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设k为非负整数,G是一个p点q边图,如果将G的边用k,k+1,k+2,…,k+q-1进行标号,而顶点标号模p运算后各不相同,则称G是k-边优美的.对于所有满足G为k-边优美图的非负整数k所构成的集合称为图G的边优美指标集.该文给出了图G=(V,E)为k-边优美的定义,根据轮图的特殊性质,讨论了S(3,n)为k-边优美图的必要条件.根据所得的必要条件,利用递归的方法构造S(3,n)的k-边优美图标号并给出详细证明,从而完全解决了当n为偶数时S(3,n)的边优美指标集问题.  相似文献   

2.
设F?E (G)为图G=(V,E)的一个边集,如果G-F不连通且G-F的每一个连通分支都至少有k个顶点,F就称为图G的一个k-限制性边割.图G的k-限制边连通度是图G的最小k-限制性边割的基数,记为λk(G).限制性边连通度是衡量网络可靠性的重要参数之一.证明了在2≤k≤n,h≤n/2的情况下,一类特殊图—蜻蜓网络D(n,h)的k-限制边连通度是■  相似文献   

3.
设图G=(V,E),其中|V|=p,|E|=q.对于k∈N,如果存在一个双射f:E→{k,k+1,…,k+q-1},使得它的导出映射f+:V→Zp,uMT ExtraaAp(u,v) mod p也是一个双射,则称图G是k-边优美的.对于所有的满足G为k-边优美图的非负整数k构成的集合称为图G的边优美指标集.本文根据轮图的特殊性质,讨论了S(7,n)为k-边优美图的必要条件.根据所得的必要条件,利用递归的方法构造S(7,n)的k-边优美图标号并给出详细证明,从而完全解决了当n为偶数时S(7,n)的边优美指标集问题.  相似文献   

4.
设S是图G的一个边子集,若G-S不连通且每个分支的阶至少为k,则称S为G的一个k-限制边割.若G有k-限制连割,G的最小k-限制边割的边数称为G的k阶限制边连通度,记为λk(G).记ξk(G)=min{|[X,]|∶|X|=k,G|X|连通},若λk(G)=ξk(G),则称G是λK-最优的.证明了若对G中任意一对不相邻的顶点x,y都有d(x) d(y)≥n 2(k-2),且G不是G*k图,则G是λk-最优的.  相似文献   

5.
高敬振  张淑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15):3639-36413659
图G的m-限制边割是删除它以后G不连通,且留下的每个分支的阶至少为m的边子集;m-限制边割的最小基数称为m-限制边连通度。设G是连通(k-2)-正则图,阶至少为2k(k≥5)。证明了G的k-限制边连通度存在当且仅当G不属于一种特殊图类G^* k-2.  相似文献   

6.
设图G=(V,E),其中|V|=p,|E|=q.对于k∈N,如果存在一个双射f:E→{k,k+1,…,k+q-1},使得它的导出映射f+:V→Zp,ua∑(u,v)∈Ef(u,v)mod p也是一个双射,则称图G是k-边优美的.对于所有的满足G为k-边优美图的非负整数k构成的集合称为图G的边优美指标集.本文根据轮图的特殊性质,讨论了S(7,n)为k-边优美图的必要条件.根据所得的必要条件,利用递归的方法构造S(7,n)的k-边优美图标号并给出详细证明,从而完全解决了当n为偶数时S(7,n)的边优美指标集问题.  相似文献   

