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SEM与EDS对试样进行了组织与成分分析,并测定了试样的冲击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得到细化,冲击韧性得到改善;当V的加入量增加至4%(质量分数)时,基体上弥散分布大量VC颗粒,使得材料有潜在的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2.
粗四氯化钛有机物除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绵钛生产中粗TiCl4有机物除钒的工艺过程,通过试验比较了几种有机物除钒的效果,考查了试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粗TiCl4除钒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NR试剂除钒效果较好、试剂用量少、成本低.制备的精TiCl4含钒量≤0.0005%、比色度≤5mgK2Cr2O7/L、TiCl4含量≥99.9%.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草酸盐离子存在下, 用紫外光照射含铁( Ⅲ) 溶液, 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铁( Ⅱ)与溶液中的钒( Ⅴ) 作用, 采用改进的永停法进行终点检测. 结果表明, 溶液含钒的量与到达检测终点的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据此可以测定试样中钒的含量. 用BaSO4 作共沉淀剂以共沉淀的形式, 把铬( Ⅵ) 共沉淀以消除其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含钒磷铁矿物为例,介绍了复杂矿物的矿物分析过程及其方法,为从事矿物冶金相关行业的工程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系统性的提供了含钒磷铁矿物分析方面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供含钒磷铁相关研发人员借鉴使用。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综合热分析等手段对含钒磷铁的矿相组成、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和综合热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含钒磷铁矿由钒磷铁矿和磷铁矿两种矿相组成;其元素组成比较复杂,金属元素总含量超过检出元素的70%;含钒磷铁矿物中主要为各种合金,有部分单质磷等非金属单质,也有少量矿化物;在加热过程中,含钒、磷、铁矿物中的钒、锰、铌、铬、铁等容易同时发生反应而混杂在一起,很难只通过控制温度实现钒、铬、铁三种元素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采用XRD、SEM、BES、TG-DTG等检测手段,对多个地区(四川、贵州、甘肃、湖南)的含钒石煤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研究表明,石煤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粘土;各地石煤矿的化学成分、钒赋存状态、不同价态钒的分布差异较大,但钒主要赋存于铝硅酸盐矿物中。采用常压强化浸出工艺,对多个地区石煤进行了提取钒的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湖南、贵州、四川、甘肃等地石煤矿中钒浸出率可达80%、82%、62%、55%以上,含氟离子助浸剂的加入有利于含钒矿物的强化离解;钒浸出率与碳质成分的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有关。废酸回收率达到83%以上,钒离子和铁离子截留率分别达到93%~95%和92%~94%;钒萃取率和反萃率分别达60%和70%以上。酸浸渣用于制备建筑用陶粒和砖,产品达到优等品的等级要求。开展了日处理100kg含钒石煤矿连续浸出—连续萃取/反萃—精钒制备扩大实验,钒浸出率可达82%~83%,重现了小试结果;8级逆流萃取/反萃后,钒回收率达96.3%;产品五氧化二钒纯度为99.01%;全流程钒直收率达80%以上。研究了U、Th、Ra、K等4种放射性核素在全流程的走向及分布。结果表明,石煤中93.06%的U进入溶液。而经过萃取反萃后,98%左右的U在贫有机相中富集;而75%~77%的Th、Ra、K三种放射性核素在浸出过程中滞留于渣相中,在后续萃取/反萃过程中的分布与U是一致的。常压强化浸出—萃取工艺为实现石煤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对高碳高钒高速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其显微组织中存在有MC、M6C和M2 C型三种类型的合金碳化物 ,其中MC型碳化物起主要作用。随着含钒量的增加 ,钢中MC型碳化物数量增加 ,其形态由不连续网状向颗粒状转变。  相似文献   

7.
将试样经磷酸溶解,加入过量硝酸破坏碳化物,并在高温条件下将钒定量氧化,经氧化后的五价钒用硫酸亚铁铵还原,根据硫酸亚铁铵的耗用量来计算试样中钒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含钒钢渣在熔融NaOH体系中的焙烧过程,考察焙烧温度、碱矿比(NaOH与含钒钢渣的质量比)、焙烧时间对含钒钢渣中钒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解析,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含钒钢渣在熔融NaOH体系中的焙烧过程最佳反应条件为焙烧温度450℃,碱矿比5:1,焙烧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钒提取率稳定在90%以上。对钒提取率影响最大的为碱矿比,其次是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含钒钢渣在熔融NaOH体系中焙烧过程受固体产物层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39.4 k J/mol,动力学方程为2/31-2a/3-(1-a)(28)1.239exp[-39.4/(RT)]t。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含钒螺纹钢的性能进行研究,发现钒在细化晶粒方面效果较好。由各种强化机制对屈服强度的贡献计算结果不难发现钒能够加强析出强化的作用。文章对HRB400螺纹钢中钒的析出情况进行热力学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钒含量对析出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碳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铸铁中的铬含量,比较铸态和热处理前后的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铬耐热铸铁不论是铸态还是热处理后都具有很大的硬度,达到HRC58左右,但是其冲击韧性低,仅为3J/cm2。高铬耐热铸铁具有较好抗氧化性能,在950℃保温10h后其氧化增重仅为0.001g左右,随着含铬量的增加,试样硬度和冲击韧性都有所增加。金相分析发现,含碳量为4.2%的高铬耐热铸铁组织中M7C3碳化物含量高达5 1%的,基体组织中以马氏体为主,少量的珠光体和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焙烧直接加压酸浸工艺,以钛白废酸为浸出剂,转炉钒渣为原料进行浸出提钒实验研究.热力学分析表明:可溶性含钒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够稳定存在.根据浸出实验得出:初始酸浓度是影响酸浸过程的重要因素,在初始酸质量浓度为250g·L-1,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40min,液固比12∶1,氧分压02MPa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为9851%.不同条件下的浸出渣XRD图谱表明:在钒浸出率增大的过程中,含钒尖晶石相逐渐消失,钛铁矿相发生转化形成锐钛矿相在浸出渣中富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316L不锈钢/Y-PSZ复合材料,研究了316L不锈钢含量与粉末粒度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烧结收缩率、密度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316L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增高,相对密度和烧结收缩率逐渐降低,试样的HRC硬度值下降;在316L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316L颗粒尺寸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密度略有降低,相对密度和线收缩率逐渐减小,试样的HRC硬度值下降.在本文的研究条件下,所制备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值在92.5%~95.5%之间.  相似文献   

