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说明了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在任何社会,任何个人都面临着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即人的社会化问题。如何实现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交往是其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顾丽红 《奇闻怪事》2007,(12):38-40
一个人的发展及其重要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家庭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形成的基础源头,学校教育是主体,是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社会教育是依托,是人的社会化的扩大。三大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是三方面教育的简单相加,而应当寻求一条多元互动一体化的教育发展之路。鉴于此,我们学校孜孜以求地在探索现代型立体式家长学校的有效办学模式上,做出了大胆而又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人本质上是一种合目的性的文化存在,人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价值是人的世界独有的,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关系,主要是客体对主体完善的效应。人的价值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关系范畴,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其社会意义在于如何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问题中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信息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接受者 ,人是信息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文化素质、思维创新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正确采集和运用信息的素质及身体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社会里 ,加快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修养 ,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只有从思想观念、科学化、教育、主体精神和思想道德等整体素质向现代化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韩鹏伟 《科技信息》2010,(23):151-151,175
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在人的社会化中具有多种功能性特征,体育具有个体社会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学习提高基本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认识和理解社会角色以及促进社会化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发展主体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尖锐矛盾,从人的异化、对主体能动作用的过分夸大及对主体人的发展的忽视三个方面来分析主体困境产生的原因,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解决主体发展困境的对策与出路。  相似文献   

8.
开小芹 《科技资讯》2008,(36):226-227
留守儿童在社会化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他们社会化的主体或场所在孩子社会化时出现了问题。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需要重视,因为社会化的另一方面就是需要他们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传承社会文明。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对其社会化中的主体加以引导来解决留守儿童现在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以人为本是人的世界之所以成为人的世界的根本原则,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原则。它表明,人是人的世界的根本,因为人是创造人的世界的主体,而人的世界是属人的;同时还表明,人本身是人的根本,因为人具有人的价值、意义和尊严,因而人是自己独立人格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原则既体现了人与人的世界的同一,又体现了人与自身的同一。要全面贯彻和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就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职业规范是人类职业活动必需遵循的标准和准则,是与人的劳动、职业行为有关的行为规范.职业规范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对其意识、生活技能、行为、生活目标、社会角色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协调人们相互间、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会行为,以此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本身的主体因素即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和能动因素。非主体条件主要是: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和谐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充足的自由时间和周围人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2.
赵彦  陆伟 《科技资讯》2009,(11):189-189
城市的主体是人,作为城市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不能忽视人的发展,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关注城市规划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的生存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关系的三个议题,全文是笔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对城市规划本质的理解与诠释,阐释了城市规划在对于人的发展这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上的作用,相信对从事城市规划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实际可行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育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回顾美育(亦即审美教育)的历史入手,论证了美育作为一种旨在培养人们高尚美好的思想情操的教育,它在抵制物对人的支配和奴役,实现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以及在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的以"泛化的他人"为特征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分解为媒介社会、社会映射、人内传播等人类传播子过程,试图通过米德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分析各子过程的作用,并解释它们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以及人内传播之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结合网络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论证了网络社会对提高网络主体劳动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人的对象化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个性发展的影响时,指出网络社会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异化在古希腊、中世纪、近代都以不同的理论形式表征着作为实践主体与对象化实践活动的客体对象的矛盾和对立,表现为主体的创造物对主体的奴役和控制,它限制主体自身自由意志的实现。当异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呈现在社会各个领域时,异化问题就会促使人们去反思导致异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即异化的根源是什么?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深入剖析异化根源,对异化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生物学原因进行探讨已势在必行。异化根源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异化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更深刻地认识异化对人类实践的影响。最终,实现人作为人的最高本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小梅 《科技信息》2009,(36):I0069-I007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肯定并强调社会发展依靠人并且为了人的社会发展理念。它是实现社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贯穿于这一理念的关键就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要明白人是社会中的认识主体与实践主体,社会的不断发展要依靠调动人们的自觉能动性来推动。要清楚人也是社会中的价值主体,社会的发展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我们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应该切实把人作为主体看待。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杜会,就是不断地化解和消融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又要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还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综述,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腐败现象进行解读,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腐败主体的社会需求异化、社会关系异化、道德异化以及腐败动机、腐败机会和制度约束等对人的异化的加剧来论述异化和腐败之间的关系。笔者结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理论来详述在外部权力异化和制度异化导致腐败机会遍布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腐败主体如何发生道德异化、欲望异化,社会关系发生异变,最终走向腐败,充分论述腐败也是人的一种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人的需要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的需要理论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以下地位:人的需要是历史主体的内在属性;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阶级矛盾产生的原因;人的需要是推动人类自由解放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