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了“把”字句与SVO句之间的变换情况。“把”字句不能变换成SVO句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由于句法或语义的限制 ,这类“把”字句是强制性的 ,没有与之相对的SVO句形式。另一种是语用限制 ,由于表达的需要可以互相变换的“把”字句和SVO句 ,在一种情况下适宜用“把”字句表达 ,在另一种情况下适宜用SVO句表达 ,必须根据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2.
《昭明文选》作为一部按文体选录各类文字佳作的总集,不论从文体分类角度还是选录作录、作品方面,都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文选》于“赋”之外另立“骚”体一类,是有其科学性和开创意义的;《文选》把“骚”居于“赋”与“诗”之后是与《文选》的性质及作者编纂目的相关的;从《文选》所录“骚”类作家、作品情况可以看出萧统既重“文”又重“质”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了“把”字句与SVO句之间的变换情况。“把”字句不能变换成SVO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句法或语义的限制,这类“把”字句是强制性的,没有与之相对的SVO句形式。另一种是语用限制,由于表达的需要可以互相变换的“把”字句和SVO句,在一种情况下适宜用“把”字句表达,在另一种情况下适宜用SVO句表达,必须根据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4.
《昭明选》作为一部按体选录各类字佳作的总集,不论从体分类角度还是选录作录、作品方面,都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选》于“赋”之外另立“骚”体一类,是有其科学性和开创意义的;《选》把“骚”居于“赋”与“诗”之后是与《选》的性质及作编纂目的相关的;从《选》所录“骚”类作家、作品情况可以看出萧统既重“”又重“质”的学观。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可监测患者脉搏的“数字天使”一种以“数字天使”命名的新产品系列 ,它可以监控人的行踪和统计重要资料。它可以随时监测你的心率、体温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数字天使”产品由生物传感器组成 ,它具有一套全球定位系统跟踪器 ,可以用来对心率、血液含氧量和体温进行监测。尽管这种仪器可能使人联想到GeorgeOrwell的BigBrother形象 ,但该公司称这种产品可用于对宠物、小孩或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这类病的成年人进行跟踪。“数字天使”还包括警报按钮 ,可以呼叫急救和护理人员。其中还有为老年人设计的仪器 ,它包括一个“…  相似文献   

6.
孙伍tuo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85-185,200
武侠作品在中学生中拥有较多的读者,一般认为武侠作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提高文学修养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堵”不如“疏”,对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认识到武侠作品中也有许多负面影响,以提高他们对这类作品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当代生活已经造就了一种几乎与之同步,迅速反映当代意识的“改革文学”。这类作品从我们当今社会最为活跃的领域——经济改革中择取素材,全力刻画从时代主潮中涌现出来的“最活跃的一群人”(理由语),既有对历史的返顾,又有对现实的观照,容括了社会的递嬗演变,反映出生活的新潮旧浪,因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可喜的是,短短几年,这种文学就蔚然成风,异彩纷呈。随着一批好作品的问世,改革者已构成了一族文学形象,成为一个可观的形象系列。于是,目前我们已经到了可以从宏观上去考察这类作品与这族形象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8.
家长指责某些影视作品或图书内容恐怖以至于惊吓到了孩子这样的消息,时有耳闻,在这个被媒体称为少儿图书的“恐怖年”里,这一问题愈发突出。在今年的暑期学生读物市场中,少儿恐怖文学似乎风头颇劲,然而其中也隐藏了不少问题。在人们的印象中,恐怖故事往往是与冤魂厉鬼分不开的,因而很多人从主观上就排斥这类作品。但是,凡是恐怖作品就一定少不了那些鬼怪、暴力的东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恐怖文学作品可以被分为心理性的恐怖和神秘性的恐怖两类。心理性的恐怖作品里,无论它的故事多么惊悚怪诞,最终都会有一个可以用常理加以解释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被严文井同志称为“一个奇才”(《给王蒙的信》)的高晓声,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以《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等短篇力作,开始奠定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类作品,取材于江南农村,十分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民生活命运的重大转折,成为高晓声作品在思想艺术上走向成熟的突出标志。然而,我们认为,他的另一类作品,例如《鱼钓》、《山中》等也不可忽视。因为这类小说不但说明了作者在开拓文学作品的题材领域方面所作的努力,而且写得那样得心应手,富有特色,很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一番。  相似文献   

10.
《青年科学》2013,(10):52-54
就算在奇幻作品里,流星火雨、陨石召唤一类的魔法哪怕不是最终必杀也是个高等级法术,所以对科幻作品里频繁出现的“行星撞地球”灭世情结,我们多少也可以理解。毕竟在整个地球的历史上,这类毁灭性的灾难是唯一真正出现过一次的——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有很大可能性就是因为一次这样偶然的撞击。  相似文献   