13.
含钒废水的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含钒废水中钒、铬和氨氮的处理现状和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含钒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定钒和5-Br-PADAP——H_2O_2在1.5M磷酸介质中显色,比在硫酸或醋酸盐介质中显色的酸度大,因而选择性也明显增加。该络合物于波长590nm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为4.2×10~4,络合物可稳定16小时。25ml体积中含钒0~10μg符合比尔定律。本法是将试样加热处理、酸溶、调整酸度后,直接显色测定。对四种不同钒含量的油样与不同的方法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最大相对偏差均在10%以下。加入回收试验,其回收率为95~103%。如取样1~5g试样时,最低下限可测至0.5~0.1ppm。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石油及其渣油中微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1 方法及试验1.1 钒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配制:准确秤取纯钒酸铵1.1480g,以热水200ml溶解,冷却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A)1ml含钒lmg,色消失加过量2~3滴,滴加苯代邻氨基苯甲酸2滴,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0.02N)缓慢滴定至粉红色消失即为滴定终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浸出含钒石煤中金属钒具有绿色、经济等优势。本文以典型硅酸盐细菌—胶质芽孢杆菌作为浸钒菌种,采用浸出和吸附试验,系统研究了胶质芽孢杆菌对含钒石煤的浸出行为及其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特性和相关机理。研究发现,胶质芽孢杆菌在30°C条件下浸出含钒石煤28 天后,金属钒的累积浸出率达到了60.2%,表现出较好的浸钒效果。在众多影响浸出效果的因素中,含钒石煤表面的生物吸附行为至关重要,当浸出体系的pH值为5.0时,菌体与含钒石煤之间的强静电引力可有效促进生物吸附作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胶质芽孢杆菌更具有优良的生物吸附特性,当初始菌体浓度为3.5 × 108 CFU/mL时,吸附量达到3.6 × 107 CFU/g,吸附率为38.9%。机理研究发现,胶质芽孢杆菌在含钒石煤表面的生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该过程属于非均质的多层吸附,且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菌体表面的–CH2、–CH3、–NH2等官能团参与了吸附过程,生物吸附作用改变了含钒石煤的表面性质,导致其等电点(IEP)向胶质芽孢杆菌的等电点靠近。  相似文献   

17.
将初始直径为φ7 mm、φ5 mm、φ3 mm的纯铜线材分别进行冷拉拔,得到不同变形量的试样,测试了试样的硬度和导电率,研究了冷拉拔变形量对不同初始直径纯铜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拉拔变形对不同初始直径线材硬度和导电率的影响趋势大体一致,当变形量小于30%时,硬度快速上升,导电率快速下降;当变形量为30%~83%时,硬度缓慢上升,导电率变化不大;当变形量大于83%时,导电率和硬度都出现了波动。φ7 mm线材在变形量为83%时,硬度最高可达121HV,此时导电率为98%IACS;φ5 mm线材在变形量为75%时,硬度最高可达122HV,此时导电率为97%IACS;φ3 mm线材在变形量为83%时,硬度最高可达128HV,此时导电率为97%IACS。微观组织观察表明:纯铜的组织演化分为3个阶段,晶粒开始分裂并出现形变孪晶;分裂加剧,晶界消失;形成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加入不同量合金元素镍、铬对D型石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合金元素镍、铬的加入都有细化珠光体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随着合金元素镍和铬加入量的增加细化作用越大;加入合金元素镍或铬都能提高D型石墨铸铁基体的硬度,随着合金元素加入量的增大,硬度值亦随之增大;当合金元素加入量超过0.6%后,硬度值减小。  相似文献   

19.
奥里油中含钒量较多,是锅炉预防高温腐蚀设计中的大难题.文中针对奥里油钒高温下的腐蚀机理,运用混沌理论,建立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腐蚀预测模型,并以电阻探针测得某输油管道内的高温腐蚀深度数据,对所提出的腐蚀预测模型进行校验.预测与评估结果显示:腐蚀深度误差均小于6%.平均误差为3.58%,预测精度较高,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金属的高温腐蚀状况,为奥里油钒的高温腐蚀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重熔处理对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以35#钢为基体,以镍基自熔性粉末合金为喷涂材料的热喷涂试样在电退火炉中进行3种不同时间的重熔处理后进行弯扭疲劳试验,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经不同重熔处理后涂层材料均在界面形成了明显的扩散层,涂层与基体的黏结强度高,使喷涂试样疲劳强度均高于基体试样;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涂层中孔隙的大小及数量随之增多.同时,涂层中的Cr固化生成CrB和Cr7C3,导致整个涂层基体硬度降低.从而使裂纹优先在孔隙界面萌生,并沿较软基体扩展,最终使整个试样疲劳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