r-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沉积在单晶硅表面上,并用戊二醛将正常兔IgG抗原固定在硅烷化后的单晶硅表面上,然后用椭圆偏振光谱法固-液界面上的正常兔IgG抗原与羊-抗兔抗体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接研究抗原抗体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克服了现代了免疫学研究中的需要第二特征为指针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借助GSZF-3偏振光实验系统和计算机模拟,利用波片的相位延迟特性,将椭圆偏振光转变成线偏振光。然后根据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判断偏振光是左旋偏振光还是右旋偏振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