11.
“圆领工人”是美国社会给那些在家上班、工作的就业人员的称呼。因为,这些人可以穿着圆领的T恤衫在家里干活。在家里上班、工作,是美国社会的新时尚。据美国劳动统计局对1997年5月的抽样调查,全美当月有在家里工作经历的就业人员共计2148万,在全体就业人员中占17%左右。当然,在家里工作,原因和情况各有不同。这些不同情况,恰恰可以折射出当代美国社会的某些变化及其特点。 在家工作的“圆领”人员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公司、机构的雇员,他们把公司、机构的工作放在家里完成。这一类“圆领”约有1500万人,占在家工作总人数的70%。55岁的比尔先生是纽约市一家帐务公司的分析师。每天上午9点,他打开电脑,接收来自公司的信息。随后按轻重缓急或公司  相似文献   

12.
1.引言1.1 “一方面……一方面”是一对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多变的关联短语。用来连接相关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相关的两个方面,组合成为相关性的或对比性的联合整体,作各种结构成分。后一个“一方面”前边可以加“另”或“又”,说成“另一方  相似文献   

13.
虽然在华夏文学史上作家作品多到难计其数,但真正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人物,为数并不多。谢灵运就是这类少有的诱人的诗人之一。在笔者心目中,他的名字不仅可以并列排在屈原、曹植、陶渊明之后,还曾一度深深地受到他的诗句:“谁谓古今殊,异世可同调”(《七里濑》)的感染,认为作“谢客”的“同调”,比他作东汉人严光的“伺调”、内涵更丰富、更有诗意。后来,随着齿位的变迁和阅历的增补,那种追求“同调”的热忱虽有所降温,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很可信.可信处,关键在于“破”,能“破”才有益“下笔”,方能“有神”.所谓“破”,按现今的方式理解,便是理解作品内部的立意,选材,布局,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等,又可以是作品外部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作品的社会效果等,或更多需要发挥的东西。而最能使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深透地“破”的,我看莫过于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了,因而,我们就得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我们通过阅读典范文章,可以了解到作者借“文学”这种形式来阐明观点,表达思想感情这一道理。教学时,…  相似文献   

15.
在平时情报服务工作中,常遇到这类情况:有些从事科研和教学的人员,在查找与课题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大都喜欢独往独来,似乎不太需要情报工作者的服务与配合,他们对情报工作者的主动服务一般持冷漠和不信任态度。这仅是在情报交流传递过程中情报服务工作者和情报用户之间不“协同”或服务“脱节”的一例。从根本上来说,情报工作的社会目的是通过选择情报信息,以对用户方便的形式,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目前“公司”的英译出现的不规范和不准确等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在参考国际上各大公司的英语表述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依据中国公司名称的固有特点,加以灵活变通,并进行规范,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英译方法。采用这些翻译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公司”在进行英译时可以获得一个恰如其分的译名并符合国际习惯,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宗教典籍翻译的影响,使西方译论中长期存在着关于“忠实”问题的讨论。F·阿莫斯(FloraAmos)在《早期翻译理论》中表示,翻译理论史都不是“清晰可辨、依次进行的发展史”,译者往往忽视了或根本不知道前人的相关著述,早期译者对“忠实”、“准确”甚至“翻译”一词含义的界定往往相差很大。因此,这类问题的争辩注定“无果而终”。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中文系的重点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通常分为“文”(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与“史”(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文学史知识的介绍)两个方面,而“以文为主,以史为辅”,一般都偏重于著名作家作品的讲授。这种安排应该说有它的合理性,但近几年来各方面的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而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上还在因袭“文革”前五、六十年代所形成的一套:或注重词语的训释,其功能往往与“古代汉语”课相重复;或是教材处理方式过于固定,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面面俱到,千篇一律。作品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司法实践与编辑部的审稿工作中,我们一般将以下“作品”认定为剽窃、抄袭的“作品”: 一是与他人作品的字句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或仅作了某些删节、个别修改或结构上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案例:高校某毕业班学生高某2006年6月13日经高中同学王某邀请,伙同本班另一位学生张某去济南参加某公司的招聘,高某随后向他们介绍一家“合法公司”,并出示了该公司的相关宣传资料和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夸耀该公司如何经营后取得成功、经济效益很好。这两位学生经过该公司的“教育”,他们认为在短时间内可以发家致富,同时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在此期间学校正进行毕业答辩,这两位学生选择放弃参加毕业答辩,选择不要学校的相关毕业证书和文凭,通过此可以不参加工作,然后选择申请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