7.
设G是有限简单无向图, k是正整数,使G-S的每个分支都包含至少k个点的边割S称为G的k-限制边割。若任意最小k-限制边割都孤立一个k阶连通子图,则称图G是超级-λk 的。本文应用邻域条件给出了图是超级-λ3 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设p(n)是满足下列条件的最小正整数:对于任意大于或等于p(n)的正整数m,在n个顶点的完全图中有一个m边着色,使得其中的任一条长为4的路P4至少含2种颜色.通过对n个顶点的完全图构造新的边着色,得到了2色P4问题的新的上界:2n-3[log3 n]-12(n大于8), 并且对于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k,给出了p(3k-2)与p(3k-1)以及p(3k)的值为3k-12;p(3k+1)的值为3k+12;p(3k+2)的值为3k+32.所得到的结果推广和改进了近期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9.
设S是连通图G中的一个边子集。若G-S不连通且它的每个连通分支的阶至少为k,则称S是G的一个k限制边割。图G的最小k限制边割的边数称为G的k限制边连通度,记为λk(G).义ζk(G)=min{|[X,X]|∶|X|=k,G[X]连通},其中X=V(G)\X.若λk(G)=ζk(G),则称G是λk-最优的。如果图G的每个最小k限制边割都孤立了一个k阶连通子图,那么称G是超级-λk的。设k是一个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G是一个阶不小于2庇的图。本文证明了若对于G中任意一对不相邻顶点u,v都有d(u)+d(v)≥ν+2k-4且G不属于一类特殊图,则G是λk-最优的。最后,给出了图是超级-λk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定义了完全k-边可染子图的概念并证明:若图G无孤立点,且G中最大度数为k,则G中存在完全k-边可染子图。文中还定义了k孪生星形图的概念并证明;若连通图G中最大度数为k(k≥3),则G中存在完全(k-1)-边可染子图的充要条件是,G不是k孪生星形图。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船舶舱室声学布局优化通用模型的数学表达式,解决了舱室声学布局优化设计难以定量化描述的难题.基于该通用模型,研究考虑舱室面积约束和非标准空间约束的声学布局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求解这类问题的理性准则法.针对常规舱室面积约束的声学布局设计,通过建立改进的计权指派系数矩阵,采用基于匈牙利算法的准则法求解;针对待分配空间数量不等于待分配舱室数量的非标准空间约束,提出基于排序不等式的非标准空间布局准则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面积约束条件下舱室总体声学布局优化的理性准则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开半圆的配置中边的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S^1上n个开半圆的简单配置中,顶点或边的权是指包含这的半圆个数,vk,ek分别表示权为k的顶点数和边数,向量v=(v0,v1,…vn-1)称为配置的v-向量,e=(e0,e1,…,en)称为配置的e-向量,讨论了非负整数(n+1)-组数且(e0,e1,…,en)是S^1上n个半圆的配置的边的频率向量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制造系统的设备布局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一代工厂布局模式应具有高柔性、模块化和易于可重构性,柔性设备布局适应市场的动态需求。在对车间布局设计方法分析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制造系统中的单元布局、分布式布局、可重构布局及鲁棒性布局的布局逻辑,目标函数及求解算法,并对未来车间设备布局模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栈和队列的基本定义和基本算法,讨论了用栈的入栈基本运算去模拟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操作。  相似文献   

15.
以某发动机箱体结合面的铣削工序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夹具布局和夹紧力对箱体加工精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箱体铣削力模型,计算了铣削力。箱体加工采用3-2-1定位方式,在夹紧力相同的条件下,改变夹紧的位置,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和分析了夹具布局对箱体加工变形的影响,从而确定了箱体铣削加工中夹具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不同夹紧力下箱体的加工变形。研究结果为发动机箱体加工中夹具布局和夹紧力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穿层钻孔的布置方式是影响瓦斯抽采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潘三煤矿11-2煤穿层钻孔布置方式对瓦斯抽采的影响,笔者以该矿2121(1)运顺瓦斯综合治理巷为工程研究对象,分析10×5,8×6和7×7穿层钻孔布置方式对瓦斯抽采的影响。基于对煤层瓦斯的一系列假设建立了煤层瓦斯气固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容积和牛顿迭代法对3种钻孔布置方式的瓦斯抽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这3种钻孔布置方式的钻孔施工工程量和单孔平均抽采瓦斯纯量进行了现场试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7×7与8×6布孔方式在相同抽采时间下留有空白带面积明显小于10×5,而且它们在消除空白带所需的时间上也少于10×5,由此看出10×5布孔方式最不利于消突;8×6钻孔布置所需钻孔施工工程量最少,而7×7钻孔工程量最多;7×7布孔方式的单孔平均抽采瓦斯纯量略高于8×6,而10×5布孔方式单孔平均抽采瓦斯纯量最低。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得出,采用8×6钻孔布置方式最优。该研究结果对煤矿井下穿层钻孔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二维板材圆形件剪冲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四块排样方式的下料算法.这种排样方式将一张板材划分成四个块,在每块中排放具有相同长度和方向的条带;条带中排放若干行同种圆形件.构造排样算法生成单张板材上圆形件的四块排样方式,首先确定圆形件在条带中的布局;然后构造递归算法生成条带在块中的布局;最后采用隐式枚举算法确定板材的最优四块划分.采用列生成算法调用上述排样方法生成多个不同的排样方式,按照单纯型原理择优选择一组排样方式形成下料方案,并对小数解进行圆整操作.使用文献例题和实际生产实例将本文算法与文献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本文算法下料方案板材利用率比四种文献算法分别高0.49%, 0.32%, 6.04%和1.50%, 计算时间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有限容量多站循环服务系统的队列状态步转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讨论有限容量的多站循环服务系统队列状态步转移的有关问题:⑴系统和队列的结构与运行特点;⑵队列状态步转移的规律;⑶队列状态步零转移和步非零转移的判断,上述两种转移的数目函数及其数学特征;⑷队列状态步转移概率算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基于理想性态空间的布局生成法。通过对理想性态空间子空间——等应力空间的分析,得出了理想等应力空间的特性,以及结构性能与整体参数的关系,通过对等应力空间与满应力空间的比较,得出了整体参数与理想性态空间的选择依据,所提出的理想性态空间的布局生成法,为设计者设计结构布局提供了较为充分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20.
给定一个制造车间,把生产每一产品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的工序合并构成了一个有序图,即物流网络,称为加工装配图(OPC),其对应的图结构可以抽象为有向树.以这样的有向树为基础,提出通过树的旋转处理算法和序列聚类分析,得到车间的平面布局,并通过一个实际使用范例证实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